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4月花期正盛,嘉定的紫藤园游人如织。徜徉于紫藤长廊,抬头缤纷、低头落英,清气袭来、芳香扑鼻,阳光透过花簇斑驳洒下,鸟鸣蜂飞相映成趣。人潮与花潮间,一位西装笔挺的银发老者漫步前行,时而驻足凝望,时而温柔抚摸,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般,满目深情地看着这座公园。他就是86岁的“嘉定紫藤园之父”藤本道生。
2016年4月,藤本道生来嘉定。
人物档案
藤本道生,1932年1月23日出生,日本冈山县人,曾担任冈山县和气町町长(1978年至2002年,连续六届共24年)、日本全国町村下水道推进协会会长、日本全国町村会副会长、冈山县町村会会长。2002年卸任町长后一直担任冈山县共同募金会会长。近30年来一直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长期不渝地促进嘉定区与和气町两地间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交流,于1996年荣获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
主政和气町与嘉定结友好
很多人或许都不知道,藤本道生原先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正当他在业界取得骄人成绩的时候,他想到,办企业固然可以让自己生活得如意,但如果担任公职服务于政府,就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出于这样的考虑,时年46岁的他于1978年参与竞选,当上了和气町町长,一做就是24年。
名字取自《论语》“本立而道生”的他,自幼热爱中国历史和文化,并在大学期间主修中国古代历史,对中国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日邦交开始正常化,两国政府与民间交往逐渐活跃。时任和气町町长的他,深感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地方政府间开展交往意义重大。他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倡导和气町政府在中国选定一座城市开展长期交流。经日本日中友好协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联系和推荐,藤本道生访问了嘉定、桂林、西安及北京等地,最终选择了民风淳朴、交通便利的嘉定作为友好交往的对象。
1987年11月,藤本道生率领冈山县和气町各界友好人士访问团访问嘉定,受到了时任县长的李宝林及嘉定人民的热情接待,藤本道生也由此更加坚定了与嘉定开展友好交往的信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底,在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一片怀疑声中,原定于当年12月率领一个约20人的中学生代表团访问嘉定的藤本道生,在和气町受到了来自各界的压力。当时日本国内的新闻中有着各式各样有关中国的报道,一度让和气町市民担心此次访问的安全问题,和气町议会甚至质问他:“此次行程是否该去?是否能保证和气町学生的安危?”在一片质疑声中,藤本道生并没有就此放弃:“如果这一次不去,那嘉定与和气町两地之间的交往或许会就此中断,之前的努力也白费了。”本着相信中国、看好未来的执着信念,他立即在议会质问他之后的第二天,即当年12月8日动身,亲自到上海、到嘉定实地考察情况。所幸,上海的情况就如他所期望的一样,社会秩序稳定,老百姓如往常一样平静地生活着。藤本道生把在上海、嘉定访问期间的所见所闻,如实地带回日本国内,并向和气町议会作了详细的报告,得到了议会的认可,实实在在地助推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之后每年,他都会亲自率团来访嘉定,同期来访的还有和气町议会、政府的官员,农业、教育、医疗等各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嘉定方面也频繁组团前往和气町交流访问。随着交往的不断开展,1992年10月15日,两地正式签署了建立友好交流关系协议书。
注重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友好交往的本质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重点要落在有实质性内容的交流上。”在藤本道生看来,组织青少年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互访,不仅有利于加深两地市民之间的认识,还为下一代感受两国文化、培养国际性视角提供了平台。
藤本道生介绍,和气町曾出过一位高级官僚,叫和气清麻吕(733—799)。他推动过日本历史上有名的“遣唐使”运动。“在庆祝和气清麻吕诞辰1250周年时,和气町政府募得1.5亿日元资金,其中的1亿日元用于建造和气清麻吕雕塑和当地的紫藤主题公园,”藤本道生想学习他的先人派出“遣唐使”,将余下的5000万日元,用于每年向友好城市派出中学生访问团。
在他促进下,1990年3月,嘉定与和气町完成了首次青少年互访。通过课程旁听、共同参加社团活动、举行友谊比赛等形式,参与交流的学生体验了异国的校园生活,也为两地教育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由此,和气町青少年国际交流基金也在他的倡议下成立,此前募得的5000万日元作为基金的原始资金,为开展青少年国际交流提供帮助。
藤本道生希望,派遣中学生出访交流拓展国际视野的事业,不会因当政之人或一时的政策而改变。果然,即便在他退休卸任町长职务之后,中学生访问团依然年年成行,截至2018年,和气町向嘉定区派遣了25次中学生访问团,嘉定也保持着每年向和气町派遣一个中学生访问团的传统。
在两地交往的早期,我国向国外派出人员还受到诸多限制,藤本道生在了解到这个中国国情后,主动提出为嘉定免费培养农业技术及国际交流人才。嘉定区先后派遣农业技术人员8名、大理石技术骨干2名以及外事行政人员2名,前往和气町进行研修。令人欣慰的是,那些当年前往和气町参加过研修学习的嘉定技术人员,多年来依然保持着与藤本道生以及和气町市民朋友的频繁往来,有的还在女儿出嫁时,邀请日方友人组团来到嘉定喝喜酒。
让紫藤花开古城河畔
为了庆祝嘉定与和气町友好交往10周年、建立友好交流关系5周年,1996年,藤本道生提出了在嘉定建立紫藤公园的建议。“紫藤寿命很长,可活500甚至1000年。且它的生长离不开水和阳光,而嘉定是江南鱼米之乡,降水量充沛,阳光充足,十分适合种植紫藤。”同时,紫藤也暗许了他对中日友好的长久期愿。“美国首都华盛顿波多马克河畔的樱花闻名世界,已成为美日友好的象征。”藤本道生笑着说:“我突发奇想,嘉定的紫藤花或许会比日本的开得更好,如果成为两地友好交往的象征,这一定会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他的提议得到了嘉定政府的支持,很快,公园的用地定了下来。藤本道生一边发动家乡的一位企业家朋友,捐赠了200万日元搭建紫藤棚架,一边特地从和气町的紫藤公园里,挑选出了花穗长且花色漂亮的品种,嫁接到野生的紫藤上,培育了30个品种、120株紫藤苗。1997年,他亲自将培育出的紫藤幼苗种在嘉定城南古城河畔,占地1万余平方米、融中式布局和日式风格为一体的紫藤园也随之建立。
2000年4月22日,嘉定紫藤园开园。“那天天气很好,来了很多的客人。紫藤树上挂着长长的花穗,好看极了。”藤本道生回忆,当他看到嘉定人在美丽的紫藤花前笑逐颜开时,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中日人民之间那种友好的情谊。在他看来,嘉定紫藤公园的建成进一步深化了两座城市之间的友谊,也使得嘉定本地市民分享到了友好交流的硕果,“我也暗暗告诉自己,要把嘉定的紫藤培育成像华盛顿的波多马克河畔的樱花那样,成为上海、中国乃至世界的名胜,而努力下去。”
“上海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2002年,70岁的藤本道生卸任町长,而他奉行的和气町与嘉定开展友好交流的事业仍未停止。同年,经他介绍,嘉定区与另一座紫藤公园所在地的日本鹿儿岛县雾岛市开展互访。两地就紫藤栽培管理,政府人员交流、地方经济发展与企业管理等内容开展合作。
此外,几乎每年他都自费前来嘉定,亲自培训工人,亲手整枝修条,传授养护要点。“樱花和紫藤不一样,樱花只要成活就无须再管,而紫藤的管理非常麻烦,需要每年整枝,不然来年花就开得不好,这也是我卸任町长后还一直来嘉定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说,紫藤园就像是他的孩子,他想让象征两地友谊的紫藤花一直盛开下去。
2017年5月18日,在他的帮助与指导下,嘉定区首支专业紫藤工匠修剪队成立。不仅如此,应嘉定区政府的请求,藤本道生还帮助嘉定不断拓展紫藤的种植区域,让紫藤之美在嘉定更多的地方绽放:2007年为“华亭人家”旅游景点嫁接了50余株日本紫藤;2011年为嘉定嫁接了300株日本紫藤,分别种在了嘉定环城河的紫云廊、南水关,以及嘉定新城的紫气东来地块和新城紫藤苑。
藤本道生对于由他一手建立推动的和气町与嘉定区的友好交往,感到非常有意义:“我最初来到上海时都很少看到汽车,马路上都是走路和骑车的人。如今的上海已是车水马龙,上海这三十年来发展让我感到震惊。中国和日本虽然语言不通,但写下来却能互相理解。我希望同是汉字圈拥有相同文化的两国携起手来,为了人民的幸福,努力推动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今后更加友好地发展交往下去。”
紫藤,它有很多美好的花语,其中便有欣欣向荣、兴旺发达之意。回看嘉定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的腾飞、民生的改善、城市的美丽、社会的进步、影响力的扩布,无一不印证着藤本道生当初将紫藤花带入嘉定时内心的期许。“我喜欢中国,上海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有一个心愿,身后将一半的骨灰留在日本和气町,另一半留在嘉定的紫藤园。”藤本道生如是说。
相关链接
嘉定区国际友好交流城市名录
1、国际友好城市
日本大阪府八尾市(1986)
新西兰豪拉基市(2001)
德国沃尔夫斯堡市(2007)
2、友好交流关系城市
日本冈山县和气町(1992)
美国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1994)
韩国首尔市江北区(1997)
澳大利亚莱德市(2001)
爱尔兰利默里克郡(2002)
韩国首尔市龙山区(2012)
波兰卢布林市(2011)
黑山蒂瓦特市(2015)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市沃日多瓦茨区(2016)
匈牙利佩奇市(2016)
来源:《嘉定报》 记者 刘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