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有菜谱,一周不重样。”
“逢年过节搞活动,还能穿穿新唐装。”
“生小病不用愁,院里就有医疗机构。”
这些都是安亭社会福利院住养老人的心声。
安亭社会福利院成立于2006年5月,总占地面积77097平方米,建筑面积32147平方米,核定床位696张(其中保基本床位481张),老人住养房间226间。目前,院内生活着200位老人,平均年龄87岁。
从“养老”到“享老”,这家福利院缘何成为融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智慧养老为一体的综合型“老人乐园”?一起来了解。
让老人幸福生活:福利院变身“银杏学苑”
阳光洒进安亭社会福利院一楼的书画室,温馨、明亮,充满诗情画意。“住在这里感觉太好了,这里就是我们的家。”92岁老人刘春城在福利院已经住了近10年,记者来到书画室的时候,他正在指导老伙伴们写书法。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这句话在刘春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10年前,他入住福利院后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这里有没有书法班?我爱写书法。”彼时,书法老师是福利院从外面请来的退休教师,一年后由于身体原因离开了书法班。
这时,安亭社会福利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孟瑛想到了刘春城:“您身体吃得消上课吗?”“我没问题,大家一起学习!”就这样,刘春城欣然答应,教这里的10多个耄耋老人学书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些零基础的老人,写出的字也挺有范儿。墙壁上、展示台上展示着老人们完成的各类书画作品。“我是到这个福利院之后学的画画,没想到年老了学会自己喜欢的新事物。”说话间,98岁的陈百春把自己的画册给记者看,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
虽然老来学艺,但陈百春乐此不疲。他告诉记者,年轻时从事财务工作,极少有闲暇时间培养爱好。14年前他入住福利院时已经身患重病,没想到这里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周到,是城市里难得的“世外桃源”。“各方面都很好,心情好了,身体也好了!我很满意能在这里度过晚年。”陈百春说,自己以书画为伴,日日欢快开怀。
书画班只是安亭社会福利院党支部“银杏学苑”老年大学“养教结合”工作的成果之一。自2013年被评为“上海市养教结合示范基地”以来,“银杏学苑”开设过“传统经典诵读班”,邀请公益讲师传授诵读经典文化。住养老人毛凤池的剪报展曾在安亭镇图书馆布展,书画班学员陈百春、刘春城老人的字画作品“走出”福利院,在安亭镇图书馆和安亭镇党(成)校举办专场书画联展,让老人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梦想。
让员工快乐工作:用心用情照料老人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福利院的一项重要课题。护理部护理组长刘红用心用情服务照料,走进了老人的心里。
“阿婆,今天的饭菜合你口味吗?”午餐时间,刘红时不时到老人旁边询问、观察,耐心回应着大家的诉求。其中一位阿婆的咀嚼功能不太好,刘红把大块的花菜再切碎,引导她细嚼慢咽,并嘱咐老人饮食规律,防止过饱过饥造成身体不适。
巡视、喂饭、值班……福利院里,总有忙不完的事,这只是她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缩影。来到福利院从事护理工作已17年,刘红对老人的饮食、生活相当熟悉,得知一位老人偏爱喝粥,就单独为他提供。在她看来,老人最在意的就是有人关爱,“我们把每个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像照顾家人一样无微不至。”
“食堂做的饭很好吃,符合老年人的口味;生活很规律,适合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全天都有护工巡视、照顾我们,他们都特别负责。”住养老人吴菊英笑容满面,“住在这里我很开心!”
护理团队不仅全方位照顾老人饮食起居,还组织老人积极参加休闲活动。上午10点,伴着欢快轻松的音乐节拍,老人们精神抖擞,舒展着身体。这是福利院在每个楼层开展的轮椅康复操,旨在帮助老人活跃身心,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们告诉记者:“每天早上10点、下午4点风雨无阻。”
医养结合是安亭社会福利院的一大特色。为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福利院内设医疗机构,为每一位入住老人进行健康评估,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同时通过区域联合共建、整合医疗资源,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和健康培训,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医养结合工作内涵。
“以往,老人想去医院就诊,往往需要家属陪同。如今,老人可以远程连线医生,足不出院完成看病取药。”孟瑛介绍,为推进养老服务领域数字化转型,安亭社会福利院与嘉定区南翔医院签约,通过“养老院+互联网医院”的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线上开药、问诊、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使养老更有“医”靠。
近年来,安亭社会福利院党支部把“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树立职业形象”作为基础工作,进一步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员工队伍,涌现出不少先进个人、先进典型事例。其中,孟瑛荣获“全国养老系统先进个人”、2012-2015年度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嘉定区“十佳养老机构院长”“嘉定区十大杰出人才提名奖”等,刘红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邹惠琴、陈丹荣获“上海市最美护理员称号”。
让志工稳定发展,“智慧”照进“夕阳红”
有别于一般人想象中的福利院,安亭社会福利院处处都有“小惊喜”。在六楼记忆家园一侧,有一处平平无奇的墙面,居然是一面音乐、游戏互动墙。住养老人范玉英正玩着“保卫萝卜”小游戏,方式很简单——只要敲击墙面就可以了。
目前,互动墙有11款小游戏可供选择,包括学习单词、垃圾分类、水果忍者等。“尤其对于坐轮椅的老人来说,这种抬手就能参与的游戏特别受欢迎。”社工部社工梅黛琳说,针对不同身体状况的老人,他们会分别开展特色活动,如太极拳、舞剑、做手工等,“我们不断改进传统服务方式,推进智慧养老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落地实践。他们开心,我们就开心。他们不开心,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开心。”
作为上海市首批智慧养老院建设单位,安亭社会福利院通过智慧化的应用,提高养老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住养老人的生活品质。
优质的养老服务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加入。近年来,安亭社会福利院党支部积极开展区域化“党建联盟 幸福暖心”党建项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发展中的引领推动作用,目前已与辖区内26家村居、企业、学校、医院等各单位开展联建共建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社会共治合力。
“从2019年结对开始,我们定期安排志愿者前来开展特色服务,比如趣味运动会、集体生日会、节日活动等活动。公司每年还会为福利院90岁以上的老人制作唐装,回馈社会、关爱老人。”上海安亭工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杨静感慨,能为老人做点实事儿,志愿者们都很快乐。
服务“最美夕阳红”,点亮老人幸福晚年,志愿服务团队功不可没。安亭社会福利院立足本院志愿者服务基地平台,大力培育院内、外志愿者团队。譬如,院内,切实发挥“银杏学苑——精神关爱”与“心与心交流”特殊老人精神关爱志愿者服务队的关爱作用;院外,吸纳镇后备干部志愿者队伍、镇团委团员青年志愿者队伍、退休教师及特长社工志愿者队伍等力量,推动为老服务落到实处,温暖和关爱及时送达。
以“党建红”托起“夕阳红”
“我觉得食堂每周定期更新菜谱,能做到营养均衡、种类丰富。”
“建议食堂在控盐、控油、控糖的基础上,增加自助调味料。”
……
说起食堂口味,住养老人代表你一言我一语——这是安亭社会福利院每周二举行的老人代表民管会和伙食委员会,定期汇总老年人对福利院和餐饮方面的要求和意见。
围绕目前伙食管理服务、菜品口味等问题,由社工、食堂经理、后勤、护理等多方力量组成的小组,将全程跟踪服务质量工作的整改落实情况,做到督在实处、察在要害。“我们严格落实‘一事一议’制度,坚持民主公开,让院中党员、职工和老人都有发言权、参与权、表决权,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孟瑛说。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花园单位”……在安亭社会福利院一楼大厅,一块块象征荣誉的铭牌诉说着它的光荣历史。
“我院的服务宗旨是让老人开心,让家属放心。”孟瑛表示,秉持“让员工快乐工作、让志工稳定发展、让老人幸福生活”的服务理念,安亭社会福利院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始终聚焦广大服务对象的急难愁盼,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职工,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服务品质,全心全意为长者服务,以“党建红”托起幸福“夕阳红”。
作者:张育锴
编辑: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