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相关要求,嘉定制定了村居“开门第一事”(370个实事项目)、机关事业单位“表率办实事”(386个实事项目)、国企“攻坚解难事”(82个实事项目)、“两新”组织“融合促嘉事”(141个实事项目)四大领域专项行动,建立健全“集体发布—跟踪督办—综合评价—典型宣传”管理闭环,引导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群众和企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日前,菊园新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菊园新区生活服务中心改建完成并对外开放。改建后,中心总面积增至约2000平方米,由“我嘉餐厅”和“我嘉生活馆”两个部分组成,可为市民提供更为多样的服务。
“这里的油爆虾烧得好,价格实惠……”88岁的独居老人张老伯每天都会到“我嘉餐厅”吃饭,“从家走过来也就七八分钟,老年人还有助餐补贴,又方便又好吃。”
菊园新区生活服务中心成立于2011年,曾是上海市郊首家街镇级生活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至今,老化的设施设备、陈旧的场所环境制约了中心的服务效能,不少群众提出“要换一换门面”的建议。菊园新区相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基层需求的基础上,把“生活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
改造后的菊园新区生活服务中心有两层,一楼是受老年群体欢迎的“我嘉餐厅”,可容纳约200人同时就餐;二楼的“我嘉生活馆”,可为市民提供便民类、生活类、咨询类等18项服务。
我嘉餐厅
我嘉生活馆
“改造以后,增加了很多新的服务,真是太方便了!”家住在颐景园的朱女士告诉记者,她刚刚通过“我嘉生活馆”,找到一个帮忙做饭和打扫卫生的家政员,价格比外面的家政公司要便宜20%左右。数据显示,“我嘉生活馆”(含嘉富分馆、嘉悦分馆)开馆至今,已累计在洗发理发、洗衣熨烫、修表配锁、家政咨询等方面服务居民515人次。
除了街镇,区内各国企也积极推出“攻坚解难事”活动,其中包括82个实事项目,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嘉定交发集团管辖的清河路自管公房是上世纪建造的老公房,小区内部分道路地势洼、排水系统运行不畅,遇到暴雨天,路面就会出现积水,影响居民正常出行。
“下雨天积水严重的时候,水能淹到小腿,上班、出门买东西都非常不方便。”居民吴先生表示,只要汛期下大雨就“内涝” ,“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不下大雨’。”
在充分调研小区情况和了解居民诉求后,嘉定交发集团决定修建小区内的排水渠道、增设排水系统来解决积水问题。据了解,排水系统工程共设三个集水井和一个蓄水池,主泵排水量可达到100立方米/小时,并配置备用水泵、加装防倒灌装置,可将积水对居民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另外,全区村居党组织以“开门第一事”破题,在实干中打好基础、打开局面。目前,各村居370件“开门第一事”已经全面启动,不少改造已经取得成效。
嘉定新城(马陆镇)北管村党总支以姚家村民组为试点,启动村民房屋翻建工程,项目通过统一规划、统一风貌、统一配套、统一施工,高标准推进“百姓宜居家园”建设,全力打造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效果图
房屋翻建的消息传开后,吸引了不少原本搬到村外的年轻人“回流”。据悉,姚家村民组房屋翻建工程预计今年夏天可实现竣工验收,下半年,村民就能拿到新房。
据了解,目前嘉定区共有3246个党组织、5万余人次党员参加“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和区域发展重点,嘉定已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1390个,重点发展项目736个。截至5月底,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前往“我为群众办实事”联系项目调研指导1033次。广大党员亮身份、亮行动、亮作为,积极参与城乡治理“四大先锋行动”,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困难)3399个,涉及环境整治、民生服务、营商环境、社会治理、重大工程等各个方面。
文字:卜玉,编辑: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