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备受关注的首枚金牌诞生于中华传统武术项目男子南拳比赛。消息一出,在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小学训练基地夏训的30多名武术小将深受鼓舞,积极备战2024年的全国比赛和2026年的上海市全运会。
全国第二,成为腾飞的鹰
开步、冲拳、拍地……记者在训练现场看到,平均年龄8岁的小将一遍遍地磨炼武术基本功,没多久,孩子们的双腿开始颤抖,衣服、头发全部湿透,但大家依旧咬牙坚持。武术教练李倩介绍,俗话说“夏练三伏”,夏训不同于平日里的训练,时间长、强度大,“平时一天练2小时,现在每天练5个半小时,包括核心、力量、韧带、各项套路等多方面的训练。”
刺、劈、撩、挂……今年11岁的刘昱坤手中剑花翻飞,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今年,刘昱坤在全国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中获男子剑术第二。
刘昱坤在弹跳力上稍显逊色,夏训期间,他苦练双拍腿,一次次摔倒后,他都立马站起来,继续起跳。休息在家时,还会在腿上绑沙袋,踮脚尖、跳箱子、纵跳……争分夺秒提高弹跳能力。“训练时,我觉得自己就是腾飞的鹰,飞得越高,越有成就感。”刘昱坤说。
习武三年,凭着一股子韧劲,刘昱坤起跳高度从双腿膝盖都过不了,到如今的过肩,进步之大让教练也意想不到。“已经达到专业运动员的水准,这是我们没想到的。”李倩说。
从芭蕾到武术,做最独特的女孩
训练场上也不乏一些女中豪杰。一把阔刀铮铮作响,年仅7岁的齐妙眼神凛然,招法刚劲有力。据悉,刀术以劈砍为主,很考验练武者的胆量,齐妙个头虽小,却毫不怯懦。
很难想象,英气十足的齐妙五年前和许多女孩一样,扎着丸子头、穿着芭蕾舞裙,享受聚光灯下的掌声。有一次,齐妙在影视作品中看到了黄飞鸿的佛山无影脚、李小龙的寸拳……无数个高能打斗场景聚成一个武侠梦,在齐妙心里扎了根。“会武功太帅了,我想和其他女孩不一样!”就这样,齐妙剪去长发、甩掉芭蕾舞鞋,踏入武术训练场。这一练,就是四年。
“我的手臂、腿部力量不太好,挥舞快刀时,有时候会划伤自己。”齐妙说,自己经常哭鼻子,甚至想放弃,好在有妈妈的鼓励和陪伴,让她打消了退缩的念头。
齐妙的妈妈无论多忙,都会陪着她一起练习。静蹲从最开始很难突破30秒,到突破1分钟、2分钟、3分钟……齐妙相信,在更远的未来,自己能够成为妈妈心中的大侠。
加大培育力度,付出和收获齐增长
夏训虽辛苦,但孩子们之间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队员高子明回忆道,在做高难度动作时,队友们看他有时候束手束脚,常常给他鼓励,“我们就像兄弟一样。”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武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勇气、毅力、自律的品质。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小学副校长高琼表示,接下来还会加大梯队培育力度,为区队输送更多的新鲜血液,“从二年级开始,每个学生都有接触武术的机会,以便于选拔人才。接下来也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展开普及,逐步推进校队的建设。”
记者从区体育局了解到,今年暑假,嘉定共有20个项目1500余名运动员奋战在不同的训练场上。他们以夏训为契机,强体能、补短板,为新周期备战打下扎实基础。
作者:李志远(实习)
编辑:姜天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