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引入”铸就新的起点,“赋能”创造更多精彩,嘉定教育值得期待!

日期:2021年7月17日 22:30:25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打造充盈善意与温度的品质公共服务”是《中共嘉定区委关于贯彻十一届市委十一次全会精神全面提升嘉定城市软实力的实施意见》的重要内容。《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引入和推进一批引领性教育项目,打造一批示范性学区集团和新优质特色学校,构筑与中心城区教学水平相比肩的教育体系,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

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基础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十四五”时期,嘉定教育将秉承“传承、开放、创新、赋能”理念,注重优质资源引进与融合,以多元合作模式,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力度,激发本土教育品牌潜力,让学生在大学文化中浸润,帮助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每一位校长、每一位学生实现梦想。

“引入”铸就新的起点

在前不久举行的外滩教育论坛上,嘉定区教育局局长祝郁表示,嘉定教育将以开放的心态打开城市的大门,欢迎更多不同类型的学校陆续进来,本土的传统教育需要多基因的冲突和融合,多基因的融合能产生突变,从而激发教育的创造力和潜力。

位于慈竹路1066号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五嘉定实验学校,计划今年9月启用。走进校园,砖红色的建筑外立面,让人仿佛走进了上海师范大学的校园。去年12月,嘉定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合作成立上海师范大学嘉定基础教育集团,在已经开办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的基础上,再合办3所新学校,其中就包括这所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五嘉定实验学校。

微信图片_20210717193423.jpg

近期正忙着开学前各种准备工作的校长陈勇,是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大学校园来到基层学校工作,不仅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长期研究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教师教育学等领域的陈勇,把办校的目标初步定位为“看得见未来的儿童大学”。

如何把自己的专长和学校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陈勇表示,会选取儿童学和社会化学习理论,来指导实验学校的办学探索,培养学生的大格局、宽视野、优表达、精实践、强创造等品质。

微信图片_20210717193426.jpg

过不了不久,也许我们就能看见上师大的教授正在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里细心授课;上师大的科创课程、戏剧课程正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和追捧;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还有翻转式课堂正在基础教育的课堂里生根发芽。

目前,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交通大学和上海大学分别在嘉定区成立了基础教育集团。“我们对大学抱着‘更高的期待’,希望与大学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全面融入大学的优秀文化,感染大学的学术品味,使嘉定新城的大学附属学校与大学血脉相连,成为真正的大学附中。”祝郁说,教育的软实力与“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定位相关,和“传承教化之风、镕铸品质教育”的追求有关,与教化嘉定的人文魅力、创新活力和文化融合力息息相关,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发展基础,才成就了与高校频频合作、名校相继落户的局面,造就“最大学”的附属学校。

微信图片_20210717193427.jpg

“赋能”创造更多精彩

“十四五”期间,嘉定规划新建47个学校项目,其中幼儿园24所,小学9所,初中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高中1所。教育的软实力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嘉定教育的最大梦想,就是帮助学校、教师、学生实现梦想,为每一所学校赋能,每一位师生赋能。对于学校来说,具体就是如何培养出有人格、有气质、有能力、符合核心价值观的、有担当的一代新人。

微信图片_20210717193429.jpg

虽然进入暑假,但嘉定的很多老师并没有歇着,再提升、再复盘是他们这个假期要完成的小目标。近日,在上海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内,一场由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主办的、主题为“U型理论工作坊”的拓展课程如期举行。在两天时间里,老师们不仅要根据课程内容,总结上学年的工作成效,还要通过模拟实验、互动游戏、团队协作等方式,提升对教学效果的思考能力。“蛮实用的,补足了自己的短板,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青年教师谭波说。

微信图片_20210717193431.jpg

今年6月,上海大学附属南翔高级中学更名为上海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该校从2018年9月办学以来,依托上海大学的艺术学科资源,传承上大传统,高位求进、质量立校,全力打造“高标准、高品质、国际化”的“影视传媒教育”特色高中。经过3年多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校长孟琰玲感受颇深:“通过大学课程的引进,先进育人方式的引领,还有丰富的社团活动,让教师拥有了更加丰厚的学养,可以充分架构学校的内涵。同时,让学生有了更宽阔的平台。”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把教育作为软实力,就意味着用长远的、前瞻的未来眼光对今天的定位做谋划,它意味着摒弃急功近利,完全回到“人之为人”的本质特性和教育规律上来,而与高校紧密合作造就与高校血脉相连的附属学校,恰恰就属于这种谋划。

微信图片_20210717193433.jpg

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志芳,亲历了教育集团的建立和发展,也参与到每一门特色课程的设计中,“教育集团内的学校要尽可能地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就是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怎么去把这些学校原有的特色优势保留下来,然后再融入上海大学,融入嘉定的文化特色和渊源,最后形成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的一个文化。”

嘉定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赋能”。在嘉定教育部门看来,“赋能”就是要充分利用好高校资源,让嘉定的学校全面融入大学的优秀文化,感染大学的学术品味。突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屏障,在学术、文化、人才、创意等方面对中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教育软实力就是作用在‘人’身上的无形能量,要全力打造有质量、有温度、充满创新活力的品质教育,整体提升嘉定新城教育软实力。”祝郁表示。

微信图片_20210717193435.jpg

微信图片_20210322163636.png

文字:俞超,视频:王轶凡,编辑:卢泽斌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