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女人九个宫寒。“子宫寒,百病生;子宫暖,气色佳。”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痛经闭经等妇科症状多是由宫寒导致的。调理宫寒先散体内寒气,驱寒补阳才能暖身暖宫。
夏天人体阳气虽然旺盛,但它是浮散于外的。这时候,人体就像一个大冰箱,外面是热的,里面却是寒的。如果总是处在空调间里,再加上这个季节的女性,为了时尚漂亮,经常穿短袖短裤甚至露脐装,加之诱人的冷饮,那么女性的子宫就很容易遭受外界寒冷的折磨,不知不觉间,寒气侵入身体,就会导致宫寒。因此,在生活中要多加预防。那么,女性在夏季应如何预防宫寒呢?又该如何治疗宫寒引发的妇科疾病呢?
“宫寒病”属“冬病”
经常听病人说“宫寒”,“宫寒”实质是指子宫受到寒邪的侵袭。寒邪有外寒、内寒之分。外寒是指寒邪由体表内袭,伤于肌表,或由阴部上客入侵胞中,影响冲任,如适值经期、产后,因衣着不足、贪风受凉,或寒凉天气、冒雨涉水,以致寒邪乘虚内侵;内寒是脏腑阳气虚衰,体内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子宫冲任虚寒而为病。
临床上“宫寒病”大多为内寒所引起或者外寒引动内寒。如果体内阳气不足,子宫受寒邪困扰,犹如天空中没有太阳,血气遇寒就会凝结,因此,常易受到一些妇科疾病的困扰:痛经、闭经、月经延期、月经量少、崩漏、经行浮肿、经行泄泻、带下量多而质清稀、不孕、孕后胎动不安、滑胎、妊娠浮肿、癥瘕等各种妇科疾病。宫寒的女性面部易长黄褐斑、性欲降低、外表更显憔悴衰老,且不孕的风险大。宫寒的女性怕冷,尤其是到了冬天。如果有女性冬天也有这些症状,不必紧张。因为在中医传统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疗法——冬病夏治,可以在夏日医治冬病宿疾,让患者在“冬天”恢复温暖。
那“宫寒病”是冬病吗?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接,季节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人体的健康。风、寒、暑、湿、燥、火都可引发疾病,其中,寒邪引发的疾病,主要指体内阴盛阳衰,比较怕冷,比如冬天总是觉得全身冰凉,这样体质的人,寒邪容易入侵而导致身体不适,发病时间往往在冬季,或者在冬季加重。若女性素来体质虚寒,再加上经前、经期不注意保暖、贪食冷饮,可使胞宫受寒、寒凝血瘀,不利于盆腔血液循环,导致卵巢功能紊乱,从而发生月经过少、月经延期、闭经、痛经,甚至不孕。“宫寒病”虽不像哮喘、冻疮等好发于冬天,但是它引发的上述妇科疾病与哮喘、冻疮一样,往往与受寒或者体质虚寒有关,也属“冬病”。
妇科疾病如何“夏治”
妇科疾病选择“夏治”,恰恰是因为夏季日照较强,环境温度比较高,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如果利用时机及时治疗某些因寒邪所致的疾病,就能最大限度地祛除寒邪,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调节卵巢功能,从而根治那些与受寒或者体质虚寒有关的顽固的妇科“冬病”。
一般来说,口服温中发散中药,是妇科疾病冬病夏治的主要治疗手段。三伏天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肌肤腠理开泄,具有温中发散作用的药物起到鼓舞正气,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此外,还有穴位注射、穴位贴敷、针刺、灸法等方法。
日常生活习惯很重要
在进行冬病夏治的同时,平时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尤其要在饮食、生活上有所克制,坚持不懈,方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禁食生冷食物。冷饮可伤及脾胃的阳气,使本已阳虚的体质更加虚弱;还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不易向外发散,影响治疗效果。
2、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鱼、虾等海鲜(发物)和油腻的食品。
3、保持情绪乐观。情志因素与妇科疾病关系密切,因此一定要有意识地克制不良情绪。
4、保证睡眠的充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即指在起居上,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因为夏天太阳升得早,早晨空气清新,气温又相对较低,晚睡早起可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对增强体质有益。但是晚睡早起不可避免的会使睡眠时间减少,所以在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消除疲劳、补充体力,以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学习当中。
5、坚持适度的锻炼。适度的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能力,还可鼓舞阳气的生发、增加汗液的排泄,利于祛除体内滞留的寒气。
相关链接
“产后身痛”话“产后养生”
张女士产后三月余,感觉全身关节疼痛难忍。她于6月底生完孩子后,由于天气炎热,贪凉吹了空调风,在产后1月余就感觉头痛,到现在怕风、怕冷,全身关节疼痛。
张女士的这种情况就属于中医所说的“产后身痛”,又称“产后关节痛”“产后痹症”“产后痛风”,民间俗称“产后风”。临床多表现为: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怕风,怕冷,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眼眶疼,眼睛干涩、流泪等症状。产后身痛的临床表现看上去很像风湿病,但患病的关节无红肿、变形,无压痛,若使用常规抗风湿药物则治疗无效。
中医认为产后身痛的病因有二。内因:产妇因分娩出血导致体内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去濡养,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外邪乘虚而入;外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入筋骨而引发此病。
为了防止产后病的发生,产后养生也很重要。
1、寒温适宜。产妇产后宜温,穿衣要以身体舒适保暖为主,特别是夏天,不能贪凉致病。《千金要方》云:凡妇人因暑月产乳,取凉太多,得风冷,腹中积聚,百病竟生,迄至于老,百方治不能痊。“
2、讲究卫生。产后恶露未尽,血室正开。又因产后气血亏虚,动则汗出,洗浴宜温补宜凉。或用温姜水拭擦身体或热水淋浴,洗头后将头发吹干,切勿湿发入眠。
3、均衡饮食。要少量多餐,不可大量摄取糖类,忌服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葱等,不吃或少吃凉拌菜。多吃骨头汤、羊肉汤、鱼汤、猪蹄汤等含钙质较多的食物,要多食新鲜蔬菜以及蛋、奶类。
4、劳逸结合。《素问·宣明武气》:“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明确过劳对人体的危害,同时强调过逸又会导致气血涩滞,脏腑失濡。故产妇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可做缩肛运动和腰背运动,有助于骨盆底肌肉恢复,预防后位子宫、子宫脱垂和尿失禁。
5、产后不要立即过性生活,易感染疾病,影响日后的健康。
小贴士
区中医医院妇科“冬病夏治”开始预约
三伏天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肌肤腠理开泄,一般会采用穴位贴敷。因为具有发散作用的药物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容易渗入,能发挥药物和所选穴的双重作用,直达病处,起到鼓舞正气,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此期间,配合内服中药能调节内分泌,祛除体内寒气,内服加外贴,疗效更强。
适应症:痛经、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或闭经不孕、产后身痛、盆腔炎、经行泄泻等。
预约时间:5月21日起
预约地点:区中医医院(博乐路222号)妇科门诊2楼
治疗时间:7月7日起每周一、三、六下午
治疗地点:妇科门诊2楼治疗室
咨询电话:021-39921605
此外,区中医医院肺病科、儿科、耳鼻咽喉科、脾胃病科、内分泌科、皮肤科、针推康复科等科室的“冬病夏治”也已开始预约及治疗。感兴趣的市民,可关注嘉定区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号“jdqzyyy”,查看相关资讯。
来源:《嘉定报》指导医生:区中医医院 刘晓燕 李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