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警惕!微信朋友圈不要发这些内容

日期:2018年10月30日 13:10: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微信,如今几乎成了人手必备的分享神器,起床拍照发朋友圈、吃东西拍照发朋友圈、出去玩拍照发朋友圈、连洗澡也想拍照发朋友圈……发朋友圈原本是为了和朋友们分享生活,可是不小心泄露出去的个人信息,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可能会给自己和家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威胁。虽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但在享受便利的同时,还是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4775271746f74d5db0a8b5e56da283de.jpg

关注还是窥探?

此前就有不少新闻报道过,某网络人气女主播在微博、朋友圈等处晒出的生活照被人拿到网络平台销售的事。女主播发在社交网络上的私照,经销售后被用于整形医院、微商代理、相亲平台注册……

不法分子盗用别人朋友圈生活私照除了用来做广告,还用来冒充别人身份进行社交诈骗。在南京,有一位姑娘王某在网上盗用美女照片,自我包装成女神,加上声音甜美,令很多男网友心驰神往。在半年内,共有来自5个省9市的十多名男网友遭其诈骗60多万元。

朋友圈照片除了有被别人“偷走”的可能,还给居心不良的人提供了一个窥探的机会,随手发的一条朋友圈可能还会给招来“贼”的光顾。此前,有一位妈妈把自己和女儿的自拍照发到了朋友圈,结果被陌生人看到后,陌生人利用照片轻易取得了小女孩的信任,并成功将女孩骗走。

在新闻报道中,因发朋友圈而引来小偷光顾的事,已经不是一两次了。小偷通过朋友圈获得的信息从而判断什么时候适合下手,然后轻易地实施了盗窃。如果不想自己的隐私被别人盗用,成为骗子的工具骗人害己,在发朋友圈的时候就要提高警惕、多长点心。

为微信加道“防火墙”

1、开启帐号保护功能

开启帐号保护之后,若号码被盗,盗号者登录帐号是需要验证绑定手机短信才能登录。进入“设置”→“帐号与安全”→在“QQ号”和“手机号”栏中分别根据提示绑定QQ号和手机号。

2、关闭“附近的人”

“附近的人”功能可以定位个人位置,陌生人通过该功能可以查看到你的个人朋友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若已开启“附近的人”,那么进入发现页找到“附近的人”进入,点击右上角的“清除位置信息并退出”即可关闭。

3、关闭“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

开启此功能的话,陌生人无需加个人微信也可看到个人最新的十条带有照片的朋友圈状态,最好关闭。进入“设置”→“隐私”→关闭“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

4、添加朋友需验证

开启“添加朋友验证”可以避免陌生人添加你为好友。进入“设置”→“隐私”→开启“加我为朋友时需要验证”,此处默认设置为开启状态。

5、朋友圈分组发送

朋友圈想分享日常点滴,为了使朋友圈更加安全,可以在分享朋友圈时设置分组。进入微信“通讯录”→“标签”设置即可哦。

6、设置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

朋友圈查看范围可以设置为最近半年、最近三天和全部,设置半年或三天以后,你的朋友圈就不会全部被看到,不用担心陌生人盗用你以前的照片了。进入“设置”→“隐私”→“最近半年”/“最近三天”/“全部”。

朋友圈慎发这些

1、含有家人信息的朋友圈

家里老人和小孩的照片要慎发。发有关家人的朋友圈时,不要附上家人真实姓名等个人信息,以免不法分子看到该朋友圈时对家里老人小孩不怀好意。因为老人和小孩警惕性较低,骗子可能通过照片认出他们,然后叫出名字,再编造一些谎言就能轻易的欺骗老人和孩子。所以在晒家人照片时不妨以分组的形式发给亲人看。

2、票证

平时很多人出差、旅游都喜欢拍下火车票,登机牌,发到朋友圈里晒一晒。现在的票证上大多都有着二维码和个人信息,二维码中包含了票证信息和个人信息,在晒照时很容易将自己的信息泄露出去,不法分子很容易以此为契机,盗取个人信息。所以为了安全,尽量少晒,即使晒票也别忘了遮一下关键信息。

3、个人生活习惯、生活条件

很多朋友喜欢在朋友圈和好友分享日常生活,经常发送此类朋友圈,如暴露行程、晒名贵奢侈品、抒发个人情感等等,这些很容易让不法分子了解到个人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条件等,另外,长期发送个人情感的朋友圈也有可能会损害到人际关系。

4、护照、家门钥匙、车牌

含有这些信息的照片会透露特定时间所处的特定位置,也会透露自己的生活圈范围。女演员王珞丹曾经在微博上晒过两张窗外的风景,而某宅男根据这两张图片,结合她发过的微博,成功定位出了她家的小区、楼号以及门牌号。不用怀疑,坏人也会使用大数据。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照片中不要出现特征明显的东西,例如家门钥匙、车牌号码,更不用说身份证、驾照和护照了。

5、位置定位

遇到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出门旅游,如果在朋友圈里发布了带有位置信息的图片,将会暴露非常真实的个人信息,使坏人的作案成功率直线飙升。另外,如果有人发布了全家一起出游的位置信息,那么窃贼就可以算出他离家的距离,据此推算作案的最佳时机。

来源:《嘉定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