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嘉定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十大优秀案例
提升信用监管水平 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通过综合运用体系思维,加强部门间的联防联控,抓牢餐饮服务企业事前、事中信用监管;强化日常信息归集,建立完善餐饮企业信用承诺制度和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形成监管长效机制;实施多层分类监管,畅通主体责任传导路径,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规范性。以信用赋能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全过程,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切实增强学校师生与家长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嘉定区教育局)
打造信用街区 优化营商环境
为进一步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构建更加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菊园新区以信用为主线、平城路科创大道为载体,打造“信用街区”。通过制定方案、规划范围、信用承诺、宣传推广等系列举措,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深入营造公平、公开、合法的市场经营环境,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菊园新区)
南翔智地大数据产业园信用创新服务平台
依托南翔智地企业总部园开展园区信用体系建设,建设开发“南翔智地大数据产业园信用创新服务平台”,通过多维度及条块相结合的数据汇聚和平台建设,为园区、金融机构及园内企业提供信用服务,打造“大数据+信用”特色的信用智慧示范园区。平台整体按照“一网+一屏+两库+四系统”的整体架构进行建设,匹配组建一支线下服务团队,以满足园区信用监管、创新服务、精准对接等多项需求服务。具体建设内容包括:门户网站建设、园区企业信用数据可视化大屏建设、信息数据库建设、信息交换共享系统建设、基础支撑系统建设、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物业管理服务子系统建设。(南翔镇)
建立企业“守信名单”,优化营商大环境
为持续优化诚信营商环境,助力规范企业行为,马陆镇产业发展中心通过产业服务联盟活动将经营状况良好、社会信誉高和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优秀诚信企业纳入“守信名单”企业库,主动开展“保姆式”服务。“守信名单”将为马陆镇的政策支持提供依据,引导社会资源向符合条件的优势企业集中。并为企业提供多方面咨询服务,针对守信名单企业在政策申报、产业资源及增能扩产等方面的需求,为企业提供定制服务,通过上门辅导、召开专题会和专人服务等方式,提升服务品质,解决企业诉求。(嘉定新城(马陆镇))
真新街道创建“上海市诚信计量示范社(街)区”
真新街道成立于1995年,地处上海市连通长三角的西北门户,区域面积5.25平方公里。2021年,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真新街道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特设诚信计量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提升诚信计量宣传力度,高要求高标准专业化组织人员培训,多形式多载体创新性组建特色活动,采用“商户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三方共治模式,大力开展“上海市诚信计量示范社(街)区”创建工作,指导辖区各单位建章立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真新承诺:将不遗余力、再接再厉、全心全意落实好诚信计量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真新街道)
好信用带来好口碑
纳税信用和企业经营息息相关,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的一环。2014年以来,税务系统逐步形成了涵盖级别评价、动态调整、结果应用、信用修复等环节的纳税信用制度体系,将纳税人分为A、B、M、C、D五个类别实施分类管理,在促进企业诚信纳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嘉定区19万余户企业实现纳税信用评价全覆盖。嘉定区税务局基于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通过完善制度方案、提升评价结果应用、扩展信用救济渠道、拓宽参评范围和强化信用宣传等方面,全方位助力企业累计信用资产,取得了良好成效。(嘉定区税务局)
嘉定法院与公安机关联动执行
合力打击被执行人利用黄牛团伙规避限制高消费措施的行为
系2020年以来上海法院首例法院与铁路公安联动执行案件,上海法院亦由此开展“织网行动”专项活动惩戒失信被执行人,针对涉案被执行人伙同黄牛团伙利用系统漏洞、通过伪造军用证件和更改证件内容等违法手段规避限制高消费措施的行为,嘉定法院与公安联动执行,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不断拓展执行查控广度与深度,并建议网络购票平台强化系统防御,不仅以执行联动落实落地失信联合惩戒成效,彰显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也极大压缩了非法购票“黄牛党”的活跃空间,有效纠治限高人员通过“黄牛”买违规票的社会乱象,有力维护社会诚信和公平正义,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嘉定法院)
引入信用等级分类监管
推进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依法执业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养生意识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为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领域医疗机构的监管,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所围绕事前环节指导服务、事中环节推动落实、事后环节信用监管,通过提前引导、培训指导、专项监管、“信用双公示”等多举措,深入推进中医药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我区中医药服务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嘉定区卫健委)
延伸服务,打通嘉定职业健康监管“最后一公里”
为更好地推进职业健康信用监管体系的建设,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嘉定区卫健委主动作为,组建了一支职业健康专职协管员队伍,解决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监管对象多、监管任务重、监管人员不足等难题。与传统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区分,加强企业诚信守信意识,让企业充分认识到信用监管的重要性,为后续职业健康用人单位的信用监管服务夯实基础、指导企业依法营业谋求更好发展,也为不断优化本区营商环境做出有力保障。(嘉定区卫健委)
信用入村诚信到户,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三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聚焦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通过搭建平台,携手中国建设银行和上海农商银行,将金融活水引入乡村建设,助力乡村的产业发展和家园建设,发挥金融服务“三农”的作用,鼓励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截止2021年11月,上海农商银行共认定北管村、联西村等7家诚信村,认定300多名农户为诚信用户,提供诚信村专用贷款共计760万元。中国建设银行运用信用村评定办法将灯塔村和联一村评定为首批信用村,认定1140户农户为“农村信用户”,发放经营性农户贷款289万元。(嘉定区农业农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