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总有一些爱,让人难以忘怀

日期:2018年1月31日 10:31: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凛冽的寒风挡不住送关怀的脚步,深冬的严寒冷却不了一颗颗送温暖的心。岁末年初,头处处涌动着暖流。蓝天下的至爱、一日捐、节前走访……天气虽寒冷,却无法阻挡爱的流淌,总有些温暖的故事让人们难以忘怀。在这些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美德。

把爱编进帽子

一顶顶帽子、一条条围巾,都是那样柔软、厚实,捏上去有种暖暖的感觉。这44 顶帽子、44 条围巾,是州桥社区暖冬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州桥社区有不少共建单位,按“计划菜单”,嘉城物业负责购买毛线,睦邻点的阿姨参与编织。这不,2017 年底,阿姨们聚在一起讨论结什么花样,最后定下“双元宝针”——寓意吉祥,且厚实柔软。在阿姨们的辛勤劳动和精益求精下,44 套编织品“诞生”了,颜色、式样新颖,而且不论男女都合适。

进入2018 年,气温骤降,居委干部走访了社区高龄老人和困难家庭老人,把帽子、围巾送到他们手中,把温暖送到他们心坎里。居委干部亲切地握着老人的手,祝愿他(她)们天天快乐、健康长寿。老人感动地说:“太谢谢了,大家都想着我伲老人。”有的老人戴上了帽子,围上了围巾,照照镜子,连声说:“好好好,既暖和又好看,我年轻了几岁。”还有的老人伸出两个手指,做“V”字动作。

社区里的大爱

在我们小区里,虽然大家互不相识,但在关键时刻,总有那么一些人,用他们的行动,如春风一般温暖着人们的心。

2017 年11 月21 日,小区清洁工文师傅在干活时突然晕倒,物业工作人员立即把他送到普陀区中心医院急诊科。经过几个小时治疗,普陀区中心医院要求把病人转至瑞金医院全面检查。经瑞金医院诊断:文师傅患白血病,需立即住院。由于住院期较长,需预交十万元,他妻子听了号啕大哭起来。原来,文师傅老家远在四川农村,家有三个女儿,大女儿正在四川成都上大学,二女儿正上市重点高中,小女儿上小学,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此次住院,让本来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陪送的物业经理安慰文师傅的妻子:“先住院治疗再说,说不定过几天文师傅就康复了。”当晚,物业替文师傅垫付了住院押金。随后,物业号召小区广大业主伸出爱心之手,小区党员和业主纷纷解囊,当天捐款8000 多元。临近下班时,小区4 号楼的杜阿姨手里拿着一摞钱递到物业经理手中,说:“我要捐款!”物业经理看到数额较大,又考虑到杜阿姨平时省吃俭用,便劝慰她说:“您爱人刚过世,退休金也不多。尽一点心意就行了!”可杜阿姨硬把一万元钱全部捐给文师傅治病。她的善举感动着整个小区,不到三天,小区募捐善款3.4 万多元。当文师傅妻子接过善款,连连道:“你们都是好人啊,祝你们一生平安!”

现在,文师傅已康复出院,但需要静养一年。返回老家前,物业工作人员给文师傅夫妻俩买好飞机票,并亲自开车送他俩到虹桥机场。

耄耋老人集体来访

去年年底,6 位平均年龄88 岁的老人,组团来到我供职的医院,找到医院领导,特意向曾为他们医治过的康复医学科向文海医生表示感谢。这些年近九旬的老人都身患多种疾病,能够凑齐来院很不容易,表扬医生更是难得。

91 岁的焦老太太刚刚从康复科出院,她动情地说:向医生特别关心病人,在住院期间每天上午下午都会去病房看望,双休日也去,出院后还专门打过2 次电话询问她的康复情况。说着,老太太竖起大拇指:“我要送他5 颗心——爱心、贴心、耐心、细心、责任心。”89 岁患腰椎间盘突出的龚老太太接着说:向医生特别会体谅病人的痛苦。当时她病情发作,走路很不方便,急需入住康复科,病房又正好没有空床,向医生就想办法帮她在其它病区借了病床,每天都来看望,“这是一位能为病人想办法、动脑筋的好医生。”

吴老太太行动不便,那天,她来找向医生就诊时已临近中午,做好B 超已过中午12 点,当她来到诊室时,发现整个门诊三楼只有向医生一个人还等着……听了老人们的肺腑之言,不由让我们感叹:在医患关系仍未根本改善的今天,能有这么多

老人组团来表扬一名医生,颇为不易。有一句话说得好:病人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病人心中就有多重。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正是如向文海医生一样的一大批医护人员,他们真诚奉献,使老百姓增加了就医的获得感。老人们讲述的故事,让我们这些医护人员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阵阵暖意。

甜到心窝的糖果

两年前,一个叫冬子的9 岁男孩,给我一粒普通的上好佳水果糖,我虽然只吃了一半,但甘甜的味道一直甜到我的心窝。

那是春节前的一天,我随单位的“蓝天下的至爱”团队,带着单位员工捐赠的图书、学习用具等来到南翔一所学校,给孩子们献爱心。因学校事先有安排,我们将物品摆放好后,学生们就有序地到摊位前挑选自己喜爱的东西。一个脸蛋微黑的男孩挑选了一本《安徒生童话》书后,仍在摊位前徘徊,我发现他拿起一只毛毛熊后放下,过一会再走到熊前,拿起又放下,连续三次。活动结束时,学生们陆续离开,我们在收拾剩下的物品,男孩仍站在那里看着小熊。我走上前去,拉着男孩的手问道:“是不是想要那只熊,为什么不来拿?”“我拿多了怕其他同学挑不到,现在我很想拿回去给妹妹当新年礼物。”于是,我把小熊送给了男孩,他紧紧抱在怀里开心地跑开了,刚跑了几步又折回来,在口袋里摸了半天掏出一粒糖果,放在我手里说:“阿姨,我忘记谢谢你了,这颗糖我舍不得吃,送给你!”我有些哽咽,立马拉住男孩,剥开糖果,咬了一半,将另一半塞进他的嘴里。

那半粒糖果,我在嘴里咀嚼好久好久,不舍得下咽,我想让那种甜味在我心里停留的时间长点再长点……我想,懂得感恩和付出爱的孩子,他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宽。

牙缝里挤出10元钱

中国有句俗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008的5 月,汶川地震发生后,各地群众纷纷出钱、出力,从娃娃学语到耄耋老人,都伸出援手,为灾区慷慨捐赠。虽然十年已经过去了,但当时的感人事迹让我难以忘怀。一位70 多岁老人拿出10 元钱投入捐款箱时的情景,至今记忆深刻。

那是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下午,我居住的社区居委会举行为灾区人民募捐活动。当时我在小区门口募捐点,负责为来捐款的居民做登记工作。下午,居民们下班回家,募捐点前已排起长长的队伍,其中有一位姓夏的老人。当他走到捐款箱前时,却立在旁边不动了,我们几个志愿者以为他是来看热闹的,想不到他足足看了10 分钟时间后,也从口袋里模出10 张1 元的纸币放进了募捐箱,在场的居民都惊讶不已。

原来,那时的老夏背负着十多万元的债务,且前几年连遭厄运:先是靠平时收拾废品换来的1.3 万元钱款被窃;儿子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他本人又被确诊患有胃癌,做了大手术……10元钱,在很多人眼里算不上什么,可是对老夏来说,那是老两口一天的伙食费!即便生活如此不幸,汶川灾情仍然牵动着老人的心,得知居委会发起募捐活动后,他就来到了现场。

许多居民被老夏捐出“牙缝里挤出10 元钱”的精神感动,原先想捐50、100 的人翻倍捐款,已经离开的居民回来再次捐款。

有“单位”真好

早年有单位的时候,总觉得不自由,管头管脚的事特别多。后来辞职下了海,一下子象风筝断了线,突然间没人念叨牵挂,心里又有点恐慌,整天心头空落落的,希望有人来个电话,有几句问候的话。

人就是这样,有人惦记着怕烦,没人念叨时,又觉得象被人抛弃了。尤其是到了年底,有单位的时侯,工会总会有个茶话会什么的,领导作个总结,大家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喝着茶,氛围很是温馨。

还好,自去年起,我参加了几个社团,一个是安亭图书馆成立的“吾文侬墨”诗社,一个是安亭文广中心的“民族文化研究会”,最近,又参加了菊园新区的“海墨画院”。听说年底要召开总结会,一下子心里又有了“家”的感觉,好象又有单位了。前几天,海墨画院开年终总结会议时,还为每人配发了一套画具。

虽然算不上名贵,但那一份情,真让我感动!一种久违的温暖把冬天的寒意一扫而光。

 七嘴八舌

每年年底,上海复源社工师事务所“心手相依”项目组,都会为我们菊园新区大病患者举办一场“癌龄5 周岁”生日盛宴。“心手相依”是关爱菊园地区大重病患者的一个活动项目,每年都会为大家安排30 多场丰富多彩的内容,如健康体检、医疗讲座、康复指导、心理健康专家义诊等,让我们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

莎士比亚说过,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因此,当我们奉献爱心的同时,收获的也是温暖。

也许只需一滴水,干渴的树苗就不再枯萎;也许只需一丝暖,受伤的翅膀就翩翩高飞;当我们伸出双手,多少渴望的眼睛从此看到光辉;当我们敞开胸怀,多少无助的心灵从此告别伤悲。希望这个冬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温暖。

来源:《嘉定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