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26日),嘉定区科学家精神弘扬工程暨菊园新区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启动。科研工作者与学校师生近距离接触,弘扬科学家精神,种下“科学之种”。
种下科学家精神的种子
“他主持陶瓷发动机材料及其零部件的研究获得成功,使中国成为国际上继美、日之后无水冷陶瓷发动机行车试验成功的国家。终生为科研作贡献,为祖国和人民发光发热就是郭景坤院士一生最好的写照。”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首场报告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透明陶瓷中心主任章健研究员以《你为何硕果累累,因从不止步》为题,向师生代表讲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景坤的科研故事,激励同学们从小树立远大志向。
“我觉得科学家精神是肯战斗、肯钻研、肯奉献、肯努力。我们要以科学家为榜样,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思考能力,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学校七年级学生陈姝朵认真聆听报告后,更加坚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科学家身上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也正在被年轻人用心体会并努力传承。“每学年的科创季,我们可以采访相关领域专家获取灵感,自选研究主题;每学期的‘大咖讲座’,又让我们有机会与科学家们近距离接触,碰撞智慧的火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学校七年级学生沈宇扬介绍,最近他正在研究“建设上海成为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相关课题,将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撰写方案。“初中是人生梦想开始的地方,我们应该向科学家们学习,让科学的种子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开花。”沈宇扬说。
“我们需要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勇于肩负起我们这代人应当承担的职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青年代表仇鹏飞此前多次参与科普活动,他发现不少同学对“科学”二字有着深入透彻的理解和尝试,“希望在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科学家精神的种子。”
科学之光照亮城市发展之路
据了解,菊园新区辖区内共集聚了五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各大院所积极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建设,不断挖掘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作为属地单位,菊园新区大力倡导“科学家精神进校园”,长期致力于面向全社会弘扬科学家精神。
活动现场,“今天我值日”志愿服务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站揭牌,菊园新区青菊联盟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讲解员、青菊联盟科学家精神讲师团成员也亮相“官宣”。菊园新区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向师生代表们分别赠送了《严东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尚光系列故事”集《光巡星海》。
菊园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懿表示,接下来,会有更多科学家、科研工作者以志愿服务、巡回讲解等方式进校园、进社区,面向社会公众广泛播撒“科学的种子”,“我们希望在贴近市民工作、学习、生活的良性互动中,常态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让科学之光照亮城市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之路。”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出席活动。
编辑:卓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