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一座“生态城市”的崛起

日期:2018年11月16日 10:56: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名胜古迹、园林植物、文献风俗等是城市文化记忆的延续。嘉定有着悠久的园林历史,古树名木众多。改革开放40年来,嘉定以美化环境为基础,不断植树造林,一幅“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画卷正徐徐展开。

那些曾经陪伴无数嘉定人成长的公园:古猗园、汇龙潭公园、秋霞圃、嘉定儿童公园、浏河营地……都与一位叫蔡秋芝的人息息相关。蔡秋芝从1956年开始在嘉定从事园林绿化工作,至今已愈60年。她,见证了嘉定这座拥抱绿色的“生态城市”的崛起。

192aa44097ba43ed81a42a0b783a3fd6.jpg

 

人物档案

蔡秋芝,1934年11月生于福建福州。1956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学校,分配至嘉定县农林局,后在县(区)园林绿化管理所工作,园林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园林绿化,负责辟建嘉定汇龙潭公园、嘉定儿童公园;参与修建了南翔古猗园(一期)、嘉定秋霞圃(一期);参与筹建了浏岛游览村、浏河少年营地及陆俨少艺术院;还曾负责上海国际赛车场的绿化规划。蔡秋芝曾荣获全国绿化奖章。

 

绿化建设从停滞到发展  

悬挂在大门口的、由张爱萍将军题词的汇龙潭园名,依然璀璨夺目。门口的元朝石狮、园内的宋朝万佛宝塔,明朝的翥云峰,清朝的鸳鸯厅、缀华堂,还在被一声又一声的快门定格……只要天气好,家住汇龙潭公园附近的蔡秋芝总会去那里走走看看,那里装着她的青春记忆。“当年我种下的树苗,现在都长成了参天大树。”蔡秋芝和汇龙潭公园的感情,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得尽的。

40多年前,正是蔡秋芝,参与了它的辟建。“汇龙潭好几百年前就有,但那时还称不上是个现代意义上的公园。”上世纪70年代,是嘉定园林绿化建设的转折阶段。1976年6月,经嘉定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以侯黄纪念碑周围的公共绿地、葛成慧医生私人住宅和应奎山、汇龙潭为基础,投资30万元辟建公园。“公园开放那一天,徐行的、葛隆的,就连太仓陆渡的游客也都过来‘轧闹猛’。”公园的开放,为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几抹亮色,以至于每到休息日公园都人满为患。

“嘉定百姓很有文化,这也促使我们在搞园林工作方面也要注重文化传承。”汇龙潭第一期建设的1976年,打唱台从闸北塘沽路第二小学(原沪北钱业会馆)迁至园内,戏台结构按原样恢复,并修复了文昌阁、魁星阁。考虑到汇龙潭公园是群众性公园,蔡秋芝他们在植物的配置上基本采用了公共绿地格调,铺设了大草坪。而到了二期工程,人文景点就更多了,园林建设方将宋朝万佛宝塔、元代一对石狮、明代翥云峰、清代“怡安堂”、“缀华堂”移至园内,在让珍贵历史文物得到保护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少园景,使得汇龙潭更具江南古典园林的格局和风采。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嘉定园林绿化建设在停滞多年之后,逐步走上发展的轨道,嘉定儿童公园、秋霞圃第一期修复工程、浏河风景区等项目相继上马。进入新千年,嘉定园林绿化建设更是跃上新台阶:古银杏园、蔷薇园、陈家山荷花公园、嘉北郊野公园等公园陆续建成。“正如总书记所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个见证了嘉定园林40多年发展的老人,话里传递的是说不尽的惊喜与感慨。据了解,目前嘉定全域已建成公园93座,此外还有菊园北水湾遗址公园、海上文博苑、西门文化公园、嘉宝生态园、秦家花园5座公园将在“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

成为上海市园林城区  

在上海的五大古园中,嘉定就占两席:明代古典园林秋霞圃、古猗园。然而,由于长期无人管理、年久失修,解放后的秋霞圃建筑损坏,庭院荒芜。十年动乱时期,秋霞圃更是沦为校办工厂、养猪场,整座园林几近毁灭。

197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回故乡嘉定视察,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汇龙潭、秋霞圃、古猗园等地。蔡秋芝等一批园林绿化工作者清楚地知道——“对于秋霞圃,胡老虽然嘴上没有明说,却委婉地表示‘古猗园已经搞起来了,相信秋霞圃也一定能搞好。’”为此,嘉定园林部门立即行动起来。

“修复秋霞圃,重在‘复’字,要恢复其本来面貌。”蔡秋芝回忆,开工前,有关部门参考了清光绪《嘉定县志》、《秋霞小史》等各类历史资料。“我们很幸运地得到一张市园林局1962年测绘的秋霞圃平面图,秋霞圃的老样子基本都在!”但是,对于已毁建筑的轮廓,还是概念模糊。于是,修复小组把知情者、专家、老前辈等等“老古董”请来,多次召开会议论证相关资料。

秋霞圃和其他园林相比,其区别尽在一个“秋”字。蔡秋芝认为,古园林中的树木栽种不只是为了绿化,而为了达到“入画”的效果。这些,从秋霞圃原有的银杏、瓜子黄杨、榔榆等“秋霞”景色就能看出来。为此,蔡秋芝与同事们在修复过程中还合理配种了红叶李、石楠、小蘗等观叶植物,还增加了南天竹、桂圆木等宜秋日观赏的地被植物。

短短17个月后,秋霞圃修复完成,并得到了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的夸奖。“他说‘秋霞圃的修复,评价就一个字像!’”回忆起这段历史,至今蔡秋芝的脸上还是挂满了兴奋:“以往他到过的园林都是吃批评的,就连苏州的不少园林也不例外,没想到陈教授一来就表扬了我们。”至此,一座丹桂飘香、名木峥嵘、秋色尽显的江南名园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

20多年后的2002年,同样的秋色,却不仅仅锁在秋霞圃。嘉定街头已到处可见挂果的银杏、飘香的桂花,环城河两岸戴上了“绿色项链”,成片的休闲绿地上传来孩子们的阵阵笑声。正是在这一年,嘉定区通过了创建上海市园林城区的考核验收,形成了“古树、古园、古城、环城河绿带和一镇一园”为核心,城市主要道路、河流绿带为基本框架,景观和生态效应相结合,城市绿化和郊外生态园区一体化的多层面、多元化的绿化新格局。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当第一缕晨曦划破黑暗,清脆的鸟鸣奏响嘉定的晨曲,走上街头,四季常绿的香樟、高大的泡桐、每隔几百米的公共绿地,穿行其间,宛若置身于一幅城市油画……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从空中俯瞰,嘉定有三分之一的陆地被植株覆盖。

数据显示,仅2018年上半年,嘉定全区新增绿地就达到28万平方米。改革开放后,嘉定大力辟建绿地,拓展绿色空间。如此的大手笔,对于年轻时代的蔡秋芝而言,是想都不敢想的。

“1978年的嘉定城镇道路狭窄,公共绿地较少,全区绿化面积73.18公顷。”蔡秋芝回忆说,为了让市民有休闲的地方,他们当时“见缝插绿”,有时甚至连几个平方米的面积也不放过。1959年,蔡秋芝与同事完成了嘉定第一块公共绿地清河路登龙广场的绿化。“这块当时还被称之为人民大礼堂前绿化的地方,面积仅有8100平方米,还没有现在的紫藤公园大。”蔡秋芝笑着说。可尽管如此,这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小确幸”:市民在那里早锻炼,在人民大礼堂里看电影的人从这里进进出出,还有不少小情侣在那里劈情操。

时光荏苒,登龙广场早已不是人气首选。“千米一湖、百米一林、河湖相串、荷香满城……”绿化很多,但不杂乱,整体归化错落有致,疏密得当。在嘉定新城,绿色元素被标记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西北侧的环城林带犹如一条“绿丝带”,浓荫绿障将整个新城环抱其中。冬日里,林带是一道屏障,防尘防噪,阻挡寒风;夏日里,这里又能形成“小气候”,让人感到凉爽和舒适。远香湖与荷香潭、绿竹池等17个湖泊交相串联,宛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镶嵌其中,河中有湖、湖中有岛。

位于伊宁路南侧的石岗门塘,是嘉定新城中心区的“人工湿地”。沿石岗门塘从裕民南路一直向西,一条步行通道蜿蜒穿行于河道两侧,走在其间,映入眼帘的郁郁葱葱的树林,耳边回响的是悦耳的鸟鸣。近年来,嘉定又新添不少社区公园。这些利用土地“边角料”建成的公园虽小,但“五脏俱全”,健身步道、休息凉亭、散步走廊配置齐全。

今年夏天,嘉定人又多了一个选项——去环城河步道压压马路、吹吹河风。1940年出生的宗福根,从小住在塔城路一带的他,儿时和小伙伴在护城墙上嬉戏打闹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宗福根踱步于步道之上,走到梅园小区一段时,在一棵六层楼高的白桦树下停下了脚步,他确信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响应“绿化祖国”号召的产物。

的确,在嘉定被确定为科学研究卫星城后,嘉定曾提出过“绿色项链”构想,在环城河两岸广泛植绿,并期冀在有条件时将之打造成环城绿带。

当时,蔡秋芝为此还负责编制了嘉定环城公园规划。“地址就选在迎园饭店附近,那里地势起伏,两岸有果园、竹林和杂树林,拆迁民房也比较少,较为自然的环境,符合辟建公园的条件。”不过,令蔡秋芝无奈的是,这份规划草案五易其稿,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施。

直至21世纪初,“绿色项链”环城河绿带才最终成型。“晚建也有晚建的好,建成后的环城绿带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绿色项链串起了桂花园、紫藤公园、古城墙公园等13颗珍珠,也为今天的环城河步道打下了基础。”蔡秋芝笑着说。

 70fea8fb5ebf4a6c96efcc2ae3d21a0f.jpg

汇龙潭

 

来源:《嘉定报》记者 唐敏/文 李华成/摄

相关链接  

1978年的嘉定城镇道路狭窄,公共绿地较少,全区绿化面积仅为73.18公顷。

1993年,全区有城镇公共绿地35.46公顷,绿化覆盖率15.8%,人均公共绿地3.08平方米。

2002年嘉定区成功创建为上海市园林城区;创建范围内人均公共绿地14.78平方米,绿地率36.57%,绿化覆盖率37.08%。

2010年全区城镇公共绿地面积690.2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2平方米,分别是1993年的19倍和12倍。

截至2018年8月,嘉定实现绿化覆盖率38.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7.7平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14.01%。

目前,嘉定已建成公园93座,目前在建公园3座(南翔污水厂公园、华亭市民公园、安亭百安高铁公园),还有5座公园(菊园北水湾遗址公园、海上文博苑、西门文化公园、嘉宝生态园、秦家花园)将于“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

来源:区绿化市容局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