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的要求和目标任务,在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政府效能建设、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整体谋划、科学部署、狠抓落实,切实提升工作效率、效能、效益。
在刚刚闭幕的嘉定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认为政府在高效能治理过程中,要坚持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
政府效能建设:深化“线上+便民”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嘉定要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深入推进落实“证照分离”改革,积极推广“网上办、掌上办”“跨省通办”,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据统计,2020年,嘉定区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大厅总服务天数335天,总服务人次89.43万,工作日日均3036人次;总受办理量74.56万件,工作日日均2714件。“高效办成一件事”20件事项落地、电子证照100%归集落地应用等,给嘉定市民办事带来便利。
关于下阶段工作的开展,两会上,代表、委员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建议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优化相关机构职能,解决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信息壁垒问题;希望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多听企业呼声,对于企业合理诉求做到快速回应、高效解决,形成企业发展、税收增长、社会受益的良性循环。
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也正是嘉定区相关职能部门目前正在努力推动的一项工作。按照“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要求,嘉定还将通过推进电子政务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数据建设与管理等,做好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应用。
同时,嘉定还将探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下沉社区,将企业群众办理高频事项延伸至社区办理,试点打造南翔镇东社区邻里中心示范样板,通过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向全区基层社区推广,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捷度。“菊园正在建设两个邻里中心,即城北大居邻里中心和柳湖路、树屏路邻里中心,打造集菜场、超市等生活设施于一体的小型综合体。”区人大代表、菊园新区城建科科长陈芳介绍。
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方面,嘉定将加快部署城市神经元,推出一批新的智能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水平。目前,嘉定已初步建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涵盖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等方面。
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品牌+服务”
区人大代表、上海南翔老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张丹建议,要积极探索基层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的途径和载体,构建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
以南翔老街为例,每天接待游客数千人,高峰时段游客更多。为了加强管理,推进品牌建设,目前已经成立了南翔老街门责自律联盟,共有96家成员单位参与,有效引导商户进行自治管理。
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区人大代表、真新街道党工委书记郭亦鹿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从最初5000人的乡村,到如今拥有13万常住人口的城区,真新街道以党建引领力汇聚民智,以“街区共治+网格联治+社区自治”全域治理体系为依托,逐步建立党建引领下的“标准+智慧”工作体系,有力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区政协委员、团区委书记张玉婷建议,只有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才能搭建更好的互动平台和载体。今年,团区委将推进团工作“往社区走”的战略:以项目化的形式推进团青骨干参与业委会的工作,开展嘉定青年参与垃圾分类专项行动,让青年把朝气、锐气、才气渗透到社会治理和服务中,推动青年成为社会治理和社会创新的生力军。
法治政府建设:推动“民主+监督”
“报告中提及的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升行政复议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全面推行行政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有利于执法的规范性。”区政协委员、上海俊豪律师事务所律师应朝阳为嘉定法治政府建设点赞。
在第二轮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中,嘉定区司法部门将开展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推进落实街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加强对一线执法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提升执法效能。此外,还将严格落实《嘉定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将行政决策纳入法制化轨道运行,推进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在推进建设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的现代化新型城市的过程中,代表、委员们还建议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全领域标准化目录落地应用。区人大代表、南翔镇信访办副主任蔡沛姬建议,可以通过网上信访、微信信访,拓展市民信访渠道。
文字:俞超,编辑: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