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这几家单位垃圾分类有“绝招”
“生活垃圾分类” 管理,可以起到控制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作用……今年7月23日,嘉定区召开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大会并发布了《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到2020年嘉定要实现居民家庭垃圾分类全覆盖,90%以上的居住区垃圾分类实际效果要达标。
当前嘉定各部门结合大调研大走访,深入研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方式,挖掘分类“小妙招”“金点子”。
机关:“微生物处理” 机关食堂率先分类
目前,嘉定已全面启动集中办公机关食堂餐厨垃圾微生物处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首台处理设备已在区政府综合办公楼投入使用。现在,每天可以分解剩饭剩菜等餐厨垃圾约200公斤,与以往采用厌氧发酵分解不同,采用好氧发酵工艺,经过处理,95%的餐厨垃圾变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实现无污染排放,剩余的5%则会转变为有机肥料,进行循环再利用。
由于餐厨垃圾处理机只针对可腐烂的有机垃圾进行分解,因此这也进一步倒逼了前端,干湿垃圾必须进行更为有效分类。现在区政府综合办公楼食堂,已实行了干湿垃圾的分类处理,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主动配合。
此外,区政府综合办公楼内外还新布置了分类垃圾桶,并在外壳上贴示了直观明了的垃圾分类指南,方便人们在丢弃垃圾时,对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有效准确的分类。
校园:“小手牵大手” 寓教于乐宣传分类
新学期开学没多久,嘉定红石路幼儿园,则将“生活垃圾分类”融入了日常教学。教孩子们如何区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还将“大骨头”、使用过的“纸尿裤”,为什么属于干垃圾等问题带入课堂。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一起探讨,进一步掌握分类知识避免“中招”。
9月19日上午,该校大班的师生们走出校门进入社区,为生活在竹筱社区的老年居民,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和意义。孩子们不仅将手绘的宣传海报,赠送给他们,同时还参与了“垃圾分类互动小游戏”。
社区:投放“进”合同 分类变成硬性指标
今年外冈镇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容器及标识规范统一,同时更新全镇242个道路废物箱标识。此外辖区11个村、5个社区(29个小区)目前正在进行垃圾厢房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程整体进度已完成30%左右。目前,外冈镇正计划将垃圾分类纳入“宜居家园”行动计划,发挥居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引导居民、单位开展分类工作。
此外外冈镇还将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等服务内容纳入物业合同,形成格式文本,促使物业履行“生活垃圾分类”职责。
企业:“四步走”方式 企业分类更加积极
为有效落实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今年安亭镇通过调研,采取“四步走”方式稳步推进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1、宣传告知,发放《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责任告知书》《嘉定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责任告知书》;2、上门指导,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硬件配置及分类收集、存放方法;3、监督检查,单位垃圾分类质量和环卫规范清运的互相监督,以及第三方的日常检查;4、联合执法,对于垃圾分类存在问题的单位,由安亭镇卫计办联合城管执法中队、市场监管所、环保办等部门进行执法。此举不仅让企业了解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更调动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领迅电线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200余人的合资企业。今年企业不仅在厂区内改造了垃圾厢房、配备了四分类垃圾桶。尤其在食堂从食品的前端处理到制成品,整个加工过程都实行干湿垃圾分类投放。
此外,在食堂就餐区域,也摆放了干湿分类投放容器。现在每天产生的150斤左右餐厨垃圾,均由安亭环卫公司专车拖运处置。下一步,公司计划把垃圾分类纳入员工守则,通过领导带头、员工看齐的形式,不断提高分类投放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