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嘉定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主办,邀请区内8家委局、12个街镇负责人,推出的“我爱我嘉”民生系列访谈,聚焦民生关切,共议民生话题,汇集民意民智,共话城市发展。今天上午10点,菊园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汤艳,与嘉融媒主持人秦品洁畅谈菊园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并就进一步服务民生,打造“科技菊园、品质菊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等议题,与现场市民开展互动。
“我爱我嘉”2020民生系列访谈由上海农商银行独家特约支持。
2019年,菊园新区成为嘉定区唯一入围上海市“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试点街镇,计划在三至五年内,菊园市民从家里出来,步行十分钟可达范围内,可以享受到工作生活所需的基本配套服务。“希望打造的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社区生活圈,也是菊园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具体体现。”汤艳在访谈中表示。
启动两个邻里中心建设
一座设施好、功能多、配套全的邻里中心要具备很多服务百姓的功能,汤艳在回答现场市民提问中表示,菊园新区将启动建设两个邻里中心。城北大居邻里中心位于慈竹路东侧、陈家山路南侧,占地面积7451平方米,重点突出“功能的多元化”,包含菜场、综合文化中心、卫生服务站、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超市、银行等20多项服务内容,力争最大程度地满足市民生活配套所需,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的便利。菊东地块邻里中心位于柳湖路东侧、树屏路南侧,将重点打造一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自办酒席点”和一个2000平方米左右菜场,同步再配套一些社区生活服务项目。
“我嘉餐厅”要来了
如何用“社区大厨房”来解放“你家的小厨房”?汤艳表示,继”我嘉书房”“我嘉文创馆”之后,菊园的又一“我嘉”系列——“我嘉餐厅”将新鲜出炉。
“我嘉餐厅”位于菊园新区生活服务中心的一楼,建筑面积650平方米,设置厨房配餐区、老年人用餐区、公共用餐区三个区域,可容纳170人同时就餐,计划年底前建成。
“我嘉餐厅”的运营目标是要成为为老助餐的“示范点”、周边居民和白领的三餐“网红点”,以及为菊园企业商务用餐的“定制点”。这个餐厅就是老年餐的“中央厨房”,会为老人们特别制作酥软、清淡、营养的餐食;为周边企业的团餐、下午茶、半成品净菜等需求实行“私人定制”。目前,订餐小程序正在开发中。
新建”P+R”停车场
目前,轨交11号线嘉定北站周边的商业、商办以及配套的“P+R”停车场正在建设中。为了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菊园新区建设了过渡性质临时“P+R”停车库,配置车位约150个,争取在今年年底向市民公众开放使用。此外,嘉定北站在城北路地铁入口的北侧开辟了一个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地下非机动车停放车库,今年5月已经开放使用了一半区域,停放车辆超过800辆;另外一半区域正在加紧建设,9月底前投入使用。
快马加鞭建学校
针对很多市民关心的菊园教育问题,汤艳透露,今年菊园新区1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已经在紧锣密鼓建设和筹备中。
城中路小学嘉定东校区于今年5月开工建设,学校位于菊园东部的双坪路东侧、顺宁路南侧,建筑面积19570平方米,建成后可开设30个班级。预计在明年上半年交付,9月份开学投入使用。
3所幼儿园布局合理,东、中、西部各一所,东部嘉盛幼儿园,中部是位于绿地天呈小区北侧的菊中幼儿园,西部则是城北大居幼儿园,都力争明年开工。这样均衡的分布,将便于孩子们就近入园。此外,位于永靖路以东、新成路以西、环城路以北的建设地块内,将建设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初中,目前正在进行地块扫尾等相关工作,将适时启动建设。
公交、轨交进一步优化
有观众提出如何解决慈竹路周边小区公交配套问题,汤艳告诉大家,目前菊园新区已经规划布局了西部的公交枢纽,即回城西路公交首末站。这个车站占地2000平方米,可容纳3条公交线路。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批复,预计在2022年完成建设投入使用。此外,规划中的嘉闵线的起始站就是嘉定北站,拟建的胜竹路站,位于菊园东部,将很大程度上方便菊园市民的出行。
加大电瓶车充电桩建设
为了杜绝电瓶车飞线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今年,菊园新区一方面加大电瓶车集中充电桩建设,累计已有75%的小区安装了4830个充电桩。另一方面,在旭辉锦庭等小区试点引进了一项智能化技术,在电梯内安装了“智能电动车阻车系统”——如果有居民推着电瓶车进入电梯,电梯就停止运行,并且发出提示音,提醒居民将电瓶车推出电梯,用科技手段探索解决楼道内乱停车顽症。
“我爱我嘉”2020民生系列访谈由上海农商银行独家特约支持。
作者:嘉融媒记者俞超、吴添翼,编辑:唐敏、武利荣、王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