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不止是汽车重镇,还要做健康小镇

日期:2018年10月23日 09:26: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一个上汽大众带来一座汽车城,一家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能否衍生出一个健康小镇?对多年来苦寻第二支柱产业的安亭来说,这是一道必答题。

一业特强的安亭要想行稳致远,唯有实现从“独轮领跑”到“双轮驱动”的转变。

12b28de35cb042488a3d6454e46df086.jpg

①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落地,为安亭发展健康医疗产业打下了基础。

375266213552440ca3c56340237332bd.jpg

②上海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是园区二次转型的产物。

fd5888a320894b6cbf86baeb569536d0.jpg

③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小型冻存库已为1万余人冻存免疫细胞。

 

从“独轮领跑”到“双轮驱动”

所有的无中生有,皆有迹可循。

故事的开头,要从一位老人说起。2011年仲春,安亭镇墨玉北路700号,一位鲐背老者登上一栋建筑的制高点,俯瞰脚下热火朝天的工地,来年这里就将矗立起崭新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和国家肝癌科学中心。

老者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这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世界医学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翻译出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型标本;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

从杨浦区五角场镇迁至嘉定区安亭镇,很多人觉得这是一步险棋,吴孟超却有自己的考量:治疗癌症等非常见病的医疗机构并非一定要在市中心区,离虹桥枢纽较近且周边高速路网发达的安亭,可直接辐射长三角甚至全国;健康医疗产业与汽车产业相似之处在于需要国际视野,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社会人才,汽车城显然具备这一点。

如同当年上汽大众牵出一整条汽车产业链,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落地犹如按下了启动键,让多年来苦苦寻求第二支柱产业的安亭,看到了打造健康医疗产业的可能性。对安亭而言,发展这个朝阳产业,有某种机缘巧合的因素,但绝非异想天开,而是有基础依托的顺势之举。

随着吴孟超的到来,他麾下那支赫赫有名的“吴家军”紧随而至,细胞治疗专家钱其军就是其中一员。在吴孟超支持下,钱其军带领团队成立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细胞治疗研究院、白泽医学检验所。这些机构犹如一块块基石,垒起了安亭健康医疗产业这座摩天大楼。

7月出台的“上海健康服务业50条”,将以安亭健康医疗产业集聚区为重要载体之一的嘉定精准医疗与健康服务集聚区,列为上海“5+X”健康服务业园区布局中的五大园区之一。

围绕“健康安亭”战略,一个宏大的规划已经形成。据安亭镇科技金融办主任葛嫣妍介绍,在打造健康医疗产业方面,安亭将瞄准“一个方向”,即以精准医疗为长远发展方向;打造“两个特色”,即以细胞科技和肿瘤治疗为主要特色;建设“三个园区”,即上海安亭健康医疗综合示范园、上海安亭国际精准医学园和上海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并在此基础上建设若干健康医疗服务业特色成长点;构建“四个平台”,即协同创新转化平台、医疗产业孵化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医学人工智能研发平台。

 

进军千亿美元市场

安亭镇前杨路75号,自从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此落地,每天从全球各地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就在不久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有以色列“居里夫人”之称的阿达·约纳特教授专程前来进行细胞冻存。

2016年年初,美国白宫宣布推出“抗癌登月计划”,目标是“让美国成为全球范围第一个战胜癌症的国家”。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细胞治疗集团总裁、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钱其军提出“白泽计划”,目标是在未来10年内将治疗费用降至10万元,让60%的晚期肿瘤能够消退,60%的中国人用得起癌症免疫治疗技术及产品。

在中国,每年癌症的新发病例将近430万人,每年死亡约280万人。在上海,每10位逝者中就有3位死于癌症,而且这个数字仍在不断上升。

人类与癌症的斗争从未停止,却一次次以失败告终。直到细胞疗法的出现,人们似乎又看到了曙光。2012年,白血病患者Emily成为全球首例接受CAR-T疗法的患者,至今已健康生活6年。去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首款CAR-T产品上市,这无疑是肿瘤治疗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CAR-T疗法译名颇为拗口,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它的生产过程包括:从病人外周血中分离T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T细胞拥有识别癌细胞的“眼睛”——嵌合性抗原受体,再回输到患者体内识别并杀伤携带靶点的肿瘤细胞。

钱其军表示,CAR-T是为数不多的中国不落后于西方国家的药品研发领域,中国有望在该领域步入全球第一梯队。

围绕“白泽计划”,一系列动作陆续展开:2017年7月,上海吴孟超联合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科技创新中心落地,汇集包括22位诺奖获得者在内的一批精准医疗领域顶尖专家;同年10月,上海细胞治疗集团与国家超级计算机(无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探索生物信息及大数据科学交叉应用。

通过借脑借力构建创新平台之外,占地55亩的上海孟超肿瘤医院将于明年初建成。这座森林式医院共设置床位410张,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医院。明年春节过后,一个拥有200间细胞生产车间、可存放3000万份免疫细胞的冻存库将要开建,计划2020年投入运营。

钱其军解释说,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免疫细胞,肩负着清除体内病原体和坏细胞的重任,但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细胞的数量和质量逐渐退化,癌症等疾病伺机而来。因此,储存年轻有活力的免疫细胞,未来万一患癌即可实施细胞疗法。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启用的小型冻存库,至今已为1万余人冻存免疫细胞,今年将产生3亿元收入,健康医疗产业市场之大可见一斑。

有分析称,CAR-T疗法未来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美元。在纷纷入局的诺华、辉瑞等国际巨头面前,上海细胞治疗集团能否杀出重围,仍待时间考验。但无论如何,安亭的健康医疗产业有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冰山下藏着挖不尽的宝藏

“走,吃饭去,边吃边聊。”没有半句客套话,一头短寸、脸色黝黑的朱正刚背上双肩包,和记者交换名片后就往外跑。

提起生物技术产业,聚科生物园在业内几乎无人不晓。这个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参与创办的孵化园区,单位面积产出甚至超过张江高科技园区。朱正刚正是这个园区的副总经理,而他如今有了一个新身份——11月即将开园的上海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总经理,他渴望在安亭复制聚科生物园的成功。

点了几个家常菜和一大碗米饭后,朱正刚开始侃侃而谈。他所说的上海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其所在的宝安公路4997号原来由一家民营企业经营,眼见没有起色,安亭镇政府将其整体租下后和聚科合作,致力于引进高端精准医疗和细胞治疗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化项目。在聚科的大旗下,短短数月内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园区已被7家企业“瓜分”近半。

“别看园区占地仅有23亩,未来5年内年缴税就能上亿。”朱正刚如此有底气,除了聚科的成功样板摆在眼前,还有对入驻企业的信心。以专攻细胞培养的欣泽牧生物科技为例,这家初创企业刚在2018上海国际医疗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中拔得头筹,预计明年达产后全年总产值可达3000万元,并呈逐年翻番之势。公司副总经理李超表示,目前细胞培养市场90%以上份额由欧美企业垄断,中国只能以30%—50%的超值价格进口,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和质检体系,打破欧美垄断。

“安亭围绕健康医疗产业打造的3个园区各有侧重。”安亭镇镇长董爱华介绍道,上海安亭健康医疗综合示范园以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为核心的2100亩土地为空间载体,建立以肝癌为重点方向的精准医疗示范基地;上海安亭国际精准医学园以上海细胞治疗集团为核心的506亩土地为空间载体,目标是打造国际领先的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检测产业集群;上海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以宝安公路沿线传统工业园区转型地块为空间载体,旨在打造精准医疗技术、医疗企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三大园区之外,安亭还将挖掘若干医疗服务特色增长点,比如借助颖奕皇冠假日酒店、驿岛酒店等,引进高端体检、康复疗养、医疗美容等项目,打造健康管理特色服务。

刚刚出台的《安亭健康医疗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提出:到2021年,引进“瞪羚”、“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等引领性项目10个,产业链布局初步成型,实现健康医疗产业总规模达100亿元,区域内企业拥有知识产权数量达到300件以上,引进健康医疗产业从业人员5000人,努力建成上海一流、国内引领、国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健康医疗产业集聚区。

“健康医疗产业是个巨矿,安亭选择精准医疗这座冰山为切入口,冰山之下藏着挖不尽的宝藏。”对于未来,安亭镇党委书记陆强充满期许,“除了汽车重镇,‘双轮驱动’的安亭还将有一张全新的名片,那就是健康小镇。”

来源:《嘉定报》记者 陆晓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