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专题报道 >> 正文

从一盏清晨的灯光开始,他们为“梦想合伙人”保驾护航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5年10月25日 17:53:33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编者按

在嘉定,一场以“管家”为核心的服务革命正在重塑营商生态。从工业产值的精准护航到楼宇经济的空间革新,从企业需求的快速响应到人才安居的贴心保障,各街镇正以“管家”之名,探索出服务企业的创新路径。“我嘉管家”系列报道,带你解码嘉定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秋日的清晨,安亭经济发展中心的会议室灯光早早亮起。桌上摊着几张图纸——新厂区规划图、研发楼平面图、自动驾驶测试场地分布图。安亭经济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杨嘉慧一边核对进度,一边安排当天的走访计划。他已经习惯这种节奏——不是等企业上门,而是主动去问一句:你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节奏的改变不仅是一句简单的问候,而是一次实打实的行动转型。过去一年,安亭经济发展中心团队奔走于园区、厂房和会议桌之间,推动安波福系的风河开物、英凯博汽车科技,华东理工国家工程院院士团队的翼斯创航空设备制造,生物医药板块的华兴线粒体生命科学等一批高质量项目落地生根。而更打动人心的,是这些项目背后的“共创故事”。

破局:从“我有什么”

到“我们需要什么”

去年底,杨嘉慧团队接触到一家从事自动驾驶算法研发的科技企业。企业产品性能优异,却迟迟没决定落户——他们关心的不是地价,也不是补贴,而是能否找到真实道路场景测试、高精尖人才和耐心资本的支持。

“如果我们只是报几个地块、发几份政策文件,那样的服务太浅了。”杨嘉慧说。于是,他带队现场踏勘,陪企业代表去看安亭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协调车辆上路资质;又拉上区内高校科研院所,组织算法专家与企业CEO面对面交流;同时,为团队成员梳理潜在客户名单,对接上下游产业链伙伴。

“那段时间,我们就像企业的临时战略部门。”他回忆,为了节省企业在不同部门之间跑手续的时间,团队一度在晚上10点还在微信群里协调审批。最终,这家企业在今年春节前签约落户安亭,成立智驾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签约那天,企业负责人说了一句让他印象深刻的话,“你们不像招商员,更像是贴心的管家、一起干事的伙伴”。

赋能:不止于落户,更在于成长

落户只是开始,陪伴成长才是“我嘉管家”的真正意义。

壹号湾科技园的安波福集团正是安亭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去年,其旗下英凯博公司启动技术升级与产线扩张,急需新的厂房空间。杨嘉慧得知消息后,当晚便召集团队开会,布置“挂图作战”。

“企业等不起,我们也不能慢。”他记得那晚开会到凌晨,桌上摊满了地块规划图和企业需求表。第二天早上,团队便分头行动——有人去现场看厂房,有人跑审批流程,有人帮企业梳理技改政策和资质申报。

仅用一个半月,泰波路8号地块的改造工程全部完成。企业负责人站在崭新的厂房里感叹:“这是我们见过最快的项目推进速度。”

如今,英凯博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进入生产调试阶段,预计未来十年销售收入将突破百亿元,成为推动区域产业跃升的重要引擎。

“传统招商的终点,是签约;我们的起点,也是签约。”杨嘉慧说。

共生:与城市共成长,

绘就发展“同心圆”

招商的尽头,不是落户数据的增长,而是人与城的共生。

有企业家曾这样形容安亭:“这里的招商人员不只是介绍政策,而是能和你一起思考下一步。”这样的信任,来自一次次真诚的并肩作战,也来自彼此长期的情感联结。

从智驾科技到英凯博,从初创企业到龙头配套,安亭的招商团队像一支“产业合伙人”小分队,守着同一张蓝图、同一个目标——让企业更好,城市更强。

“每一次帮助企业成长,安亭也在成长。”杨嘉慧说,“这就是我们这群‘合伙人’的最大价值。”


作者:撰稿:秦建

编辑:沈天姣

分享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