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这些实事项目的完成,让家门口更“好玩”、老人居家更安全

日期:2024年1月10日 09:38:3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坚持人民城市服务人民,2023年初,嘉定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迫切需求,围绕“老小旧远”“衣食住行”等方面推进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2024年嘉定区“两会”召开前,这些实事项目、民生项目完成了吗?一起来看↓

“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建设是嘉定深入践行“人民城市”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级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嘉定持续推进邻里中心建设,打造“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成为嘉定社会治理的一张特色名片。2023年,嘉定建成10家“我嘉·邻里中心”。

“家门口”的好去处日渐完善

今年1月1日,北管村“我嘉·邻里中心”对外运营。1月8日上午,记者在邻里中心内的长者运动之家看到,不少老人正在各种健身设施上运动。有别于传统健身场所,长者运动健康之家配置的健身设施都是适老化健康促进设备,包括有氧健身车、垂直律动沙发等,具备健身、监测双重功能。

今年69岁的熊阿姨特意拉着老姐妹前来体验。“我们在家闲不住,喜欢到处走走、锻炼锻炼,这边的器械好,很合适我们老年人。”熊阿姨告诉记者,以往她和老姐妹只能在村里散散步,体验一些基础的运动器材,如今邻里中心的建成,让他们有了锻炼聊天的好去处,“一边聊天一边锻炼,而且环境也很好。”

图片

除了运动锻炼,村民们在休闲娱乐上也有了更好的选择。去年,北管村在原有300平方米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基础上,在邻里中心内建成全市首个新型农村电影放映示范点,并配备电影级解码和音响系统,以及可移动式观影座椅,让农村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市影院的视听效果。“和电影院里面差不多,环境也蛮好,放的电影都是我们喜欢看的。”北管村村民潘阿姨说。

“为了让这里真正成为村民文化活动的集聚地,示范点以‘菜单式’选片、‘点播式’放映的方式,把主动权、选择权交给老百姓。”北管村村委会副主任何奕健介绍,放映频次从原先的每月2次增加到每周1次,同时会定期征询村民意见,根据村民喜好排片。

图片

据了解,北管村邻里中心设计为乡村型“我嘉·邻里中心”,以原党群服务中心为主体,整合社区卫生服务站、日间照护中心、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组成“一主四辅”的功能格局,还配有市民健身驿站、多功能影音厅、亲子活动室(未成年人保护站)、我嘉书房等空间,村委会和相关职能部门将整合好各类资源,发挥好公共空间的平台作用,就近为村民提供高水平的各类服务。

“我们将通过创新自治共建模式,与第三方商户共建便民服务站、共享健身房,为辖区居民提供理发、缝补、维修、运动健身等服务,满足群众日常需求,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真正做到邻里中心的自治共建。”何奕健表示。

高龄独居老人的生活更加安全

除了家门口休闲运动场所建设,高龄独居老人的居家安全也被高度关注,被列入2023年嘉定区为民办实事项目。记者从嘉定区建管委综管中心了解到,2023年嘉定已为4474户75周岁以上独居老人安装燃气报警器,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1月8日一早,马陆镇天马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工作人员来到居民郑阿姨家中,检查燃气报警器的可靠性以及新型智能燃气表具的使用情况。已过耄耋之年的郑阿姨长期独居,生活安全问题备受子女牵挂。“之前烧菜忘了关火,烧坏了两口锅子,想想真是后怕。有这样一个燃气报警器感觉更安全、放心。”郑阿姨说。

图片

据悉,此次燃气报警装置加装覆盖瓶装液化气用户和管道天然气用户,由区内燃气供气企业实施安装。在安装报警器的同时,燃气公司也同步对用户的使用环境、燃气具及配件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用气安全。

与此同时,2023年,嘉定共为11万户家庭更换新型智能燃气表具,三年来累计完成全区约48万余户。

此外,在嘉定2023年实事项目中,“完成2条道路4.3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工程”“10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项目也已全部完成。

尾图.jpg

编辑:卓明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