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教化嘉定食娄塘,武举出在徐家行。”一首流传数百年的民谣,简单直白地道出了南翔独特的历史地位。上海经济重镇——南翔,就好似一颗晶莹的银珠,镶嵌在嘉定的“南大门”、大虹桥的北翼。白鹤南翔寺(即现云翔寺)盛景一时,千年灵气滋养着脚下一方土地。从一个美丽传说中走来,在1500年后的今天,南翔依然焕发着旭日初升般的光芒。
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应该会是南翔的样子。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进南翔,古树长出了新的枝丫。1983年,南翔镇实行以镇管村。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不平凡的40年,“小美南翔”勇立潮头,走过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如今,南翔税收总额突破100亿元,产业蓬勃发展,城市和谐宜居,古镇淡定从容,有韵味、有温度、有鲜活度的“小美南翔”浮现眼前。
沪翔高速与嘉闵高架连接处
小笼文化展
留云湖
千年古镇基因的新时代演绎
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如今正焕发着令人瞩目的勃勃生机。改革开放以来,在南翔人民辛勤耕耘下,南翔镇的发展从“摊大饼”式的“小、散、乱”到现在成为“有馅有汤、有滋有味”的“精品小笼”,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全国百强镇占据一席之地。随着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日渐深化,南翔纳入嘉定北虹桥商务示范区,成为嘉定“一核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南翔成功入选最新一批全国重点镇名单,入选全国重点镇名单需达到以下条件: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潜力大,服务功能较完善,规划管理水平较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上海入选的小镇各有特色,而非“千镇一面”。南翔是一座文化名镇,历史的积淀赋予了南翔独特的气质与基因。南翔的韵味,来自舌尖,是中华名点南翔小笼鲜美多汁的滋味;来自双眸,是江南老街与古典园林的婆娑光影;来自感觉,是千年间文人墨客留下的灵气与淡定从容。为了讲好讲深讲透“南翔故事”,南翔正以重现“南翔十八景”为重点,并积极加快南翔小笼文化城等项目建设。
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南翔拒绝成为“空心镇”。南翔的温度,来自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南翔人民,他们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在南翔的街道上,不仅有手拿早饭行色匆匆的白领,还有怡然自得闲庭散步的老人,到处是不同口音和不同年龄的面孔,他们共同构建出一副和乐融融的画面。
从古至今,南翔始终走在时代前沿,如今可以说是一座时尚特色古镇,充满鲜活度。轨道枢纽输送新鲜血液,大型商圈综合体带来活力,产业园区聚集“能人异士”,这是南翔的鲜活度所在。
南翔将以发掘创新产业为支点,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以提升城市能级为依托,彰显独特魅力新风貌;以统筹民生保障为核心,增强南翔人民新福祉;以精细管理为抓手,构筑社会治理新格局;以强化“为民服务”为主旨,塑造有为政府新形象。
南翔将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持续奏响新时代发展的强音。
发展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南翔镇域面积33平方公里,却是不折不扣的经济重镇:30余栋总部大楼林立;“近郊CBD”颇具规模;银翔湖、留云湖南北相望,构成“城市乐活心脏”。2018年,全镇预计完成入库税金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镇级财政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8%。
从“一站三片”到“四站五片”的城市功能分区(四站:以轨道交通11号线南翔站、陈翔路站、沪宁城际铁路南翔北站、20号线古猗园站;五片:老镇区、东社区及东部产业区、银南翔商务区及拓展区、大型居住社区和郊野生态区),南翔依托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站点开发,围绕“两区一镇”(引领全嘉定的现代化新型城区、立足长三角的北虹桥商旅文融合示范区、享誉国内外的特色名镇)目标,坚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严守人口、土地与环境底线,创造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南翔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银南翔文化商务区拓展区成为南翔承接“大虹桥”效应的全新战略平台,与老镇区、银南翔文化商务区呼应联动,推动南翔成为北虹桥商务示范区产业发展的新高地。陈翔路城市综合体即上海印象城,规划用地364亩,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定位为商业、商务、办公功能为主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综合体,2019年开业后将形成嘉定地区级商业副中心,力争成为北上海商业地标。
经济迅速发展,民生服务同样高品质、高标准。在教育方面,全镇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类学校超20所,并引进世外、上师大二附小、交大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在全区名列前茅;医疗方面,南翔医院完成迁建并荣升“二级甲等”,全市首家由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南翔成立,提升居民家门口就医水平,多年蝉联“国家卫生镇”称号;体育方面,率先在镇级层面建设“翔立方”体育综合体,成功举办NBA篮球明星南翔行等国际体育活动;民生保障方面,启动“翔鹰创业计划”促进就业;生态方面,南翔正以“老镇区添绿、东社区扩绿、建筑物透绿、沿河沿路植绿”为工作抓手,启动社区生态景观廊道建设等重点绿化工程,加上已经建成的横沥河文化景观廊道、嘉闵高架(南翔段)生态廊道,为市民构建宜居生活环境,细节之处彰显小美南翔,描摹城市绿色底色。
产业培育“中西药结合”
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南翔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招商思路已经发展到“3.0”版本。过去,“1.0版本”是“拉项目”,以数量取胜;“2.0版本”是“拉税收”,更关注实际效益;而“3.0版本”则是“拉产业”,讲求产业引领,关注效益的同时更要看引进企业是否符合南翔“一部六业”——全球创新企业总部、文化信息业、现代金融业、智能制造业、航天卫星业、生命健康业和新材料新能源业的导向。
在南翔镇党委书记严健明看来,“产业培育要‘中药’和‘西药’一起吃,双管齐下。‘西药’对症下药,见效快,‘中药’见效慢,却能固本培元。也就是既要有成熟的龙头企业,也要‘耐得住寂寞’培育具有前景的小企业。”南翔高度关注新兴产业发展,持续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现、引进、培育和应用,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推进互联网金融、游戏、智能产业、精准医疗、航天航空、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创新集群。
以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为例,自2017年底招商以来,目前已有15家精准医学企业入驻。与复旦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及其科学家的合作逐步深入,合森合成生物细胞实验室、温尔科技实验室等新型产学研技术研发平台和具有国际水准的实验室同步引进。
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精准医学产业园一期启动区即将竣工,机器人产业园和小美科技园与各类技术中心、孵化器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南翔充分发挥“店小二”角色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扶持,将发挥科技园区的平台效应和欧科微、拓及轨道、中电科等行业龙头企业的“磁力效应”,汇聚更多的优势资源、优质企业、优秀人才,助力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遇到过困难,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严健明说,小美南翔亦是如此,南翔干部在党的领导下用爱岗敬业、尽心尽责的“担当精神”,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逢一必争、逢冠必夺的“争先精神”,不畏艰难、攻坚突破的“克难精神”,爱我家乡、执政为民的“为民精神”,带领南翔人民坚定不移地再次出发,共同建设更高层次、更具内涵、更富魅力的历史文化名镇。
来源:《嘉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