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末,地处市郊接合部的真新街道成立,成为嘉定城市化进程的最前沿。十万市民蜂拥而来,一个个大型市场竞相开发,一幢幢住宅楼拔地而起。没有悠久的建制历史,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真新人以励精图治、勇攀高峰的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抢抓机遇,快速发展。
真新街道秉持百业并举,筚路蓝缕之理念,积极承担十余万市民的勤谨之德,发扬“精益求进,真新真行”的精神,和着城市化建设的铿锵号角,踏着改革开放的节拍,以做实社会治理,做精社区管理,做优人文环境为己任。从阡陌到城市,再走向“十万真新居民共享小康的新家园”,23年来,这里谱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篇章,焕发着勃勃生机。
真新街道“大联勤”城市管理模式不断升级
金沙公园
精练“绣花”功夫,创新社会治理
近年来,真新街道聚焦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聚焦做实“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三大基本职能,瞄准“城市化地区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样板、礼尚文明的现代化新社区、十万真新居民共享小康的新家园”三大发展主题,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向更高效能转变、城市建设向更高品质发展、民生服务向更高标准改善、自身建设向更高要求迈进,勠力同心迈向真新发展新征程。
真新街道地处嘉定区东南端,紧邻市中心城区,是一个大型人口导入区域。说起真新,人们往往能想到一些闻名沪上的大市场:江桥蔬菜批发市场、上海市轻纺市场、东方汽配城……这些市场里,每天人流量多达20余万人次,单单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就有数千个摊位。这些市场给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为地区经济发展做了贡献,但当地居民也有了不少“幸福的烦恼”。
为有效解决区域发展瓶颈问题,街道坚持从党建引领社会建设入手,搭建“五区一会”区域化党建平台,即行政区党建联盟、社区党建联盟、校区党建联盟、商区党建联盟、园区党建联盟和党建峰会制度,促成社区、商区等党组织结对,共建共管,进一步发挥党建品牌辐射功能。
有了区域化党建的机制,如何让工作落到实处?“项目化”是重要途径。“平价蔬菜进社区”等项目化结对品牌均已运作多年,项目由区域内单位结合自身条件认领服务、认筹资金,项目内容均和民生息息相关,比如由真新街道社区服务办和上海东方汽配城实施的“关爱失独家庭”项目、由真新街道社区自治办和上海市轻纺集团有限公司等实施的“老人助餐点服务”项目等……区域化党建“神经链”逐步形成,区域单位共享资源、共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也越来越强。
“五区一会”机制推出以来,全街道近50家党组织通过区域党建联建,在各方面释放了巨大的活力。机关党员组建医疗巡诊、群文艺术、就业促进、安全防范、阳光救助“五送”服务队,主动送服务进社区;真新幼儿园党员职工主动在轻纺市场、东方汽配城等商区设立幼教点,满足商户学龄前儿童的早教需求;双河社区党员积极组建矛盾调解、物业管理等4支服务队,维护社区安宁;铜川社区党员合力解决油烟扰民难题……资源共享了,问题解决了,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加深了。铜川社区居民吴婉霞说,如今外来商户们把门前公共区域打扫得干干净净,包装垃圾都能及时集中处理。“以前很多人只顾赚钱,小区里的事不过问,现在不少租住在此的商户也开始关心社区建设、参与社区活动,不再把小区只当作仓库和睡觉的地方,而是把这里当成家了。”
真新街道还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社区共营,建设社区事务的“熟识地”、家园生活的“熟人圈”、社会责任的“熟络地”。在鼎秀社区,社区探索打造可拆解、可组合“鼎治空间”,将居委办公场所与公共生活场所衔接,叠加书屋、咖啡厅、议事亭、儿童游乐园等休闲设施,把居民“请进来”从而带动社区自治。像这样根据社区特点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社区生活共同体,在真新街道还不少。虬江社区将广场荒地建成“爱心花园”,成为生态一角;清峪社区改造一楼空间,建成“绿光大堂”;新郁社区、金沙社区搭建“心愿亭”“爱心亭”,为居民交流提供便利……这些社区生活共同体,通过对社区空间的生活化改造,逐步改善小存量空间的环境品质,构建了一个个与居民诉求相应、与区域资源相通、与社区特点相融的社区自治平台,将党建引领嵌入居民生活领域、将社区治理的权力赋予全体百姓、将社区服务做到百姓家门口,共同助力社区共营,带动自治和共治。
与此同时,街道还打通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精炼“绣花”功夫,着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真新”。作为“大联勤”的发源地,真新街道城市综合管理模式不断升级。1.0版联合勤务注重社会矛盾源头治理,2.0版融入信息化科学精准织密联勤网,3.0版开启“联治”“勤管”“大门责”模式,确保了城市安全平稳有序,城市管理精准施策,环境整治成效显著,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绘制美好蓝图,提升城市品质
从最初5000人口的乡村,到如今拥有13万常住人口的城市,随着土地资源的使用趋于极限,真新街道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已势在必行。如何提升城市品质,让老百姓们的生活更美好?真新街道以修订“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先导,绘制了一幅今后十年的美好蓝图。
推动城市更新,是蓝图中不可或缺一环。近年来,真新街道全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拆违建绿、清淤治水,修复生态。同时,不断优化曹安路、祁连山南路等主干道绿化布局,相继建成金沙公园、双河绿地、嘉美绿地、恩德公园等,以打造宜居环境。不仅如此,街道还聚焦“城市更新+特色创建”,推进“两片一带三站”城市功能分区联动发展。具体以沪宁高速为界,分片推进社区更新改造,例如新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整体提升市民就医及文化活动、社区生活环境;全面推进各具特色的“社区微更新”,逐步改善小存量空间的环境品质等。
做优精品产业,引领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不断更新的有力支撑。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市场为龙头、以房产为重点、以服务居民为前提,以轻纺市场、蔬菜批发、粮食交易、汽配城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格局基本形成;21世纪初,随着曹安商贸城启动,易初莲花、好美家、大润发、永乐电器等商业零售红红火火,威隆大厦、兆地商务楼、利金国际、福瑞大厦等商务楼宇纷纷崛起;近十年来,3131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成,智耀谷、上海团购网、驴妈妈旅游网、九九维康、齐家网、百秀电子、小红书等30余家知名企业的入驻,让真新街道的产业经济,从大型专业市场逐步转向楼宇经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目前,真新街道正聚焦“打造高端制造业、发展中高端服务业”。在积极对接金沙江支路航空产业园规划,打造“西浜码头苏河源,嘉南智谷第一湾”的同时,以曹安路商贸带专业市场二次转型为重心,推进江批缤纷菜市场项目,建设最具人气的精品特色商业;以轻纺市场升级改造为契机,引导并盘活市场存量资源,向“双创”和生活服务业转型,逐步形成中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群,辐射长三角城市群。
美好蓝图中,也少不了民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全市通办”的基层延伸,街道在社区设立“马上办——替你做”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点,对市民群众的办事需求和意见建议实现“首问负责、马上办理、一办到底”。首批提供7项业务直接办理,74项事务全程代办服务,并向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提供“一次也不跑”社区事务全程代办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群众,提高市民的获得感。
同时,真新街道还大力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让市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多年来,街道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成立教育集团,实施教育“品牌高地”战略,让学生享受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创新思维DI、戏曲等一批特色教育覆盖辖区所有中小幼学校;并且着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级,辖区家庭医生已全面普及,新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也即将破土动工;注重公共文化的推广,我嘉书房高端大气,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全面覆盖,群众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完善路网体系建设,沪宁高速、312国道、外环线、中环线,轨道交通13号线及规划建设的14号线以及数十条公交线在此形成了立体交通网;推进困难群体社会保障全覆盖,智能为老服务进一步普及,积极培育社会公益组织,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发展新格局……
“改革开放40年,真新街道成立23年以来,我们从‘阡陌桑田’变身‘高速发展的经济特区’,又走向‘共享小康的新家园’,始终秉持‘精益求进,真新真行’的精神理念,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敢谋新局的胆识、敢于担当的作风,融入新时代、激荡新气象、展现新作为”。真新街道党工委书记桑健明说,今天的真新街道,正经历着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转型的阵痛,十余万真新人有信心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化作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生动现实,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打造“社会治理新样板、礼尚文明新社区、共享小康新家园”而不懈奋斗!
来源:《嘉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