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嘉定:让老有所养更有“优养”

日期:2019年10月31日 09:20:59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养老服务是一项最基本的民生服务保障,为了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嘉定区坚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从“城市社区”和“涉农镇”两个方面入手,围绕需求精准供给、整合资源多元参与、因地制宜开拓创新,聚焦养老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保障政策支撑,统筹养老服务领域“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和“质量民生”,织密养老设施全覆盖网络,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区养老工作朝着“增量、增能、增效”的目标前进。

 记者 俞超/文

c02befe60b6d41faa45975788f3dad2f.jpg

紧邻南翔镇东园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的“康养社”医养服务综合体,由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管并派遣医生常驻,设有全科、家医工作室、中医科、治疗室等,为签约老人提供全科医疗、社区护理、预防保健等服务。

e7117b7953044a01ab875a3e2540754d.jpg

嘉定新城(马陆镇)大裕村新建的老年活动室,设有阅览室、棋牌室、图书室、影音室、健身区共五大区域,能满足周边村民组老人的休闲、娱乐、锻炼需求。


社区嵌入式养老:家门口的小幸福

“风展红旗露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在南翔镇前不久启用的东园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内,签约老年人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分组开展做健康操、唱红色歌曲、做蛋糕等活动。

东园社区居民华仙娣是中心签约入驻的老人之一,每次中心举办活动,她总喜欢站在最前面,热情、乐观的她总乐于和其他老年朋友一起分享活动中的喜悦。“每个星期,中心都会为我们测血糖、量血压,组织大家唱唱歌、做做理疗,还能免费剪头发,还有两个月一次的做蛋糕活动,每天都很充实,过得非常开心。”面对记者的采访,华仙娣在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后,她身边的老人们不自觉地鼓起掌来,在老人们看来,中心不仅仅只是一个活动的场所,更像一个温暖的家。

据了解,东园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以社区为载体,把生活照料和医疗康复相融合,促进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相结合。中心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由专业社会组织参与运营,针对失能失智老人及其他生活自理困难的高龄、独居老人,提供事务咨询、助餐助浴、生活照料、专业照护等照料服务。而让老人们感觉最舒心和方便的是,紧邻着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的是建筑面积为350平方米、名为“康养社”的医养服务综合体。“康养社”由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管并派遣医生常驻,设有全科、家医工作室、中医科、治疗室等,为签约老人提供全科医疗、社区护理、预防保健等服务。

“赵阿婆,你上次预订的治疗糖尿病的药,昨天到货了,过一会可以到药房去取。”在全科门诊,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吕鹏叮嘱居民赵慧明,不要忘记取前段时间专门为她到上级医院预订的药品。吕鹏介绍说,不少社区里的老年人都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配药、定时检查,“在‘康养社’,老年人不仅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还能提供慢性病长处方、延伸处方、家庭病床等相关服务,免去老人之前在家与大医院之间的来回奔波之苦。”

“中心将辐射多个社区,服务更多有多方面、多层次需求的老年人。”南翔镇副镇长余群表示,目前,南翔已经建成了1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3家日间照护中心、1家长者照护之家。未来,希望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能够进一步扩大服务效应,打造更完善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对于多数老年人来说,都希望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扩大健康生活的“朋友圈”。为此,嘉定一直致力于推动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就餐服务、养老护理、居家养老等方面持续发力,基本建成了“医养护保”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让辖区老年人享受全面、全程、公平、公正的老年健康服务。

至2018年底,全区共有养老服务机构32家、床位9771张,位居全市前列。2013年以来,新增老年护理床位1364张,新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397张、认知症床位132张。同时,全区25家养老院中,内设医疗机构的有12家,邻近设置的有9家,其余4家养老机构与属地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至2018年底,全区共有老年人日间照料机构25家、助餐点24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296个,实现街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今后,嘉定将根据近日出台的《嘉定区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年-2022年)》的相关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养老顾问服务,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同时继续强化养老服务行业综合监管,实施养老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激励褒扬机制等,力争到2022年,全区养老床位达到户籍老年人口的4.5%,老年护理床位达到户籍老年人口的2%,15分钟养老服务圈功能完善且均衡可及。


农村互助式养老:不离乡土增强获得感

在逐步完善城市社区嵌入式为老服务设施的同时,如何推动涉农镇养老服务设施均衡布局,加强农村薄弱养老机构和养老设施的改造,也是嘉定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之一。

怎样才能解决好农村地区养老设施落地问题呢?区民政局副局长刘浩表示,嘉定将继续做深做透农村地区“互助式”养老服务品牌,更好地盘活用好存量资源、闲置资源,发挥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贴近服务对象、贴近服务现场的优势,积极拓展养老服务功能。今年底前,嘉定将力争实现村级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全覆盖,同时不断拓展养老服务功能。

“以前很少会来,房子小,活动也没啥。”在嘉定新城(马陆镇)大裕村新建的老年活动室内,赵阿婆告诉记者,如今新的老年活动室投入使用后,她成了这里的常客,“侬晓得伐?吾伲天天跑到这里来白相,清爽、适意!”话语间,赵阿婆满是喜悦之情。

原来,嘉定新城(马陆镇)大裕村党总支在调研走访中发现,该村老年人比例偏高,原老年活动室面积小、设施少,无法满足老年人日常活动需求。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村党总支整合村集体财产资源,利用闲置仓库翻建了新的老年活动室。

新的老年活动室设有阅览室、棋牌室、图书室、影音室、健身区共五大区域,能满足周边村民组老人的休闲、娱乐、锻炼需求。村民赵阿婆是独居老人,平日里晚辈都不在身边,过去也会发愁自己的养老问题,如今她却对现在的生活状况很满意:“听说以后还会有更多服务,就在村里养老,乡里乡亲的,讲话也讲得拢。”

另一位村民葛春华也表示:“新的老年活动室比以前大多了,原来只有两个小房间,现在适意多了。我天天都和老朋友过来锻炼身体、读读报纸,日子过得有劲多了。”

大裕村村委会工作人员胡晓萍介绍,目前,活动室开放时间为9:30-15:30,下阶段村委会将安排年轻志愿者值班,负责场所维护及老人活动安全等事宜,并采用轮岗制,保证活动室在开放时段时时有人。此外,还将根据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逐步把老年人送餐服务、健康诊疗服务等引入到活动室内,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生活中的小事、难事。

和嘉定新城(马陆镇)一样,嘉定工业区也在着力推进2.0版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的建设。嘉定工业区结合组务工作站、“同心园自治项目”“同心园大客厅”等载体,不断探索丰富老年活动室的内容、扩大使用功能,使之成为集情绪疏导、老年教育、便民服务、医疗卫生、纠纷调解、政策法律咨询、老年团体活动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室。

福蕴社区的“能人集市”、裕民社区的“开心花园”、虬桥村的“全民健身”、娄塘社区的“食娄塘”等活动室,在取名之前,相关部门都会积极上门采纳村居委及居民意见与建议,因地制宜创建“一室一亮点”,打响特色品牌。每次,老人们三五结伴来到这里,都倍感亲切。

在这些老年活动室内,老年人还能经常看到锡剧表演者王琴秋、书画爱好者王勤华等一批草根明星的精彩演出,还有剪纸制作、布艺拼贴等手工艺的展示和教授。每次,活动室内总是热闹非凡,欢快的音乐和老人们爽朗的笑声,让路过活动室外面的人们羡慕不已。“老年人只要身体健康、生活开心,我们作为晚辈工作起来也更顺心。”看着父母退休后老有所乐,裕民社区居民周平十分满意。

未来,嘉定工业区还将组建一支涵盖舞蹈、戏曲、手工、民乐等为主的嘉定工业区老龄文艺传播队伍,通过针对老年学员下沉式教学,以点带面推动服务项目下沉,扩大覆盖面,同时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


来源:《嘉定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