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2000多个日夜的创城岁月

日期:2018年7月31日 11:00: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离去年11月嘉定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已经过去8个多月。

嘉定于2012年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作为重要参与者,区文明办副主任金芳经历了从全面启动创城到创建成为提名城区,再到最后创城成功的整个过程。近日我们采访了金芳,请她回忆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创城岁月,并以口述的形式记录下来。

e64ffe32dcc34ecfa1d458a3f90ae29f.jpg

①2017年11月14日,中国文明网公布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嘉定名列其中。

e64ffe32dcc34ecfa1d458a3f90ae29f.jpg

②去年4月底,嘉定启动创城顽症治理“十清”行动。

循序渐进六年创城路

如果从2012年算起,嘉定走了六年创城路。但实际早在2000年,嘉定就已提出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的目标,这项工作还写入了“十五”发展规划。2005年4月,嘉定首次获评上海市文明城区,随后区委动议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并于2007年开始谋划相关工作。2012年4月,区委感到时机成熟,全面启动了第一轮创城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确保到2015年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城区的目标。

全国文明城市(区)评选每3年开展一次,要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区)称号,先要取得提名资格,再经过3年才能参评全国文明城市(区)。2015年,嘉定在当年度全国文明城市(区)测评中获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城区。嘉定当年不仅在4个直辖市14个城区中拔得头筹,在全国123个城市中也是第一名,获得了92.55分的高分。成为提名城区后,嘉定随即开展第二轮创城三年行动计划,力争2017年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区。

2017年11月14日,中国文明网公布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嘉定名列其中,消息传来,全区一片沸腾。“嘉定发布”微信公众号编发的嘉定创城成功的微信,当天阅读量就突破10万,微信、微博、网站阅读总量超过100万。值得一提的是,嘉定还获评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同时获得两块金字招牌,这在全国是仅有的少数几个城市之一。 

“一次创成”来之不易

有句话讲,事非经过不知难。嘉定创城一次成功来之不易,6年里,我们闯过了一道又一道关。

全国文明城市(区)是国内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竞争异常激烈。2015年,和嘉定同批成为提名城区的一共有4个直辖市的14个城区,其中上海4个,除嘉定外,还有徐汇、闵行、杨浦。按照往届惯例,一个直辖市只有一个入选。嘉定以全市测评第一名的成绩被推荐到中央文明办。最终,嘉定和徐汇双双创建成功,创造了一个直辖市同时有2个区创建成功的记录。

嘉定不仅把创城写进年度重点工作,而且还写进五年发展规划、党代会报告中,主要领导逢会必讲创城。在检查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区创城办梳理出全区200多个重要点位,分配给区四套班子领导,平均每个领导分配9个点位。各街镇、委办局全部是主要领导挂帅,包干督查,形成了全区上下一盘棋的局面。

在投入方面,区委政研室有过一个统计,6年间,全区累计投入580亿元用于145个重大工程建设,累计投入215亿元用于环保治理;在考核方面,区委专门设立专项考核分,共3项工作:“五违四必”综合整治工作、河道治理工作和创城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在人力方面,区委领导提出“五十百千”计划,即每个街镇创城办和市民巡访团成员要配备50个人,区创城办要配备100个人,区镇两级创城办和市民巡访团人员总数要达到1000人;在职责分解方面,每个全国测评点位至少有4人负责,包括点位负责人、街镇负责人、委办局负责人、区创城办负责人。

督查方面,区创城办制订了《嘉定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实地督查方案》,以市民巡访团督查为主要方式,同时综合运用暗访、创城办日常督查、街镇和委办局自查、市民来信来电等多种方式,发现问题,促进整改。为提高整改效率,区创城办规定,责任单位在接到区创城办开出的整改单后,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确实无法完成整改的必须作出说明。2017年,区委每月召开一次创城督查情况通报会,会上发布对各街镇、委办局的测评督查成绩排名,通报测评督查中发现的问题。

嘉定能一次创城成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动员机制,全区12个街镇、79个委办局以及国属、市属、区属部门全都参与其中。 

点点滴滴都是文明力量

回想起来,创城过程中有太多难忘的故事。

围绕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嘉定实施了“城市整体形象提升工程”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2012年,嘉定启动百万市民礼仪培训工程。2014年,嘉定开展“十大专项整治行动”。2015年、2016年,嘉定连续开展两轮农村靶点整治行动,全区3304个靶点整改率达到100%,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当然,最难忘的还是最后的冲刺攻坚。2017年2月21日,春节刚过,区委召开创城推进大会,启动创城200天“登高”行动,正式吹响冲锋号角。4月底,嘉定启动顽症治理“十清”行动,每周开展一场专题行动。10场专题行动结束后,继续开展“十清+”行动,一直到今年5月,区委将“十清”和“十清+”行动升级为“美丽嘉定、宜居家园”创城示范点打造行动,从每周开展调整为每月的5号、15号、25号开展,这项行动将长期开展下去,成为一项长效机制。

去年夏天,上海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但我们争分夺秒,不敢怠慢。我和时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徐嵘定了一个目标,全区所有全国测评点必须走一遍,精心打磨每一个点位。虽然最后累瘦了,晒黑了,但实践证明,汗没有白流,楼没有白爬。

全国文明城区的测评有3种方式:材料审核、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三部分的成绩占比分别是40%、40%、20%,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区委领导提出了“材料审核不失分,实地考察少失分,问卷调查得高分”的目标。做材料时,创城办所有同志连续加班加点,没有双休日、节假日,反复和委办局沟通、修改,尤其是网上上传材料当天,直到890多份文字和图片材料全部提交到中央文明办,大家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2015年、2016年嘉定都是年底接受中央文明办测评。2017年,因为要召开十九大,测评时间比往年提前,嘉定于9月21日、22日、23日接受中央文明办测评。我们成立了1个区创城指挥组和5个区创城核心成员单位工作群,统一指挥,整体部署,保证检查工作有序进行。最终,我们在实地检查和问卷调查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中央文明办检查后,嘉定紧锣密鼓开展了2件事情:第一件是着手制定创城常态长效机制的文件,第二件是策划举行创城工作总结大会。中央文明网公示后仅一个月,2017年12月18日,区委、区政府联合下发《嘉定区关于建立健全文明城区建设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12月22日,创城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举行,大会通过网易直播,观看人数达34万。

创城中也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创城标准高于行业标准,对小区的测评要求里有一条是“排水设施完善,无露天排水沟渠”,但很多老旧小区排水沟渠都是露天的,为了不扣分,必须加装盖板。浙江一家民营企业生产这种盖板,但这个工厂当时濒临倒闭,有了嘉定的订单后起死回生。在清除宝安公路小广告时,我们的志愿者和张贴者斗智斗勇,小广告半夜里贴上,志愿者天不亮就清理完,让小广告没有“收视率”,一段时间下来,就没人再去那里贴小广告了。 

只争朝夕创未来

创城极大地改变了嘉定,全区群众有目共睹。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高标准、高要求,我们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还有大量瓶颈难题需要突破。

嘉定创城成功后,不断有外区、外地的创城考察团来嘉定走访,有的是暗访,他们来嘉定既是学习我们的先进经验,同时也是对我们的监督。中央文明办每年会对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区)进行检查,每3年进行一次复评。市文明办每年进行城市文明进步指数测评,对各区进行排名。所以,我们不但不能退步,还要继续保持进步的势头。嘉定创城不是为了拿牌子,创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嘉定市民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所以,尽管创城成功了,但我们丝毫不能懈怠。

文明城区建设永远在路上,这在嘉定不是一句口号。今年以来,嘉定积极推进创城常态长效建设工作,开展了“美丽系列”示范点打造、街区长制、宜居家园课题调研与专项整治、垃圾分类工作等,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后创城”时代,我们将继续践行和弘扬创城精神,把全国文明城区的牌子擦得更亮,把嘉定建设得更美!

来源:《嘉定报》金芳/口述 秦逸超/整理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