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高考第二天,我们和场外家长聊了聊……

日期:2023年6月8日 21:15:36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6月8日

高考进入第二天

莘莘学子继续执笔逐梦

考场外

家长此时是什么心情?

记者和他们聊了聊~

下午一点多,随着考试即将开始,越来越多的考生聚集在考点门口。经过第一天的考试,不少学生走进考场时更添一份从容,家长陪考氛围也更轻松。

目不转睛,直到开考那一刻

和第一天相比,今天下午陪考家长少了很多,不过还是有不少家长在烈日下驻足等候。张女士特地站在正对考点大门的显眼位置,目不转睛地向前注视着。

“昨天时间很紧张,第一科考完我们立刻上车往回开,因为人比较多,开出去花了好长时间。到家把准备好的预制菜加热一下,让孩子吃完,睡了不到半个小时又往考场赶。”张女士说,虽然今天只有一场考试,时间更加宽裕,但自己还是有点紧张。

因为昨天下午有考生出现临时情况,因此,她出门前和孩子一起仔细检查了各项文具、证件。

“叮铃铃~”考场内铃声响起,张女士立刻看了看手机。此时,距离考试开始还有五分钟。

“现在开始答题。”三点整,张女士才略微放松下来,“虽然昨天站了一天腿都酸了,今天可以稍微放松一点,但我还是想等到开考。这样的话,孩子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可以第一时间帮他解决。”

回忆往昔,感同身受

今天最高温超过30℃,家长们都有些出汗,严先生不禁回忆起自己1997年参加高考的情景:“我很清楚地记得,当时正值盛夏七月。因为下雨考场门口有不少积水,天气又很热,考场里连电风扇都没有,更别说空调了。为了降暑,教室的四角各放置了一个大冰块,向外冒着白色的雾气,才让大家在‘桑拿天’里稍稍感受到一些凉意。”

正文图片

在严先生看来,如今考场的条件好了很多,但学生们的压力也更大了。第一天走出考场,孩子并未主动提及考试情况,自己和妻子也默契地闭口不谈。“因为自己也经历过,一路上就是纯聊天,不想给孩子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和压力。”严先生说。

“孩子觉得发挥不是很好,但我们跟他说考多少分都能接受。最后几天,我们只希望他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正常发挥。”张女士说,考前这十天,因为担心孩子失眠,她每天晚上都会陪着孩子入睡。

“给我两颗退烧药,挺过这两个小时就好了”

孩子身体健康,是家长们最大的愿望。然而,沈先生担心的事情发生了——6月6日,他的女儿开始发烧,“今天中午测了一下38.3℃,不过她自己蛮沉得住气,说‘给我两颗退烧药压一下,挺过这两个小时就好了’。”

正文图片

沈先生告诉记者,女儿坚韧独立的性格自小养成。从她上小学四五年级开始,由于自己和妻子忙于工作,常常很晚回来,所以女儿每天吃完晚饭,就一个人写作业、洗漱、休息。不过,即使自己下夜班回来,也会把所有作业检查一遍,有错的马上让女儿修改。

“她的语文、英语我都很放心,数学相对来说薄弱一些,不过这几个月进步挺大的,我相信她!”沈先生表示。

高考临近尾声,他们有话说

陪考经验、暑假安排、大学志愿……考场外,原本并不相识的家长因为共同的话题聊到了一起。

“为了让孩子放轻松,我就跟他讲网上的段子,‘不管一本二本三本,反正家里房产证有四本。’”

“小孩十号早上八点半飞海南,机票一个半月前就订好了,回来之后学车,就这个套路。”

“专业选金融太累了,你看我老公的发际线,哈哈哈。”

“考试之前,我一直以为他考完我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但现在却觉得放松不下来。因为,接下来还有出成绩、填志愿,总希望能上一个更好的学校。”

“希望他努力、奋斗,尽快在情感、经济上实现独立,还要寻找自己的幸福,适应从一个学生到一个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正文图片

文字: 司舒舒
编辑: 武利荣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