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十三五”成就巡礼】会学习也会寻找幸福!嘉定这样推进品质教育建设

日期:2020年11月4日 14:23:01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在嘉定,教育要不让一所学校掉队,也要教会学生寻找幸福。”在不久前举行的上海教育博览会“区域教育大直播”访谈中,嘉定区教育局局长姚伟表示,品质教育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重要的是要贯穿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中,努力让每个学生能够寻找到幸福生命的路径。

何为“品质教育”?“品”就是一种评价标准,意味着教育内部自评与社会家庭他评之间的相互校准;“质”就是达到标准的程度,意味着通过适切的内在结构,让每一所学校获得优质感。

“十三五”期间,嘉定坚持增量提质、存量变革,推动教育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不断擦亮“品质教育”名片。

 怎么学?品质课程倡导幸福学习

课程建设是教学的核心元素,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在推进区域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嘉定各学校注重文化培植熏陶、聚焦科技创新创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体化成长路径正在逐步形成。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温习一下达芬奇的成就,并拼装一艘双桨船。”近日,在嘉一附小五年级二班的课堂上,一堂以“遇见达芬奇”为主题的系列科创课程正在开展。与很多科创课程不同,在学校理事会单位的建议和指导下,嘉一附小每个班级都有一个以中外著名科学家命名的特色班级名,比如“牛顿班”“钱学森班”“爱迪生班”“达尔文班”等。设计班旗班徽、讲读科学家故事、进行科学实验、还原科学家发明……在“班本课程”的设计开发过程中,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逐步将对科学家及其研究领域的认识引向深入。

“我觉得经过几年的学习,对达芬奇的个人历程以及他在科学方面的成就都有了很深入的了解。”正如学生潘星弈所说,一门好的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科学家的个人魅力,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

嘉一附小校长何兰告诉记者,学校围绕育人目标,给予学生自由、充分的成长空间,通过开设多门艺体课程,举办年度艺术节、体育节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体质。每门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拥有一个智慧的大脑,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从认知到共鸣再到实现自身成长。”何兰说。

品质课程的设置,学校要发挥“内功”,也要借助“外力”。作为嘉定推进品质课程建设的见证,2018年启用的嘉定区青少年科创集散地就是教育部门给各个学校的“助力”。集散地以“擎”课程为核心,开设数字艺术、创玩智造、科学实践等五大类课程,让学生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埋下一颗走向科技之路的种子。“孩子们每次来到这里,总是充满着好奇,他们用探索向科学家们致敬,用实践领悟人生意义。”集散地老师闵睿说,学习是要用心的,而每一次她总能看到孩子们流露出对学习的幸福感。

什么样的课程才算得上品质课程?姚伟认为,品质课程本质上是培养学生自我寻找幸福的能力,并由此找到学习的方法和路径。而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看来,嘉定品质课程的设置在结构上具有科学性、在形式上具有丰富性。

“十三五”期间,通过与区内外优质教育品牌学校、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合作,嘉定高起点、高品质开办13所优质学校;完成学校规划项目建设46个,创新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小剧场、安全共享场所等场馆项目建设255个。此外,嘉定还开展大中小学校思政一体化及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推进基于学生“幸福课程”的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实施“课程-课堂-践行”教学改革,项目化推进学段衔接贯通的实践研究,构建绿色学业质量保障体系;推进“爱嘉学子行天下”研学课程建设,建成优质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00余个。

怎么教?推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新增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超过50%,教师学历达标率100%;现有特级校长10人、特级教师17人,市“双名工程”攻关计划人员31人;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创建数字素养学校,打造“嘉学院”培训新空间,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这是“十三五”期间,嘉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绩单”。

在过去5年时间里,嘉定教育部门力争打造一支“实力与颜值双在线”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加强优秀教育人才引进与管理,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严控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健全高端优秀人才引进与激励工作协调机制,深化“区管校聘”,吸引优秀人才争相从教。另一方面,构建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建设见习教师培训基地、“嘉学院”网络学习社群等,深入实施市“双名工程”,打造优秀教师“孵化器”。

黄子芸是启良中学的数学教师,从业5年来,每年她都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原因之一就是学校为她安排了一名好的带教老师,不仅带领和指导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研究,同时还利用更高平台的资源,帮助她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帮助我用更快的成长速度,来变成一个更加合格的老师。”

启良中学通过和区教育学院合作,从师资入手,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不同于普通的听课、评课,带教老师会根据徒弟需要,因材施教,并走上讲台上同样的课程,让青年教师有更直观的学习体验。“我觉得郭静老师上课没有以前那么古板了,上课的教学方式更加新颖了。”8年级的学生高思越这样评价自己的语文老师郭静。“我会把带教老师教授的东西,引用到我的课堂上来,并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加以改造。”郭静说。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强化师德师风,通过实施‘青年教师VIP成长计划’等方式,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启良中学校长陆正芳认为,教师们的眼界开阔了,才能够树立更加正确的价值观和教学观。

教师能力的培养,光靠学校自身的努力还不行。10月28日,嘉定第一批紧密型学区集团中科·嘉一教育集团和南翔学区正式授牌。这两个学区将按照“多元贯通、共建共享、机制创新、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指导试点学区、集团在治理体系、师资流动、课程共享、教研联动、资源统筹等方面深度改革,为本区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的全面铺开积累有益经验。“在紧密型学区集团里,我们的骨干教师可以实现柔性流动,推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姚伟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一项重点工作就要是实现优秀教师资源的共享。

“十三五”期间,嘉定构建了义务教育“两圈四区”的生态格局,成立6个教育集团和4个学区,覆盖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现阶段,嘉定正在深入推进紧密型学区集团办学、“新优质联盟”集群式发展,激发学校集群发展活力,全力打造有质量、有温度、充满创新活力的品质教育。


撰稿:俞 超,摄像:王轶凡,编辑:唐敏、卓明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