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20多年的旧厂房,“变身”生物医疗“创新田”

日期:2020年9月27日 16:58:19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日前,上海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二期)设计方案正式敲定,预计年内启动建设。该项目拟拆除众联纸业厂区内现有建筑后,进行专业厂房定建。作为产业园(二期)的主要承载空间,该项目预计亩均产值将增长10倍,亩均税收将增长5倍。

今年以来,嘉定坚持贯彻落实“四个论英雄”(“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发展导向,持续开展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引导资源高效配置,积极盘活存量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高品质、专业化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00926124013.jpg


在宝安公路附近的一处旧厂房前,大众经济城物业部经理赵柳红告诉记者,这里原先是众联纸业的厂房,从建造到现在已近30年,原有建筑面积约19000平方米。“拆除后,准备改建医疗产业园配套的二期项目,建筑面积约34000平方米。”


微信图片_20200926124018.jpg



微信图片_20200926124021.jpg


未来,这片破旧的裙房,将迎来华丽 “转身”。“特殊的设计,就是生物污水处理池。我们已经把位置都预留出来,等企业进驻后,根据企业的工艺流程,再确定污水池的大小和位置。”赵柳红透露,该园区还将在二期项目中推进“π科林”技术空间和产业转化平台的功能建设,拟建智能化、标准化研发空间1500平方米,包含精装研发实验办公空间、10万级洁净实验室、共享仪器设备室等。

在上海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常务副总经理陈萍看来,产业园(二期)的定位要能够满足企业需求,完善嘉定落户企业规模化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在此建设了9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且有相应的可供拎包入住的共享实验室空间。在二期的规划中,我们会有更丰富的资源匹配到企业,包括定制厂房、共享会议中心、共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


微信图片_20200926124024.png


据介绍,园区一期招商已接近饱和,50余家企业均处于合规报证阶段,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9000万元,税收543万元。对于这些初创企业而言,从项目孵化到产品研发,再到规模化生产,产业园区提供的共享技术服务平台和后续产业空间,为创业团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微信图片_20200926124028.jpg


上海赛图默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将是二期项目的首批受益者。企业总经理赵明透露,该企业目前正在进行医疗器械证的审批,预计明年下半年可实现生产销售。据介绍,由赛图默飞公司研发的血液细胞形态学AI辅助诊断设备,每三分钟,就能自动读完一份血液样本,每天可完成150份,准确率在98.5%,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而传统人工检测方式下,100份血液样本监测,一般需要10个人连续工作8小时才能完成。

让赵明觉得特别“省心”的是,在上海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内,给到企业的支持可以让其专心于技术的研发。“特别是对初创企业还是比较合适的。企业从小到大,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扩大,在这里能有比较好的空间支持,研发、设计、生产在一个区域内就能完成。”赵明说。

据介绍,依托上海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一期产业集群,通过与交大、同济等高校密切形成产学研合作平台,形成具有创新产品研发、系统科技服务、高层次人才服务能力的产业集群。该园将在一期基础上逐步拓展二期,形成10万平方米的定制化健康医疗创新产业园,形成围绕高端医疗器械、医疗耗材、诊断试剂等精准医疗领域发展的产业链集群,打造西上海健康医疗产业创新港。


微信图片_20200926124033.jpg



微信图片_20200926124036.jpg


“我们相信,创新的能量是无限大的。”上海安亭健康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诚超表示,“我们未来的规划是在宝安公路沿线建设10万平米的医疗园区。未来在‘十四五’阶段,我们准备达到年产值50亿元的规模。”


6046315.jpg


作者:嘉融媒记者李华成、张晓冬,编辑:卓明霞(见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