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曾代表着工业文明之美,但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和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诸多老厂房的辉煌,被定格在过往,但它们并未退出历史舞台。
位于南翔镇的南翔智地,全称为上海南翔智地企业总部园,是由原上海机床电器厂、上海东风制药厂、上海申兴制药厂和上海永红煤矿机械厂等老厂房重新改建而成,总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1663.5亩),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改建时,既保留了原有老厂房的外立面风格,又增加了空间感和设计感,使得园区内的建筑群样式各异,文艺气息扑面而来。
经过十余年发展,如今的南翔智地,已有入驻企业18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拥有2个市级孵化器以及10多个各类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企业高度集聚。与此同时,园区配套功能的不断完善,让园区的服务能级持续升级,在惠及企业与职工的同时,也为周边市民提供了娱乐休闲学习的新空间。老厂房已然实现“蝶变”,焕发出新的生机。
记者 张志斌 文/摄
做好产业发展“助推器”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各类产业成长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南翔智地在盘活存量的同时,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着力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园区经济密度。目前,园区已基本形成智能制造、文化创意和精准医疗三大产业集群,且创新创业企业高度集聚。
这几天,入驻园区的云检医学集团迎来好消息:继在美国投入临床测试之后,集团自主研发的“癌症精准诊断及用药指导”项目,即将在国内投入临床测试。该项目通过多组医学检测,能够从人体基因、蛋白、代谢产物等多层面获取更为全面的生物信息,从而提升癌症患者诊疗用药的准确性。由于国内市场还无此类产品,项目产业化前景被普遍看好。
一直以来,南翔智地都十分关注和支持精准医疗产业的发展。去年,在开辟专区的基础上,园区还与复旦大学合作,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以此筑巢引凤。
据悉,精准医学产业园一期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除办公用房外,还建有标准化实验室、会议和培训中心、接待和展示中心等综合配套设施。投用后短短半年,已有“云检集团”“复诺健”“易对医”等38家企业先后入驻,形成了从精准预防、精准诊断到精准治疗的完整产业链条。根据规划,产业园力争在3年内引进200个优质项目,5年内实现产值100亿元,未来还将建设临床医院、人才公寓、生产基地等配套设施,并将另辟一个300亩的产业生产基地,打造精准医学产业新高地。
从刚成立时的生产性服务业,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期聚焦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再到如今的智能制造和精准医疗产业,南翔智地顺势而为,并专注于打造“科技50”创新创业平台,选拔、孵化、培育创新项目,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去年举行的第十届“科技50”创业大赛上,由上海氘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艳君及其团队带来的创业项目“病源微生物的快速鉴定”,获得了冠军。除300万元的冠军融资奖励,园区还为团队提供办公用房,并减免2年租金。企业因此得到快速发展。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医疗设备“单细胞细菌鉴定药敏仪”已投入市场,首批订单50台,每台售价在100至300万元之间。罗艳君笑着说:“创业大赛上夺魁,使得我们得以尽快融资,有精力和资金尽早将样机研发出来。”
今年5月,平台还在创业大赛的基础上,叠加了“智能制造加速营”活动,为50强参赛团队集中提供创业指导,对接商业伙伴、投资机构、地方政府等要素资源,促进项目合作和转化。
创立6年来,“科技50”创新创业平台每年举办两季比赛,已累计开展路演及各类双创活动500余场,服务科创企业5000余家,实现股权、债券融资额近10亿元。
除此之外,南翔智地还有市级孵化器2个和各类众创空间10多个,并拥有长期合作的创业银行、投资基金等金融服务平台。未来,还将依托长三角离岸创新联盟,以产业项目为引领,实现人才技术资本的跨区域共享,助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成为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
不久前,在南翔智地,一份停电通知引发了一次服务升级。
园区8号楼,楼高4层,共有20多家企业入驻办公。原来,像停电、停水这类的通知,都是物业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发放纸质版,一接一收间,难免会出现错漏或遗失的情况。前些天,就因为没有收到停电通知,一家企业当天的工作计划被打乱。“刚好这段时间有个项目比较急,要赶进度,突然停电导致公司运转几乎瘫痪。”企业负责人朱女士说。
得知情况后,园区立即作出改进:一周时间内就制作好信息栏,设置在公共区域墙面上。除物业通知、便民信息和园区宣传等内容外,信息栏上还公布了24小时服务热线、维修热线、园区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等。“如错过了物业的通知,也能够在这个信息栏上看到所有动态信息,很方便。”某企业负责人倪先生说。
这样的服务升级,不是个例。近年来,南翔智地在服务上精益求精,努力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园区副总经理归鸿武表示:“无论在硬件服务的硬实力方面,还是人才政策配套支持的软实力方面,我们都将全力为企业做好服务,努力成为真正的金牌‘店小二’。”
要做好服务,摸清企业需求,实现精准对接很重要。
去年,在经过逐一上门走访、排摸后,园区的电梯安装方案正式确定。原来,由于改建自老厂房,园区办公楼普遍没有电梯,这给不少企业造成不便。“之前,我们有个约500公斤重的设备,在楼下放了两个多月,最后只好雇了6个人,费了大力气,才把它搬到三楼。”上海橡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夏先生说。今年初,园区8号楼和20号楼由原停运货梯改建成的新电梯投入使用,让这两栋楼里遇到过类似问题的企业松了一口气:“再有新设备,再也不用犯愁了。”
只有不断提高服务效能,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去年,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开园,上海复诺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首批入驻企业。在明确落户意向后,除设专人协助企业准备相关材料外,南翔智地还联系了市场监管部门、开户银行等单位,通过模拟办证流程,实现了更高效率的服务。“我们只要负责提供材料,其它由园区工作人员完成。我只花了半个下午的时间来做身份认证,第二天就拿到营业执照了。”企业法人代表黄鸿伟对此点赞:“这个速度远超我的想象!”半年多来,产业园一期A区办公楼已全部启用,入驻企业达38家,一期B区招商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为给服务提速,园区还构建了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建立大客户档案库,通过微信公众号线上问答与线下专人定期走访,发现问题及时对接“派单”,并形成后续跟踪服务机制,实行“一条龙私人订制”综合服务,提升企业满意度。
打造市民活动的“第三空间”
加快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既要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也要想办法留住人才,助推企业发展壮大。近年来,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南翔智地还想方设法完善园区功能配套,为企业职工和周边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8月初,在南翔智地党群服务站内,一堂芳香瑜伽课受到了园区职工特别是白领女性的欢迎。一周两节课,每课45分钟,由专业老师授课,课后还有理疗师为学员按摩放松。学员沈女士表示:“下班过来上课很方便。”
作为园区企业职工的活动阵地,2017年,南翔智地党群服务站揭牌,约3000平方米的空间内,设有咖啡吧、会议室、展览展示空间等众多功能区域,对外开放的各类服务项目已超过250个。
在做好日常管理的同时,服务站还成立了调研小组,定期深入园区企业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每半年调整一次服务项目。今年下半年,站内就新增了芳香瑜伽、尤克里里、塔罗牌3个项目。“由于场地有限,我们还增加了一些园区外的拓展类项目,与社会组织合作,让服务对象享受更多、更优质的资源。”南翔智地群团服务站站长宋妮娜介绍。今年上半年,服务站共承接开展各类活动、会议、参观共计459场次,服务人次约11609人。
近年来,园区还先后建成了翔立方文化体育综合体、党群服务站、“我嘉书房”等配套设施。与“我嘉书房”相邻而建的翔艺术馆也在改造升级中,未来将成为一个集展示、互动体验、艺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创空间。
随着配套设施功能的提升,园区将服务对象从企业员工拓展到周边市民。在翔立方文化体育综合体,餐厅、电影院、羽毛球馆等一应俱全,每个周末都人气十足。家住南翔镇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每个周末,我都会带小朋友过来玩。除家和单位外,这里已然成为我活动的‘第三空间’。”
项目多了,人气足了,对园区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接下来,园区将坚持党建引领,以市民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提高企业职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以此凝聚人心,助力产业发展。
南翔智地专注于打造“科技50”创新创业平台,每年举办两季比赛,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南翔智地党群服务站
来源:《嘉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