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这张网,让嘉定越来越“聪明”

日期:2020年10月13日 14:14:56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大部分市民都进入休假模式,但在嘉定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24小时轮值,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假期期间,全区共承办市热线转派工单809件,已全部由相关街镇、职能部门受理处置;在全勤网格巡逻中,共发现、上报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问题1208件,近半数当场处置完成。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嘉定,一座看不见的数字城市正在崛起,为百姓安居乐业提供着强有力的保障。

“大联勤”由此而来

真新街道地处城郊结合部,又是外来人口导入地区,人口密度高、人口结构复杂,城市管理难度大。2008年,根据辖区实际情况,真新街道提出了联动、联治、联管的目标,这就是后来“大联勤”的雏形。

2010年,以联勤指挥中心为统筹领导,常态化综合管理加现代化技术为支撑,并联动多方社会化力量运作的大联勤1.0版在真新街道正式启动,在没有改变体制、没有增加人员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组织体系,形成了联队巡防、联动处置和联合监管的大联勤工作机制,推动了部门间相互协作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分散向整合转变,从单兵作战向联勤联动转变。

大联勤1.0版的推出,不仅在真新街道取得了成功,还在全区推广开来,嘉定区在全上海率先推行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勤机制,很多社会治理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曾经市容“重灾区”面貌明显改观,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竖起了“大拇哥”。

2010-2013年,真新街道探索建立“小联勤”工作机制2.0版本,将联勤机制向专业市场、社区延伸,把以往的“各自为政”变为“主体合一”。联勤队24小时开展街面巡查,联合整治、联合执法不再通过旧有的“会议协调”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联勤办指挥员的网络指令或电话呼叫。城管、工商、食药监等条线执法有了公安民警、联防队员的全程参与和保驾护航,帮老百姓办事也更及时高效了。

从“线”到“网”的跨越

2014年,嘉定的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这一年,结合全市积极探索和推进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嘉定区成立了联勤和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承担大联勤、城市网格化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工作职能,真新联勤指挥中心也在那一年成立了联勤网格化中心,在“大联勤”2.0的基础上丰富了功能内涵,同时筹建了数据中心和综治中心,形成了社会治理问题发现、任务派发、处置监督和结案归档的制度化规范化,大联勤升级为3.0版本。

真新辖区划分为八个网格、四个巡逻区域,由派出所民警、交警、城管队员、工商执法人员、社保队员、城管协管员混编的联勤大队,分四个分队,对应四个巡逻区域,实行四班三运转制度,使每个巡逻区域内都有联勤队员24小时动态采集信息并进行案事件处置。

由此,辖区公众安全感显著提高,地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一大批城郊结合部城市管理方面的难点热点问题及顽症得到了有效解决。拿市政部门来说,原来防汛防台工作都是单兵作战,如今联勤队员也成为防汛防台的主力军,“大联勤”模式让类似游击队的单个部门抱团成集团军,形成合力。

一张“网”织密城市管理“末梢神经”

2018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时强调:“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次年,嘉定区成立了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城运中心承担全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机制建设、统一指挥等职能,重点做实城市管理和综合治理“一张网”体系,同时和应急管理体系无缝对接,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智慧平台。

2020年4月全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工作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李强提出:要实施“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目标定位。按照市“三级平台、五级应用”基本架构要求,各街镇根据实际情况,以全勤网格为管理单元,以村居综治联勤工作站为实战载体,以街道城运中心为指挥平台,开始构筑高效、高能、高质量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街道、网格、社区(楼宇)要运用城运系统履行各自管理职能,每一级为下一级赋能,上一级帮助下一级解决共性难题,对疑难杂症进行会诊会商,共同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实行“一网统管”建设后,真新街道联勤中心采用“视频轮巡机制”将所有监控区域画面进行定时或不定时滚动播放,确保监控的全覆盖,省去了人工切换调取视频画面的繁复操作,使视频监控系统预警监测执法、管理和服务效益最大化。

“人脑+智脑”,城市运行指挥有序

无论是“联治、勤管”和全勤网格,还是现在推行的“一网统管”,最终目标是不断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实现老百姓的安居乐业。

嘉定工业区城运中心副主任张秋兰所在的嘉定工业区,这两年以城运中心的高标准来推进平台标准化、智能化建设,以“人脑+智脑”实现城市运行指挥有序。嘉定工业区城运中心领导小组根据“六个一”数据管理模式,承担常态下城市运行综合管理职责,提供应急状态下综合处置平台。中心共配置22名工作人员,其中指挥长1人、设备管理员1人、指挥员20人,负责网格化管理、12345热线服务及综合协调等, 确保平台全天候运作。

为了能确保“中心到网格、线上到线下”信息流转顺畅、协作紧密高效,中心实行“3+X”派驻模式,以公安、城管、市场监管为常态派驻部门,涉城运工作部门为动态派驻部门,推行城运指挥一体化运作,并且立足“一平台、一门户”应用,按照发现上报、统一受理、指挥派遣、处置反馈、任务核查、评价归档的“六步闭环”工作流程,实现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发现和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处置。

打通了各个环节,还需要注入新的“血液”,为“大脑”增加新的技能。嘉定工业区城运中心这两年加强数据整合和应用场景布局,着力科技赋能,正打造“物联感知城市、智联引导决策”的智慧城市管理模式,力争做到心中有数、眼中无遗、屏上先知。

在嘉定,城市管理和综合治理的“一张网”已覆盖全城。这张“网”将嘉定划分成355个全勤网格,每个网格都配置了“三长多员”,即总网格长、副总网格长、专职网格长各一名,以及多名网格管理员。公安、市场、城管、联勤4支常态参勤力量,16支城市管理动态参勤力量,以及平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则是参勤力量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线大军。借助于全勤网格以及以此为基础搭设的“一网统管”平台系统,线下线上环环相扣、有机联动,社会治理流程全面优化和创新,城市由此变得更加“聪明”。

撰稿:秦建,编辑:王丽慧、武利荣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