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从“小舟”到“航母”,嘉创联升级到3.0版

日期:2023年3月18日 14:47:45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昨天(3月17日),记者从嘉定区众创空间联合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大会上获悉,嘉定区众创空间联合会更名为嘉定区创新服务联合会,并开启嘉创联3.0版。今年,嘉创联将新增创新资源库,以协同创新的理念,整合载体、人才、资金、信息、技术及产业链的相关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640-2.jpg

从“小舟”到“航母”,创新服务无止境

从嘉定区众创空间联合会到嘉定区创新服务联合会,细心的人会将目光落在“服务”二字。

“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大象起舞’,也需要‘蚂蚁雄兵’。”区政协副主席、区科委主任谢东升表示,一直以来,科技企业孵化器承载着强化创新策源、培育创新企业、促进成果转化的服务使命。

据了解,目前,嘉创联从原先的57家会员单位增至71家,服务能级进一步增强。现有19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8家市级众创空间。2019-2022年,共举办1500余场活动,服务创业者1万人次。

当前,嘉定正持续深化院地校地合作与协同创新,大力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牵头建立创新联合体,向高校院所借智借力,积极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人才联合培养与成果转化等合作。另一方面,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国家战略,长三角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科创资源集聚带来的驱动力,带动了嘉定在长三角范围内成为创新节点和新高地。

“下阶段,我们将探索建立包括技术研发、科技服务、主体培育、产业载体为一体的科技共同体,着力推动载体提升优质项目的发现、孵化、服务等能力,构建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引育更多创新性强、成长性高的企业,助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科技自立自强做出贡献。”谢东升说,“嘉创联作为创新服务的联合体,要勇于探索、先行先试,聚焦服务、联合、赋能三方面,通过集聚创新服务、创新主体等各类创新要素主体,整合资源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做强孵化器等功能性平台,更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全区提供科技创新的试验田和更多‘嘉定经验’。”

为此,今年嘉创联将举办首届嘉创星空商业挑战赛、长三角科创盛典和“无科创无未来”主题论坛,打造科创训练营,年内新增3家嘉创星空主题站,培育创新主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我们将继续打造星空主题站,聚焦细分领域的创新创业企业,汇聚所有创新资源,深度服务创业创新企业,真正深入到创业者和创业团队中去,将我们原本分散的‘小舟’,聚拢成能够乘风破浪的‘航母’。”嘉创联理事长、南翔智地总经理郭耀华说。

640-1.png

关注技术交叉,聚焦产业“新物种”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原本毫不相干的产业变得愈发紧密,也衍生出不少“新物种”。

“比如汽车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交叉融合、BT生命科学和IT信息科学的交叉融合,这些原本似乎不相干的行业,在这个节点上产生了交叉融合。又如PCR快速核酸检测,不再用原先的方法,现在可以用传感器芯片技术来实现。”嘉创联副理事长任佳介绍,“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交叉和融合能够产生‘新物种’,我们也非常愿意为这些新领域和新生力量去服务。”

640-3.jpg

关注技术交叉,发现产业“新物种”,已经成为嘉创联的目标任务之一。

“数字医学可以说是一个全新赛道!”郭耀华介绍,“我们正在整合载体、人才、资金、信息、技术及产业链等相关资源,围绕精准医学产业深化推动数字医疗新平台,借以推动沿嘉闵高架约100万平方米的新型产业空间建设,打造创新产业集聚区。”

未来,嘉创联还将继续汇聚各类双创资源,为嘉定区打造创新技术策源地、创新要素集散地、创新成果转化地作更大贡献。

111.jpeg

编辑:刘畅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