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宗旨。2023年初,嘉定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迫切需求,围绕“老小旧远”“衣食住行”等方面推进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在2024年嘉定区“两会”召开前,这些实事项目、民生项目完成了吗?“民生小目标”系列报道带你一起来看↓
“幼有善育”事关千家万户,为满足群众对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嘉定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资源不断增量扩容。在推进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中,嘉定区2023年累计新增21所托幼一体园,托幼一体园占比达到75%;完成15个社区“宝宝屋”建设,全区托位总数达7512个。
可随手“寄”娃的“宝宝屋”
2023年12月初,暂借于洪德路906弄80号的马陆镇社区“宝宝屋”002号开放运营。温馨可爱的娃娃家、材料丰富的建构区、亲子共享的阅读区等,让宝宝们在这里开心玩耍、尽情游戏,也能够一定程度上解放父母双手。
1月5日上午10点,家住附近的市民范甜甜带着21个月的儿子赫赫走进宝宝屋。“我爱洗澡皮肤好好,啊哦啊哦……”隔着玻璃窗,她看到孩子在育婴员的陪伴下开心玩耍,便放心地转身离开。
“宝宝屋”旨在为1-3岁的婴幼儿家庭提供便捷的临时照护,每年可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12次免费服务。虽然每次时长只有1个小时,但在范甜甜眼里,这种社区帮忙带娃的新方式不仅能解决燃眉之急,而且能让带娃幸福指数大大提升。“不论环境还是老师,我们家长都比较认可。我偶尔想要放松一下的时候,随手‘寄’娃就能实现。”范甜甜笑着说。
家门口的“宝宝屋”不仅是宝宝乐园,也是家长课堂。育婴员会根据宝宝自身情况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采取更适合孩子的育儿措施。“新手妈妈”汪芙蓉就颇有收获:“比如孩子不小心撞到或者依赖于抱睡,老师都会给出专业建议,我也在从这些细节中慢慢学习怎么正确引导孩子。”
人员保障方面,马陆镇社区“宝宝屋”002号共配备9位专业的照护人员,包括保健教师、育婴员、保育员等。“照护人员会全程陪同婴幼儿,为宝宝和家长提供专业优质的照护和科学的育儿指导服务,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育婴员杨晨表示。
托幼一体破解“带娃难”
这学期,嘉定区实验幼儿园首次尝试开设两个托班,迎来了一群不足3周岁的“小不点儿”。在这里,大自然是孩子们活动的快乐天地,托班宝宝们有的穿着小雨衣在泡泡池前感受泡泡的柔软触感,有的用铲子在沙坑里进行创作。
“我们来比赛谁骑得更快!”彩色跑道上,高宇阳和小伙伴各自驾驶着一辆船型小车,开启速度大比拼。对于阳阳的性格变化,母亲张燕感到十分欣喜:“孩子小时候跟同龄人没有太多的接触机会,刚入学时甚至有些排斥和其他小朋友互动。这半年简直进步飞快,在托班交到了许多好朋友。”
变化不仅发生在孩子身上,也让忙碌带娃的老人从育儿压力中“喘口气”。从事科研工作的张燕休完产假就重返职场,育儿的担子自然落到了老人身上。“但是老人年纪大了,尤其是阳阳会走路以后他们更加有些力不从心。孩子上托班的这半年,整个家庭都轻松了很多。”张燕说。
据悉,园方为开设托班对室内空间进行整体改造,一方面将墙壁改造成全开放式落地移门,打通室内和户外通道,让孩子能充分沐浴阳光;另一方面还通过家访了解幼儿喜好和性格,布置卡通地垫、小沙发等,营造家的温馨氛围。
“针对托班幼儿年龄小的特点,老师还会根据婴幼儿的月龄情况、适应情况以及季节变化等灵活调整作息时间。幼儿可以跟随自己的心意在沙发上看书、和小伙伴玩过家家或是拿起画笔自由创作,就像在家里一样安全、舒适。”在实验幼儿园园长周卫倩看来,这是一场充满爱与责任的双向奔赴,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里走好人生第一步。
近年来,随着嘉定新城建设的加快和大量人口的导入,与之相对应的是学前教育及托育服务需求的迅速增长。嘉定“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正不断加速升级,2024年计划新增15家公办托幼一体园和5个社区“宝宝屋”,增加1050个托额,促进区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新开办学校”方面,嘉定2023年共开办华东师范大学第五附属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中学、嘉定区春申小学、嘉定区城北幼儿园等9所学校,2024年还将开办上海实验学校嘉定新城分校、上海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学校,进一步激发品质教育创造力和潜力。
编辑:武利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