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收获满满!嘉定学子对话诺奖得主!

日期:2023年11月11日 17:55:52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爱因斯坦说:‘上帝不会投掷骰子。’这在量子力学中是不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并非如此。我认为,爱因斯坦是经典物理学中最后一位大师,因为相对论本身就具有决定论色彩。但是在量子力学领域,自然的确会掷骰子。”

在近日举行的第四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上,嘉定一中学生李竞然大胆发问,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法国物理学家塞尔日·阿罗什现场为他解惑。

有关量子,

高二学生全英文对话诺奖得主

讲座伊始,阿罗什教授从自己的求学生涯讲起,追溯17世纪以来光的科学史,并将量子科学的前沿技术发展娓娓道来。“我从年轻的时候,就为光的科学所折服和着迷。”回顾学术生涯时,这位年近八旬的科学家总结道,如果要成为一名科学家,首先必须要有激情和热情,对外部世界有探索的好奇心,能够在某些领域做非常深入的研究,对知识的探索与渴求有非常强烈的追求。

图片

在互动环节,李竞然围绕量子等学术领域用英语向塞尔日·阿罗什发问。阿罗什教授从历史的角度指出,把“上帝不会掷骰子”这句名言当作爱因斯坦断然否定量子力学的标志,是人们对爱因斯坦的误解,爱因斯坦并没有反对量子力学。

图片

“看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信使》后,‘上帝不会投掷骰子’这句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激发着我的好奇心。当听到阿罗什教授讲述关于量子的话题,我鼓起勇气提出内心的困惑。”李竞然坦言,这次机会不仅让自己解开了困惑,也开拓了见识。

创新土壤培育全能型“学霸”

从小就喜欢科学的李竞然,对于物理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知欲。上小学时,李竞然的父亲曾经给他买过一套电学实验箱,这让他爱不释手。在兴趣驱使下,李竞然还自学电路焊接、无线充电原理,自制太阳能充电器等脑洞大开的小发明。

图片

步入高中后,他更是成长为一名全能型“学霸”。由于成绩突出,李竞然当选班级物理课代表,课余时间喜欢和同学们探讨各种物理学问题。与此同时,他也在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以电脑编程为例,我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服务器,还运用编程知识帮助老师编写点名程序。”李竞然说。

在李竞然的物理教师陈晴霞看来,李竞然能与诺贝尔奖得主同频对话,离不开在学校的长期积累:“他喜欢探索各种新奇知识,尤其是前沿知识层出不穷的物理学科。而我们学校的科创课程群,恰好为他创设了丰富的‘学习场’。”

图片

作为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嘉定一中开展科技教育30余年,将科技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依托嘉懿创新思维广场,学校开设了包含数学与逻辑、物理与工程等6个领域的科创课程群,涉及课程近20门。步入高中以来,李竞然在老师指导下曾获地理奥林匹克省赛二等奖、化学奥林匹克省赛三等奖,本周末还将参加上海市青少年物理实验竞赛市级决赛。

“这次与阿罗什教授的对话,是我求学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李竞然表示,未来自己将坚持打好数学功底、拓宽物理思维和科学视野,带着探索心和好奇心,不断寻求科学上的创新突破。

嘉定教育牵手复旦

共育拔尖创新人才

据悉,此次论坛,嘉定区共有30位师生走进复旦大学校园与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对面。而这一难得的机会,源自前不久启动的“复旦大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学科基地”嘉定项目。

今后,复旦大学物理系、外文学院将与嘉定教育一同探索拔尖人才培养,不仅关注大学、中学课程衔接,培育学生知识体系构建、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培养的连贯性,还助推教师教学理念和知识体系与前沿发展的一致性。未来,项目将为嘉定师生提供更多高校大师论坛等学习机会及竞赛类环境供给,嘉定区教师也将有更多机会前往高校学习进修。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携手是现实的迫切需求,复旦大学与嘉定教育携手共进,这给嘉定教育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加速嘉定成为教育强区、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高地。”嘉定区教育局局长管文洁表示。

尾图.jpg

作者:姚卓林
编辑:卓明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