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价8元的依云矿泉水,只要2块8~原价24.9元的意大利面,只要9块9~同样的商品,为什么比市场价便宜这么多?仔细观察价签上的商品信息,原来这些低价商品都临近保质期了。
样式好折扣多,临期食品成中青年群体新宠
近日,记者在中信泰富万达广场的一家临期食品折扣店看到,店内主要销售零食、酒水、化妆品、日用品等日常消耗品,其中食品品类占据了七成左右,不乏进口零食、网红零食。这些商品的价格多为原价的一半甚至更低,越临近保质期折扣力度越大,店内挂满了“全场一折”“挑战地板价”“心动特价打个折上折”“进口好物打折来袭”等宣传条幅。
虽然是工作日的上午,店内还是涌入了不少附近的上班族。在商场五楼工作的朱先生和同事选购了一些上班期间解乏的零食和饮料。朱先生是这里的常客,“买临期食品比较实惠,每次买当天就能吃完,不会过保质期。”
食品折扣店店长王金怀告诉记者,店铺每天的客流量在800-1000人左右,目前顾客主要有3种类型:一部分是父母带着孩子来选购零食;一部分是居住在附近的老年人,他们通常会买一些厨卫用品;另外就是年龄在25-35岁左右的主力消费群体,这些年轻人选购休闲零食比较多。
便宜得离谱,食品安全有保障吗?
今年60岁的市民王大爷第一次走进临期食品折扣店,他和妻子在货架前驻足了一会儿,迟迟不敢下手。王大爷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是偶然逛到这里来的,看到商品的价格便宜得离谱,不免有些疑虑。“依云矿泉水我记得要七八块,他这里只要两块多,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王大爷说。
对于王大爷的疑问,店长王金怀解释,临期食品店的货源大多是品牌经销商的滞销、临期的库存货品,所以店铺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买断库存。
临期食品的货源完全依赖市场动态,在货源品类、数量上都存在不稳定性。这家100平方米的临期食品店,同时出售的商品有近3000种,在售商品品类每天都大不相同。
如何保证上架售卖的货品都是在保质期之内的安全食品呢?“每个商品入仓前,在后台系统中都会有一个独立的电子标签,保质期在30天之内的,我们是不允许进入仓库和门店的。” 店长王怀金表示。
价格便宜,也要理性捡漏
此前,商家为了避免滞销品占用库存成本,往往会将临期产品用于制作动物饲料、垃圾堆肥或焚烧。临期食品行业的出现,既减少了不必要的食品浪费与环境污染,也让消费者降低了生活成本,一举两得。目前,上海已开出了超过70家临期食品折扣店。
临期食品火了,网络上还有“临期老手”整理出了一套降低踩雷风险、避免过度消费的“四不”原则——没见过的杂牌不买;不易保存的不买;自包装的不买;不马上吃的不买。
不过,记者从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临期食品零售属于新的商业模式,目前只是按照常规要求进行监管。消费者如因购买临期食品权益受损,应有维权意识,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要求商家进行相应赔付。
视频:金晓辉,作者:司舒舒(见习),编辑:倪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