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红色引擎”加速轰鸣,“政企融创”破局新生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5年7月2日 21:25:39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编者按】红心向党庆“七一”,不忘初心跟党走。近年来,嘉定区各级党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融合型党建”为突破口,扎实开展片区党建、领域党建、链上党建三大行动,深入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实践,聚力共建现代化新型城市,从中涌现出一批产城融合、新老融合、城乡融合、同圈融合的生动实践。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区委组织部与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融合型党建•嘉定实践”系列报道,展现嘉定通过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与创新成果。

2024年,嘉定区规上工业累计实现产值4704.5亿元,可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市工业大区(除崇明外)首位。2025年1-5月,全区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807.9亿元,可比进一步提升至9.2%。从数据增长到转型升级的发展历程,正是“融合型党建”经济建设专委会以党建“破局”重构产业“新生”的生动实践。

自2022年成立以来,经济专委会通过“支部联建、活动联办、发展联谋”三联驱动,构筑“资源共享、融合驱动、服务高效”的“1+3+N”党建融合新模式。通过精准对接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发挥资源整合的穿透效应,有效提升了党建工作的“耦合力”,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党建红”绽放“先锋彩”

上海市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是深化政企协同、优化营商环境的战略性举措。作为制度执行的中坚力量,服务专员队伍以“驻企服务、全程跟进”的工作模式,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经济专委会创新打造“党建指导员+服务专员”双指导模式,形成“政治引领+专业服务”的叠加效应。两支队伍既分工明确又协同发力:既当好惠企政策的“宣传员”,又做好排忧解难的“协调员”,更成为政企联动的“联络员”,推动党务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为企业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图片

2025年,上海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通过服务包“一键通”专窗平台发起诉求,希望加快推进智能科技装备生产制造基地新项目落地,拓展汽车零部件智能设备、车载传感器、电子产品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领域。在获悉企业诉求后,经济专委会第一时间联动相关部门及服务专员,多次上门提供全流程指导。一方面,在企业尚未取得新地块的情况下,先行支持其在老地块完成新项目准入并启动研发,避免项目外流;另一方面,成立攻坚小组驻企服务,全力推动企业用地需求流程,真正实现了“存量资源高效利用”与“新增项目加速布局”的双赢。该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提升区域产业发展与就业水平。

服务专员始终践行“双岗双责”理念,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积极延伸服务触角,助力织密党建服务网络。当了解到上海同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有名工程师因组织关系异地但希望就近参加组织生活时,服务专员立即将其纳入流动党员管理,并通过产业集群党支部为其搭建活动平台,让人才“安业”更“安心”。

2022年以来,经济专委会不断探索推进“双责”“双联”“双融”的“三双”联络机制,持续提升服务能级。目前,318名服务专员组成的队伍随时待命,为企业提供定制服务;“服务包”制度已覆盖区内2104家重点企业,推动政务服务从“最后一公里”到“服务零距离”的质变。

“党建红”融出“产业兴”

在能源转型与环保攻坚的时代浪潮中,甲醇汽车产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2024年初,当吉利远程提出在嘉定建设甲醇汽车生产基地时,首个难题横亘眼前:上海尚未建立甲醇燃料加注与车辆运营的专项政策体系,项目如同无轨之车难觅前路。面对上海甲醇汽车应用基础薄弱、政策支撑不足的现实困境,经济专委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工作模式打通政策创新堵点,率先突破传统能源管理范式,在全市首推《嘉定区车用甲醇燃料加注站安全许可与常态监管实施方案》,并参照成品油管理模式鼓励先行建设撬装站,明确全链条监管审批流程。此举打造出可复制推广的政策创新样本,为全国甲醇汽车试点贡献“上海智慧”。

图片

首座甲醇撬装站建设面临一场复杂的“协同战”:从用地审批、消防验收到设备质检、交通许可等12个关键环节,涉及规资、建管、应急、交通等多部门。按传统审批流程,项目落地至少需180天,但企业亟需半年内投产。面对这一挑战,经济专委会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一方面主动对接市经信委争取政策支持,由市经信委统筹联动市应急局、市住建委等市级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强化区级“一盘棋”工作格局,联动应急管理、规资、建管等12个部门及属地街镇,通过“党建+项目”机制破除部门壁垒,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政策制定全程。

面对“双碳”战略引领绿色交通建设的迫切需求,经济专委会以融合型党建为“红色纽带”,串联破解跨部门政策壁垒、跨领域资源断层、跨产业协同堵点。这不仅是一场“党建引领、部门联动、政企协同”的攻坚战役,更是一条驱动汽车产业破茧新生的变革征途。

“党建红”链接“发展虹”

当前,产业发展已全面进入“生态竞争”新阶段。针对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中小企业对接头部企业的准入壁垒、区域配套效能不足推升运营成本等突出问题,经济专委会创新建立“双链驱动”机制:以龙头企业为“链主”引领产业升级,政府部门为“链长”提供政策护航。通过将战斗堡垒建在“链”上、服务赋能抓在“链”上、协同发展融在“链”上,有效激发产业发展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链上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经济专委会围绕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金融、专精特新等五大重点领域,创新组建五大专业服务团队,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其中,新汽车领跑团作为金牌服务团队中的王牌队伍,聚焦区内汽车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短板弱项,提升链上企业竞争力。通过建立“点对点”精准摸排机制,对辖区内汽车零部件及配套企业实施全覆盖调研,系统编制《嘉定区汽车供应链企业及产品清单》,清单重点涵盖动力电池、底盘车身制造、电子控制系统等关键领域,累计覆盖重点企业90余家,全面夯实了汽车产业链基础数据支撑。集成电路领航团则聚焦区内智能传感器产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举办“芯链共生,创赢未来”集成电路产业链联盟轮值链主(上海工研院)工作推进会暨超越摩尔集成电路生态建设活动,构建初创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主体、资本市场的精准对接通道,有效促进创新要素与产业资源的深度融合。

经济专委会着力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党建融合工作新模式,通过创新打造产业链对接服务平台,在促成实质性战略合作的同时,显著提升产业链协同效能,切实增强区属企业发展信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嘉定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土地上,党建的红色引擎正以磅礴之力驱动着产业与生态的深度变革。“融合型党建”经济建设专委会将党的工作融入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经络上,聚焦三大重点产业强链补链,构筑“组织建在链上、服务沉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的党建新模式,为新能源产业注入澎湃的“红色动能”。

50dddbdc68e44da182b9e110dd651fc9.jpeg

来源:区经委

编辑:李蓝玉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