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嘉定区域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创新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企业科技产品持续上新,凸显了嘉定制造的硬实力。
企业的快速发展,正是国家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即日起,嘉定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坐标嘉定:制造业单项冠军”系列,展现嘉定区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在嘉定这片智能制造产业高地,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新时达的创新发展之路堪称智造转型升级的典范案例。这家创立于1995年的企业,以电梯控制系统为起点,凭借在运动控制领域数十年的深耕积淀,将核心技术优势辐射至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实现了从细分市场“隐形冠军”到多赛道“数智化选手”的跨越式发展。
垂直深耕:电梯控制系统的“冠军密码”
走进新时达电梯控制系统工厂的生产车间,在柔性自动化产线上,多台工业机器人在有序进行自动装配。这条自动化产线配备了先进的视觉识别系统和智能控制设备,能够高效完成电路板组装等关键工序。每天,从这个工厂下线的数百套电梯控制系统及相关产品,将发往全球市场,为各类电梯提供稳定可靠的“智慧大脑”。
新时达的电梯控制系统支持10米/秒超高速稳定运行,超行业平均60米/秒的水平。系统采用模块化冗余设计,关键部件均通过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10万小时认证,使年均故障率低于0.5次,仅为行业平均值的四分之一。
根据2024年度第一季度的数据,新时达电梯控制系统已占据全球市场18%的份额,在国内高端电梯市场持续保持占有率第一的位置。除长期服务通力、日立等跨国企业外,近年成功拓展至中东、欧洲等海外高端市场。
新时达以开发电梯控制系统起家,公司成立当年便研发出电梯串行控制系统,并于两年后推出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电梯控制系统的核心是控制器。我们结合用户日常使用电梯时的场景,开发控制系统功能,尽可能提升电梯的智能水平。”新时达总裁梁锐表示,基于控制领域的经验积累与技术革新,新时达持续拓展电梯控制系统的产品类别,现已开发出电梯控制柜、电梯变频器、电梯轿厢指令板等15种产品。
在智能化应用方面,新时达推出“电梯云”数字化与智能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云平台技术,依托云监管、云服务等功能,通过全息通信实时感知并记录电梯运行状态,实现故障预测,为电梯日常管理、定期安全检查及维护计划等提供科学高效支持,并降低电梯运维成本。
为杜绝居民将电动自行车带入家中充电而引发火灾隐患,新时达于去年推出具备先进图像识别技术的AI摄像机,用于监测电梯内部场景。一旦监测到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便会立即触发警报,并通过APP或短信迅速通知小区物业和电梯维保人员,有效阻止电动自行车入户。
目前,新时达已为全球超300万台电梯提供智慧电气控制系统、部件产品及技术支持服务。“基于在运动控制技术方面的基础,公司向变频驱动及伺服系统这两个方向布局发力,建立起自主核心技术研发平台。”梁锐介绍,新时达的业务版图紧密围绕运动控制技术展开,公司正加速布局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努力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横向拓展:工业机器人的“破壁之战”
随着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速,工业机器人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新时达把握这一机遇,将运动控制核心技术延伸至工业机器人领域,开启新的增长曲线。
“工业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我国已连续10年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但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新时达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田永鑫表示,面对国外厂商的技术壁垒,新时达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持续攻关,2010年成功研制首台工业机器人,此后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工业机器人年出货量节节攀升。
根据新时达2024年半年报显示,SCARA机器人出货量位居国产第二、全球第四,是国产头部机器人厂商中最早拥有全自主可控控制技术的企业。
新一代机器人控制系统采用驱控一体式设计,搭载最新控制算法,可实现节拍提升30%。其模块化组合设计支持全系列机器人产品的匹配。产品通过139项严苛测试,产品稳定性、功耗等显著优化,性能比肩国际一流品牌,广泛应用于锂电、光伏、金属加工等行业。其中,SRC4为全球最小的重负载机器人控制柜,体积较常规产品减小70%,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
打造智能工厂是新时达响应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工业机器人业务的一项重要举措。2020年投产的机器人智能工厂是新时达的重要里程碑。这座工厂实现了“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突破,机器人密度达1080台/万人,生产效率提升30%,用工减少80%。工厂先后获得“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多项认证,成为行业标杆。
为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发展,新时达积极主动与供应商建立紧密链接关系,探索广泛合作,以产业链融合促进技术创新。2022年7月,新时达成为打造首款“全长三角造”机器人项目的“链主”企业。近两年来,新时达牵头长三角12家上下游企业协同研发,握指成拳,形成合力,共同构建产业生态,促使长三角区域内国产机器人零部件实现整机应用。
如今,新时达拥有90多款工业机器人产品,年产量超2万台,累计出货量超5万台,在汽车、新能源、消费电子、金属加工等多个行业形成规模化应用。
新时达的成功转型源于其持续强化的创新生态体系。公司每年投入营收8%以上用于研发,重点突破谐波减速器、力控传感器等关键技术,2023年研发费用更是达4.5亿元。公司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并牵头承担国家智能制造专项“高性能伺服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等重点课题。目前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200余项。
“我们将继续以运动控制技术为核心,深耕智能制造,推动国产高端装备走向全球。”梁锐表示,从电梯控制系统到工业机器人,再到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新时达正以“数智化”为引擎,在多个赛道实现协同增长,为中国智造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新时达样本”。
编辑:李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