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嘉”2025民生系列访谈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7月30日,由嘉定区委宣传部、区新闻办、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我爱我嘉”2025民生系列访谈正式启动。系列访谈邀请各委办局负责人作为嘉宾,直面区域民生发展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现场答疑解惑,并就市民关切作出承诺与展望。今天(8月5日),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何冬英与嘉融媒主持人、现场观众等,共同探讨如何更好描绘嘉定文化旅游的美好图景,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触达,如何塑造嘉定文旅IP的独特辨识度等话题。
“我爱我嘉”2025民生系列访谈由上海农商银行、嘉定城发集团特约支持。
做强“15分钟文化生活圈”
“我嘉”系列特色品牌项目,是嘉定在“十四五”期间聚焦市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立足“我嘉书房”项目示范效应,立体化打造“我嘉”系列空间、系列团队、系列活动有机共生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新体系,集群化融合公共场馆、群众团队、活动资源等各方社会力量,推进品牌共育、阵地共用、活动共享,是嘉定促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重要举措。
访谈中,何冬英介绍,在空间建设上,嘉定坚持融合共建理念,充分盘活社会资源,将“我嘉”系列文化新空间嵌入邻里中心、园区、商圈、酒店、银行、景区及民营文化艺术场馆等地。目前已在嘉定全域建成30个“我嘉书房”、78个“我嘉秀空间”,53个“我嘉阅空间”,13个“我嘉艺空间”,并引入优质公共文化资源,进一步做强“15分钟文化生活圈”。
嘉定备案的群文团队有近2000支,这背后是无数市民的热情。嘉定区文化馆副馆长张辰龙介绍,目前已成立由“我嘉声乐团”“我嘉舞蹈团”“我嘉器乐团”“我嘉戏剧团”等十个门类组成的“我嘉艺术团”,团队作品多次在各级赛事获奖,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充分带动全区各级群文团队发展。
针对网友提出“文旅嘉定云文化众筹板块是什么”的疑问,何冬英介绍,该板块的特色在于将“众筹”模式引入公共文化领域,是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创新平台。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项目类型丰富,涵盖文化培训、演出展览、旅游研学、互动体验、文创产品等五大类,能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二是公益性突出,项目投入设置合理,回报紧密关联文化本身,确保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实施;三是参与门槛低,市民可通过小额度资金支持项目,同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参与活动。
“截至目前,文旅嘉定云文化众筹板块已成功发起1000多个项目,融资超400万元,成为市民参与文化生活的重要窗口。”何冬英表示。
“社会大美育”课堂
惠及近300万人次
“十四五”期间,嘉定区积极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社会大美育”计划号召,推进“城市美育”,积极打造“社会大美育课堂”。
“我们联合区内公共文化艺术场馆及民营美术馆、博物馆,自2023年起每年推出‘社会大美育’课堂项目,建立起内容丰富的美育资源库。”何冬英介绍,两年来,嘉定区“社会大美育”课堂共计开展艺术教育普及活动2000余场,惠及近300万人次。今年嘉定有8家场馆入选市级“社会大美育课堂”,打造了“嘉图艺教”“嘉博特展教室”“爱上美术馆·俨韵‘艺’行”“相印红”“SAM汽车美育大课堂”等美育品牌。
2024年,嘉定在持续做强美育课堂的基础上,创新推出“美育一刻”特色品牌项目,以一刻钟美育课堂的概念,通过文艺快闪、艺术导赏视频等形式将美育资源送进嘉定各大商圈。
譬如,通过打造30集“美育一刻”系列艺术导赏视频,精选区内公共文化场馆极具代表性的“硬核馆藏”,制作成每集1分钟的馆藏艺术导赏,在“学习强国”“上海嘉定”“爱赏嘉定”等各大新媒体平台以及线下商圈、文化场馆、公交站点等LED屏播放宣传,让更多市民看到嘉定精品馆藏资源之美,在美育普及的同时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IP“嘉小鲤”亮相
“‘十四五’是嘉定非遗从保护传承向活态融入转型的关键期,‘嘉有’系列就是我们打出的‘组合拳’。”何冬英表示,截至2025年6月,系列活动已惠及600万人次,相当于每个嘉定人都至少参与过1次“嘉有”活动。
“嘉有”系列的核心逻辑是“让非遗适应当代生活”。比如“嘉有好店”,今年3月以来,嘉定在嘉亭荟商圈、马陆葡萄艺术村、江南书局·疁城之瞳、州桥老街开了4家线下店,同步在“上海嘉定”APP上线线上店,还有各种线下活动的“快闪店”;“嘉有好物”更注重“标准化+潮流化”,2025年6月《“嘉有好物”甄选册》发布,精选17个嘉定非遗代表性项目、课程和礼盒,7月又推出电子版,市民在家就能逛“非遗超市”,让非遗从“博物馆里的东西”变成“你我身边的东西”。
正值暑假,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访谈现场,嘉定博物馆的新IP亮相,它的原型就是嘉定孔庙棂星中门上的“鱼龙石刻”。前期在“上海嘉定”“嘉定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上为小鱼龙征集名字的过程中,共有10个名字脱颖而出,包括棂星龙、鲤小满、嘉小鲤等。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全民征集和市民朋友线上线下的热情投票,这个承载着大家智慧和期待的名字就是‘嘉小鲤’。”何冬英解释道,“嘉”代表嘉定,“鲤”则寄托了对学子们的美好祝愿,希望来到嘉定的学子们都能鱼跃龙门,逢考必过。
“十五五”展望和承诺
展望“十五五”,嘉定将推进区级场馆升级,开展空间设施增能行动,推进区、街镇、居村三级设施矩阵建设,持续深化“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全面织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升服务覆盖面与精准度。到2026年完成不少于200个 “我嘉” 系列空间建设,并实现 “我嘉・邻里中心” 文化新空间全覆盖;重点建设历史人文、海派都市、乡村休闲三类特色文化街区,如活化嘉定州桥历史风貌区、打造 “行走嘉定” 精品线路等。
此外,嘉定还将深化“我嘉”系列群文服务体系,推进空间、团队、活动一体化发展,培育阅读推广人、文艺指导员等队伍,让服务更精准地对接全民全时的文化需求。
节目尾声,何冬英表示,未来嘉定区将有力推动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加速构建“世界级汽车文化名城”“长三角文旅融合节点城市”和“智慧文旅应用先行区”,实现文旅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持续繁荣。“让市民朋友有更好的获得感、体验感、满意度,这是我们最终的目标。”何冬英说。
“我爱我嘉”2025民生系列访谈
由上海农商银行、嘉定城发集团
特约支持
王晨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