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嘉定有座上海最美污水处理厂

日期:2019年2月12日 14:07: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这两年,嘉定多了不少公认的“最美”地标,公众熟知的是“最美图书馆”嘉定图书馆和“最美公厕”南翔智地公厕,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这座公园式的污水处理厂鲜为人知。要论颜值,这座华东地区首座全地埋式再生水厂说是目前上海最美的污水处理厂,一点都不为过。 

污水处理厂这样典型的邻避项目,虽是城市必需,却向来颇受项目周边民众质疑,如何化弊为利是一道考验城市管理者的难题。敢为人先的嘉定,通过PPP模式引来国内最顶尖的专业团队,打造出一座公园式的污水处理厂,“邻避效应”迎刃而解。

418813523dc748f1bc0cf13591ee55c5.jpg

①公园式的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是华东地区首座全地埋式再生水厂。

5f0d2db0c048438180172f7d7eeae3da.jpg

②处于地下的污水处理厂核心区域,干净整洁且基本没有异味。

6517ed77c19c4eff8a5087e488a3119d.jpg

③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采用全自动化的处理工艺。

 

“藏身”都市,创多个“第一”

上海的冬日,时晴时雨,这让来自东北的崔小姐很不适应。1月最后一个周日,趁着难得的好天气,她带着孩子来到住处附近的一个亲水公园,这里不仅绿意盎然、流水潺潺,还有孩子喜爱的游乐项目。崔小姐所不知的是,她脚底下是一座下沉式再生水厂,集上海甚至全国多个“第一”于一身——上海第一个、全国首批PPP示范项目,华东地区首座全地埋式再生水厂,全国首座“清水砼”下沉式再生水厂,出水水质标准为目前上海最高。

位于顺丰路科盛路路口的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占地11.32公顷,日处理总规模达15万吨,总服务人口为39.7万人,服务面积达36.1平方公里,覆盖南翔新老镇区的8个社区。

何谓下沉式再生水厂?通俗地说,就是设在地下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项目是维持城市运转的“标配”,但投入运行后可能会给周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当地居民对这类项目总抱有厌恶情绪。所谓邻避效应,说的就是这种“建可以,但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如何把“负资产”转化为“正资产”,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是嘉定的一个试水之举,目标是“打造成跨时代精品工程”“21世纪污水处理的典范”。

能够称得上再生水厂,绝不是换个说法那么简单。负责运营的中国水环境集团的嘉定公司总经理助理毛瑞介绍,目前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为一级A,而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的主要出水指标达到高于一级A的地表水Ⅳ类标准,除了部分出水用于中水回用,其余高品质出水用作蕴藻浜河道补水。在这两年花大力气治河的嘉定,将处理好的污水直接作为河道生态补水,可见出水标准之高。

不仅出水标准高,绿色环保还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污泥采用离心浓缩脱水加低温风冷干化工艺处理,处理后污泥含水率仅有30%,可运往垃圾焚烧厂用以焚烧发电;又比如,除臭采用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后尾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再比如,利用尾水回收热量,用至厂区的办公楼、科普馆甚至周边建筑,与常规中央空调系统及燃气锅炉系统相比,节约电耗15%左右。

为解决邻避项目难题,下沉式的设计让整个厂区都“藏”了起来。早在上世纪30年代,欧洲就已有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目前,全球已有十多个国家建有地下污水处理厂共200余座,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毛瑞作了一个比喻,这就好像把污水厂建在一个封闭的箱子里,然后把整个箱体埋到地下,彻底消除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日处理3万吨生活污水

眼下,每天有3万吨居民生活污水经地下管道流入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在这里接受一体化改良型AAO(厌氧-缺氧-好氧法)技术全方位处理。

沿着入口进入地下的污水处理空间,一个大型加工车间映入眼帘,这就是整个污水处理厂的核心区域,干净整洁且基本没有异味。

工作人员介绍道,污水从地下管道进入厂区后首先会在预处理区进行物理处理,通过粗、细格栅池和曝气沉砂池将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和沉淀,“整个过程用时大约24小时,水中的颗粒物能大幅减少。”

由于运行没多久,突发情况偶尔发生。比如,去年12月底每天进厂的污水量为2万吨,今年元旦骤增至3万吨,且污水的杂质浓度很不稳定。此时污水必须进行应急沉淀,以降低后续处理负荷。当污水变得稍显清澈之时,就将进入下一阶段——有机物分解。工作人员说,生化池中提前放有培养好的微生物,污水到来时,意味着给微生物送来了大量“口粮”,微生物“吃好喝好”后,污水里大量有机物得到有效分解。

如何让污水摘掉“臭水”的“帽子”,靠的是一整套先进的除臭系统。污水池顶部都有一根方型管道,用来抽取臭气,然后送到除臭设备中。与此同时,水池底部还有一根管道不断为污水输送氧气。污水在二沉池经过进一步沉淀后,粘稠的污泥沉淀在池底,初步实现泥水分离。进入高效沉淀池后,水里的杂质则会絮凝起来。

经过过滤、除臭、沉淀等环节处理后的水,粗看与河水没什么两样。事实上,此时水中仍含有大量有害菌,如果直接排入河道,将对水体造成污染,因此还需进行紫外线消毒。记者在现场看到,紫外消毒池中垂直插入着十多组紫外灯管,这些灯管的作用就是杀灭水中的细菌。至此,污水算是真正处理完毕。“根据设计,每天将有1万吨处理后的污水用来灌溉园区绿化,其余的水需要进一步检测,确认各项指标合格后排入蕴藻浜中。”工作人员说。

 

不仅引资,更为引智

作为五六百个项目中脱颖而出的全国首批PPP示范项目、上海首例PPP项目,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承担着嘉定打造样板工程的使命。

所谓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运营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出矛盾,就是政府财政资金短期大规模投入与长期可持续稳定增长之间的矛盾,地方政府引入社会资金可以减轻政府短期财政负担。数据显示,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总投资约14亿元,30%为自有资金(含市级补贴资金34737万元),70%为社会资本。后期运营费用将以绩效付费,通过污水处理费及投资补助的形式给到运营方。

对财政状况良好的嘉定来说,采用PPP模式,关键不在于引资,更重要的是引智。说白了就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通过机制的改变来提高公共产品的服务效率。在“鲶鱼效应”刺激下,嘉定原有的污水处理厂必然会有危机感,从而提升其运营水平。

这与国家推广PPP模式的初衷完全吻合:PPP模式不是单纯地解决融资问题,而是要推动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和资源,提升管理能力,促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对于地方政府来说,PPP模式覆盖了从工程外包到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是管理创新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有益尝试。

通过公开招标与嘉定“牵手”的中国水环境集团,是区领导组织相关部门深入考察后的慎重选择。中国水环境集团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的下沉式污水处理厂,遍布全国各地,日处理量超过260万吨,规模居亚洲之首。

中国水环境集团华东区域总经理褚武越表示,相较于采用传统方案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除了技术领先和环境友好之外,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下沉式污水处理厂节约了大量土地。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采用了“空间折叠”的形式,绿化层、操作层、处理层各处一层,地下箱体式的设计也省去了传统污水处理厂需要的200米—300米的卫生防护地带。“总体算下来,节约近一半土地。”褚武越说。下沉式污水处理厂将厂区建于地下,地面空间用于建设休闲公园和科普基地,使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是城市中心城区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创新的发展方向。嘉定在上海地区敢为人先,其示范效应不言而喻。

来源:《嘉定报》记者 陆晓峰 冉涛/文 记者 秦逸超 冉涛/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