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呼声追踪 | 七级台阶“速成”坡道,老人、物业有了新“担忧”

日期:2022年12月16日 21:14:29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前不久,我们连续报道了南翔镇新德华三村88岁李老伯,想要将家门口的7级台阶改为坡道,让行动不便的老伴能够坐轮椅出门的消息↓

昨天(12月15日),坡道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90岁的赵阿婆终于可以坐着轮椅出门了。本该是个“梦圆冬日”的完美收尾,可小区物业负责人、业委会主任和李老伯一家,却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两个词:遗憾和顾虑。

坡道投用

一家人温馨漫步冬日暖阳中

“爷叔,门口斜坡好了,我们可以出去试试看!”

在经过防滑测试等工程验收后,德园社区党总支书记李贞和物业负责人沈加驹一起来到李老伯家中,告知他这个好消息。赵阿婆早已穿好外套在客厅里等候。

沿着坡道,老人的大儿子李世忠小心翼翼地将赵阿婆推到平地上,来到两栋楼之间有阳光洒落的地方。刚一停下,一阵穿堂风吹过,李世忠赶紧跑回家中,拿来保暖毯,温柔地围在母亲身上。

微信图片_20221216174008.jpg

一家三口边走边聊,在冬日的寒风中诠释着温馨的暖意。“今天很开心,小区里的花草和以前都不一样了。”两年多没有出门的赵阿婆对周遭充满了好奇。

看到李老伯一家人如愿以偿,为达成这个心愿忙碌了半个多月的物业负责人沈加驹表示,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阿婆终于可以出来晒太阳了,我感到很开心。”

当天最低气温接近冰点,逛了十多分钟后,李老伯和老伴商量,先回家暖和一下。来到坡道前,李老伯本想尝试自己推上坡,可轮椅几乎纹丝不动,年过六旬的儿子李世忠推起来,似乎也有些费劲。

微信图片_20221216174015.jpg

“推下去比以前省力多了,推上来很费力。”上坡的时候,因为斜坡角度不算平缓,赵阿婆与地面仰角变大,让李世忠在推母亲上坡的过程中有些害怕,“可能也是因为第一次推,还没有经验。”

相濡以沫65年

想方设法让她活得更舒适

2020年,赵阿婆在阳台外晒衣服时,不慎在台阶上摔倒,导致瘫痪在床。“她养我大,我养她老。”两年来,儿子怀着一片孝心,负责母亲就医配药,需要外出时,李世忠要抱着母亲上下楼,对于同样已经步入老年阶段的李世忠来说,七级台阶虽然吃力,但也是必须尽的责任,“她抱我的时候,才二三十岁,今天她90岁,我60多岁了,抱着一百来斤的她,双腿会发软。”

赵阿婆生病两年半以来,李老伯始终睡在一旁的小床上,日夜陪伴。这边说话的工夫,李老伯已经在厨房将提前做好的鱼、米饭放进锅里加热,备起了中午的饭菜。

微信图片_20221216174018.jpg

一张病床、一张紧挨着陪护的小床,两位老人日夜相伴,一如他们这65年的时光。李老伯退休前是检验员,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延续至今,家里角角落落都干净整洁,用生活的仪式感表达他对老伴的爱。

面对老小区的“无奈”

李老伯依然心向阳光

李老伯和老伴的相濡以沫,让小区业委会主任陆伯龙感触良多。今年是他业委会任期的最后一年,5年来,这个老龄化小区如何挖潜增加车位、如何见缝插针布点健身器材,陆伯龙参与推动了不少事。他对此次坡道的改造留有遗憾:“本来坡道可以改造得更平缓,但必须延伸到绿化位置或占用目前的停车位。”物业负责人沈加驹也表示:“斜坡确实陡,下雨天路滑不方便。但要弄好的话,不仅要动绿化,还影响停车。”为此,只能先采取目前的过渡性方案,但略显陡峭的斜坡,给大家留下了遗憾和顾虑。

微信图片_20221216174022.jpg

这条让老年人离阳光更近的坡道,或许是有限条件下,多方力量能够做到的最优方案。当老小区和它的居民一起慢慢“变老”,当公共服务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支撑和拓展,每个为此努力的人,内心都难免无奈。但陪着老伴走出“第一步”的李老伯说,他始终相信,明天会更好:“我准备买个电动轮椅让她出行更方便,把日子过得舒服一点。”

微信图片_20221216174025.png

冬日阳光下,这间温馨整洁的小屋被照得透亮。至少这个冬天,李老伯和赵阿婆有了更多阳光可以享受。

0二维码.jpg

编辑:徐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