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擦亮金字招牌,嘉定越来越美

日期:2019年2月2日 17:02: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嘉定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区已经一年有余,但全国文明城区建设的步伐却从未停止。

创城的目的不是为了一块牌子,其落脚点还在于为群众谋福祉,提升大家对城市的满意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国文明城区建设永远在路上。一年多来,嘉定扎实推进创城长效建设,把全国文明城区的牌子擦得越来越亮。

af8fbb764a2442f7a0adf6485539fcd3.jpg

小横沥

0479d3e04f7f419b99a45a84d179f710.jpg

上海汽车博览公园

3b331504b5b24e55b39ae7f5a801626d.jpg

南翔檀园

44cdbcffeaf94448bbd392c325016843.jpg

曹王西巷村“荷韵清莲”庭院

 

“美丽系列”: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嘉定的多数农村,正变得诗情画意起来。

走进徐行镇曹王西巷村,农宅乡舍处处景色宜人。这两年,徐行大力推进违法建筑拆除和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将无违建居村创建和美丽村落建设有机结合。曹王西巷村就是一个很好的样本。

曹王西巷村不但对路面进行了硬化,还修葺了景观花坛,加设了供市民休息的长椅。整洁度和舒适性提升的同时,村落的颜值也越来越高。曹王西巷村以风筝、草编、武术、蒸糕4项国家级、区级非遗为创作素材,绘成创意墙绘,传播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吴越文化。

“美丽村落”里自然少不了“美丽庭院”。曹王西巷村打造的“荷韵清莲”、“和乐乡情”、“和美传家”3个“美丽庭院”各具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农村里的瓦缸、砖石,经过村民的精巧设计,成了布置庭院的花具器皿,种上了各种水生植物,颇有韵味。

开展“美丽系列”创城示范点打造行动,是嘉定积极对接上海市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的创新之举,包括“美丽路段(街巷)”、“美丽公园(广场、绿地)”、“美丽河道”、“美丽小区(楼道)”、“美丽庭院”、“美丽公厕”、“美丽村落”等“美丽系列”。

何谓“美丽”,口说无凭。为了有据可依,区文明办制定了“美丽系列”创建标准,还编成了顺口溜,旨在推动工作从注重达标向注重内涵延伸,从建成区整治向城郊接合部与农村地区延伸,从外部推动向内生驱动延伸,从“整洁”向“美丽”升级。比如“美丽公园”的标准是:一枝一叶,鸟语花香,一步一景,世外桃源;“美丽河道”的标准是:河水清清,岸面净净,亭台石桥,绿树掩映。据区文明办介绍,下一步将在全区评选100个“美丽系列”样板点并挂牌,形成示范效应。

“美丽系列”虽有标准,但绝不是“一张面孔”。比如在安亭,动迁小区沁乐社区打造美丽小区,为了让村民可以一解乡愁和聊聊家常,将棋牌室改造成农具博物馆,底楼公共空间摇身一变成了“会客厅”;玉兰第二社区推出“一米阳台”项目,向居民发放花草种子和肥料,鼓励他们在阳台上种植花草;新源社区的“安居乐源”三道门项目,大大提升了小区治安水平。

厕所是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区卫计委、区绿容局和区水务局联合开展嘉定区“厕所革命”现状调研,发布调研报告,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全区开展“美丽公厕”示范点创建工作。“这些年,农村厕所的条件大为改善。”调研组成员周贵珍说。

在嘉定,还有一个被评为2018年上海市“最美公厕”之一的南翔智地公厕。这个占地面积114平方米的公厕特别之处在于设有第三卫生间,内含宝宝椅、大小马桶、多功能婴儿护理台等。如厕间和母婴间墙面上绘制的“南翔十八景”,体现了不一样的人文气息。公厕每天保洁时长达到16小时以上,实行“跟踪式清洁”,还为市民提供沙发、便民服务箱、充电器、紧急呼叫器等多种服务设施。

 

专题调研:从“望闻问”到“落实处”

都说“抢车位”是上班族回家后的第一大事,但是在嘉定工业区清水颐园小区这不再是个问题。这要归功于“后创城时代”的工作长效机制。

《增划小区停车位,破解小区停车难题》课题的实施,让清水颐园小区居民颇为受益。针对小区停车难的问题,该小区由业委会牵头,物业公司配合,建设了双层升降式立体停车库。业主众筹的建设资金可以抵扣5年内的停车费,建成后的管理费用、电费以及维护保养费,从公共收益里支出。5年维保期满后,由立体停车库建设单位移交小区全体业主,纳入地面停车位统一管理。社区居民傅易盛说:“在狭小空间里凭空多出十几个车位,这种创新方式值得赞许。其它老小区可以借鉴。”

为推进创城长效建设,嘉定推出《以环卫清扫精细度提升城市美誉度》《治理楼道堆物,化解居民小区安全风险》《文明城区长效管理工作问责办法》等11项课题,每项课题都明确了牵头和责任部门。现如今,所有课题都已结题,为相关制度构建提供了参考。

 

测评督查:让顽疾不再“返潮”

要实现创城的长效建设,离不开测评督查工作。

创城成功后,区文明办继续通过常态测评督查,提高长效管理水平,同时继续组织市民巡访团、创城办工作人员对地铁车站、商业广场、工业园区等地开展常态化督查,还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清理道路堆积垃圾、高速公路上下匝道口黑广告和绿化带垃圾的行动,在农村地区开展第四轮共3144个农村“靶点”的督查。在一系列测评督查工作的推动下,一些顽症得到根治。

在南翔镇永乐村的翔乐路上,曾经集中了100多家店铺,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村民的生活需求,但带来了占道经营等问题。永乐村想办法,破难题,大力开展整治,向无证无照经营的商户发放《告知书》和《整改通知书》,并联合镇相关部门进行了3次专项整治。随后,村两委班子成员分成三组,各自带队约谈商户,并将所有店铺的面积、赔偿金额进行公示。两个月后,100余家店铺全部拆除。如今走在翔乐路上,整洁的路面、规整的绿化和修缮一新的墙面,让人眼前一亮。焕然一新的永乐村还获评了全国文明村。

测评督查不仅紧盯“老大难”问题,更关注城市管理中容易忽视的细节。江桥镇市民巡访团在检查时发现,乱晾晒、乱堆物、乱停车等现象在华江一村较普遍。巡访团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后,嘉城社区联合城管和物业对华江一村进行了全面整改,显著的变化让巡访团成员、居民颇为欣喜。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巡访团的不定期暗访,既查缺补漏,也助推长效管理。

江桥多次对“靶点”问题进行回头看。目前,江桥镇各个小区的环境大幅改善:室外公共部位的乱堆物,物业能够及时清理;公共部位的黑广告在反复整治下,基本不再“返潮”。江桥镇市民巡访团团长毛关明说:“巡访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基层组织治理水平的提升,通过反复检查,加强基层对同一问题、同类问题的重视度,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实现常态长效管理。”

来源:《嘉定报》记者 陆晓峰 李华成 王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