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在嘉定,找工作已经进入“next level”

日期:2024年8月28日 22:05:13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直播间,我是今天的招聘推荐官,这里是‘乐业上海优+’2024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嘉定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的现场,就业咨询、指导可以互动连线现场企业和专家……”日前,嘉定人才市场的专场招聘会上,一场集结了30余家企业、超百个热门岗位的直播招聘,吸引了千余名求职者参与,收取简历170余份,初步达成意向50人。

从线上的“带岗”直播、专家指导咨询到线下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各类招聘会和洽谈会……嘉定正以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深度服务,为青年就业问题开出“组合药方”,助力待业群体“好”就业、就“好”业。

15分钟就业“服务圈”托起“乐业梦”

“反正有积蓄,你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最近半年,从地产行业中层离职的王先生每次和朋友聊起找工作的话题,都会获得一些善意的劝慰,但这些话反而让他更焦虑了。

与他保持联系的嘉定区就业促进中心职业介绍科首席职业指导师李蓓佳很理解这种焦虑,她做了十余年就业援助工作,深知中年再就业的艰难——一旦错过就业黄金期,发展为长期失业人群的风险将会成倍增加。

一次线下交流中,李蓓佳鼓励王先生分享个人“成就事件”以挖掘自我亮点,她发现王先生擅长各类乐器,对艺术类话题敏感且健谈。她便安排王先生尝试MBTI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数据显示王先生对艺术领域的天赋远超之前从事的管理领域。在李蓓佳的建议下,王先生重新调整了职业方向,顺利在音乐教培机构任职,开启了全新的职业生涯。

像这样的一对一职业指导,单今年上半年嘉定职介指导团队就接手了230余人。放眼全区,像李蓓佳这样的职业指导师,每个街镇都至少有一个。去年全年,他们完成职业规划、简历修改、心理解压等一对一就业指导3000余人次,用专业和热情为求职者“把脉开方”,帮助他们跨越从校园到职场、从失业到再就业的鸿沟。

除了主动寻求就业指导的求职者外,长期失业青年、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也是就业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去年8月,上海市人社局着手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力求将全面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拓展至居民的家门口,真正实现服务的“零距离”。如今,嘉定区依托“我嘉·邻里中心”等公共服务载体,在12个街镇建成了13个功能完备、建设达标的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利用“1+12+X”服务体系,实现了“人社部门-街镇-邻里中心-村居服务点”的协作联动和就业创业服务资源的下沉与对接。

在“圈”里,不止有“点对点”“一对一”的专家职业指导,还有24小时“一网通办”自助机,能够提供灵活就业登记、补贴申请、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等190余项服务;职业培训、创业帮扶、就业招聘、职业指导、劳动用工风险防范讲座等多元服务帮助求职者在“家门口”随时随地、随训随聘,“嘉”速就业。对低保、残疾、零就业家庭的求职者,就业援助员还将进行精细化摸排,定制“一人一档”就业帮扶方案,并提供就业见习、技能培训、定向招聘等多元就业渠道,帮助他们早日重返职场。

三方互联互动,就业“立交桥”再提速

“上次那批求职简历投到企业之后有反馈了吗?”“学金融那小伙子已经去单位报到了。”“最新的岗位信息什么时候推送?”在各街镇就业援助员的工作群里,每天都会蹦出上百条信息。全面的就业资讯、高效的沟通介绍、精准的岗位匹配......307名援助员在这里编织着一条条联结求职者与企业的纽带。

“街镇通联群”“人才市场群”“365天天天招群”……大大小小的微信工作群,在嘉定区就业促进中心职业介绍科科长叶本喜的手机里有20多个。叶本喜说,就促的工作人员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求职者,就像一座大桥上的交通疏导员,“我们不只要把桥建起来,还要做好前中后期的沟通协调和维护,确保双方顺利交汇通关。”

叶本喜介绍,应届生毕业生最易陷入“无经验不录用,不工作无经验”的就业困局,因此有相当比例的“慢就业”——考公、考研、出国,或因求职不顺等原因待业观望。因此,强化毕业生“职前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嘉定区就业促进中心全面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多次开展校园招聘会,并在区内高校推出见习计划、实习培训等项目,帮助大学生“提早入局”,丰富实习经历,做好择业规划。同时,中心坚持常态化走访问需和线上用工监测相结合,全面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和岗位特点,高效筛选出与岗位相匹配的求职者,同时积极动员企业参加系列招用工活动,搭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沟通的高质量平台。

“嘉定失业人群中,本地居民和高学历新上海人占到七成,长期失业青年200人左右。”“今年全区应届毕业生3500名,我们的目标是达到至少92%的就业率……”采访的最后,叶本喜给记者罗列了一串数据。这些看似笼统的数字,关乎着一个个家庭的沉浮。“新形势下的‘就业局’都是‘高端局’,稳就业是全社会的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的共同努力。”叶本喜感叹道。

好在,如今就业这座“立交桥”越建越宽,多层次的匝道交织成一张庞大的网络,助力求职者们加速“上岸”。

正文图片

作者: 刘睿涵
编辑: 唐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