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诸城市强化三项举措推进教育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近年来,诸城市持续推进诚信文化宣传,积极探索诚信教育进校园创新之路,强化三项举措推进教育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开展“诚信校园”建设。将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日常管理和师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诚信讲座、诚信小剧场、班队会、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利用诚信大讲堂、宣传栏、广播、网络等宣传阵地,大力发掘和宣传诚信人物、诚信集体,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诚信教育活动,把诚信建设作为维护学校良好形象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加强,不断深化,形成人人讲诚信、时时讲诚信、处处讲诚信的良好校园氛围。
加强“诚信教师”建设。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师德师风评价考核机制和教师信用评价机制,将教师信用评价制度与师德考核测评结果相结合,采取教师自评、互评,学生、家长参评,向社会各界问卷测评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诚信教育的专项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存入师德诚信档案。将信用评价结果与职称评聘、职务晋升、项目申报、评选表彰等挂钩,加大对学术作假、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将信用记录及信用评估结果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
推进“诚信学生”建设。始终把学生诚信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与社会公德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多处学校研发诚信校本课程,在全市中小学校推广诚信教育进课堂,注重诚信教育与国学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