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是新时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破题之钥”,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坚持党建引领,实行专项行动,是着力破解物业治理“老大难”问题的有力举措。4月底,全区召开了嘉定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推进会,下发了《嘉定区关于开展2025年度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拟通过建组织和建机制同推、党建引领和行业管理联手、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并重等举措,全方位加强党对小区治理的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区善治的生动图景。6月27日起,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我家事·大‘嘉’办”系列报道,蹲点报道部分街镇、小区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华亭镇围绕“助发展、一家亲、汇民智”等核心主题,引导退休干部加入“我是社区协理员”志愿服务团队,为打造和谐宜居、充满温度的社区环境贡献智慧和力量。
片区服务亮特色,
银发助力谋发展
华亭镇立足4个片区的不同特点,引导老干部精准对接需求,让“一片区一服务”的模式落地生根,成为推动片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争做乡村振兴“助推者”。连俊村片区正全力创建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华亭镇引导老干部主动扛起责任,担任乡村公寓和组团式翻建“红管家”。大家积极接听“红管家”服务热线,提供即时维修、节日慰问等暖心服务,不断提高住户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示范村创建注入源源不断的“银发动力”。
善做小个专党建“联络员”。华旺社区片区作为集镇街区所在地,小个专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是重点。老干部积极融入,走进小商铺、小作坊、小餐馆,向经营者讲解党建知识,了解他们的经营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党组织与小个专从业者的联系更加紧密,党建工作与商户发展实现了同频共振。
力做农耕文化“传播者”。华亭村片区是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聚集地,华亭镇以此为依托搭建村校合作平台,积极推动农耕文化传播。引导熟悉农耕文化的老干部担任传播志愿者。他们在华亭学校耕读园给孩子们讲农耕故事、展示古老的农耕工具,在联心菜园带着孩子们体验耕种的乐趣、分享丰收的喜悦。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
乐做花卉种植“指导员”。塔桥村片区是月季文化园的所在地,老干部依托雅趣花友社,成为了花卉种植的“技术顾问”。他们持续举办花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开展花卉种植培训,为爱好者传授技巧;提供一对一咨询,解决种植中的各种问题,让花卉成为华亭镇的亮丽名片。

课程传情暖邻里,
银发携手一家亲
为了让社区充满温情,引导老干部积极开展非遗传承课、戏曲分享课、气功养生课“三门课”,在非遗传承、文化分享、健康养生中,拉近了邻里距离,营造了“一家亲”的和谐氛围。
守护传统技艺,连接代际情谊。非遗传承课上,老干部化身“清韵・雅绣”十字挑花工艺班的授课老师,每月定期开展2次教学活动,耐心传授这项传统技艺。他们细致讲解每一款图案背后的寓意,拆解复杂的针法技巧,从基础的十字交叉到进阶的纹样组合,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
唱响经典旋律,丰富老年生活。戏曲分享课上,华亭镇“暖夕阳心声戏曲班”的老干部为村居带来一场场精彩演出,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增进了大家的友谊。
传播健康理念,传递暖心关怀。气功养生课上,华亭镇老年学校优秀学员化身“健康向导”,深入村居开展气功义务教学活动。活动教学内容兼具实用性与通俗性,在有效传播科学养生理念的同时,切实将健康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效性与暖心度。

议事协商聚民智,
银发聚力共治理
华亭镇引导老干部参与网格议事会、老宅长矛盾调解会、为民办实事项目评议会“三场会”,让他们的智慧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添砖加瓦。
聚焦治理难点,智献破局良策。邀请老干部参加网格议事会,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围绕安全生产、农民建房、邻里矛盾调解等治理堵点,由老干部出谋划策。他们的参与既能弥补年轻网格员经验短板,又能以威望化解抵触情绪,让治理方案更接地气。
巧化邻里纠纷,筑牢和谐根基。由老宅长矛盾调解工作室招募人头熟、威望高、能力强的老干部,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矛盾调解会。许多僵持不下的问题,在他们的调解下都得到了圆满解决,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全程监督问效,实办民生暖事。引导老干部参与为民办实事项目评议会,他们作为市民代表与“两代表一委员”一起全程参与项目评议。从项目规划到竣工,老干部全年多次深入现场,查看进展情况,听取工作汇报,对项目的质量、进度、效果提出中肯的意见,让实事项目更加贴合群众需求,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下阶段,华亭镇将进一步深化“我是社区协理员”活动内涵,不断优化志愿服务体系。通过强化组织引领,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搭建更广阔平台,激发队伍活力。同时,注重总结经验、提炼特色,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让老干部的“银发力量”在基层治理中持续焕发新的光彩,为社区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编辑:沈天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