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招打通拆违后村级经济“财路”
2017年以来,安亭共拆除违法建筑近300万平方米。一场“拆违”风暴后,原有房屋、工厂大量减少,村级经济来源随之收缩,个别村出现“入不敷出”的困境。面对“财路”被断的局面,安亭如何自谋出路?结合大调研大走访,安亭镇广泛听取各村意见建议,开展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用5招重新打通村级经济在“后拆违时代”的“财路”。
第一招是依托“联投公司”,收购经营性物业。利用“198”减量化与土地指标“拆三还一”、增减挂钩等政策,采取征地留地留房留产、物业回购等方式,支持村里取得更多的优质经营性物业。目前,已经收购动迁基地兰塘佳苑8400平方米的商业配套用房,预计每年可产生效益150万元;收购上海灿坤实业公司土地74亩、厂房面积3.8万平方米,租赁给安吉物流停泊大众商品车,预计年收益400万元;收购西上海物流公司35亩土地、厂房3000平方米,预计年收益200万元。
第二招是发展码头经济。利用吴淞江北岸安亭段环境综合整治和蕰藻浜拓宽的重要机遇,拟回购有证码头1-2个,发展码头经济,预计可产生效益150万元。同时,结合吴淞江生态廊道建设,依托码头发展乡村水岸商旅和游船经济,进一步拓宽村级经济发展渠道。
第三招是发展乡村旅游。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对原拟纳入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试点的向阳村,重新调整并纳入区村庄布点规划,计划通过5年时间将向阳村打造成为以艺术时尚、田园风光、创客天地、餐饮娱乐、多元文化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目前,区政府已同意调整方案,并将报备市有关部门。争取通过定向挂牌方式让该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土地开发权,进一步壮大村级经济。
第四招是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各村、企事业单位所有新签、续签、变更的经济合同,必须经备案通过后方可签订。新引进的产业项目必须符合安亭镇新入驻项目准入标准,经镇项目评审领导小组通过后才可签约入驻。严禁引入危化、印染、“四行业”、石材、仓储、物流等不符合产业导向的“四高一低”落后产能企业。对于已签约的“四高一低”项目,一律不得续租,并加大淘汰力度,坚决清退,加强资源统筹,为优质项目和优势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对于有效期5年以上的经济合同,需清理并重新上报审核、重新签订。
第五招是改善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镇环境综合整治腾出土地约3427亩,其中大部分将用于公共绿地和公用设施配套的建设。根据规划,新增绿化面积将达2620亩,其中吴淞江沿线整治地块可建绿化面积675亩,高压走廊整治地块可建绿化面积1014亩、蕰藻浜整治地块可建绿化面积736亩。目前,267.6亩的黄歇公园和79.6亩的泰顺绿地正在做方案设计,92亩吴淞江样板段将于今年开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