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走访大调研”敲黑板划重点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全党大兴调研之风和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大调研的部署要求,嘉定区大调研、大走访要求着眼大局大势,切实增强开展大调研、大走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握关键环节,有力有序推进大调研、大走访;完善保障机制,确保大调研、大走访取得实效。
嘉定区委书记马春雷强调,要着眼大局大势,切实增强开展大调研、大走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深入了解和解决广大群众和企业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进一步补短板、拉长板、争样板,进一步正党风、纠“四风”、转作风,使大调研、大走访真正成为“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社会真欢迎”的主题活动,为嘉定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体现新作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大调研、大走访,将重点从四方面展开
“大走访、听民声”
“换角色、察实情”
“补短板、破难题”
“转作风、提能力”
计划用一年时间,实现“四个全覆盖
即让全区所有党政机关,以及村居两委、经济小区参与走访全覆盖;
把所有的基层党组织、村居社区、居民家庭、在地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各类园区、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走访一遍全覆盖;
将所有的办事服务窗口、办证办照流程、执法管理过程和重要公共服务体验一遍全覆盖;
对所有的百姓痛点、治理难点、矛盾焦点、政策堵点排摸一遍全覆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听到群众最想说的声音
看到群众最真实的状况
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问题
马春雷指出,大调研、大走访是“强化宗旨、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的传家宝,是“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金钥匙,是“检验干部、锤炼作风”的试金石。要用扑下去的“身板”体验短板,用接地气的“脚板”丈量短板,用钉钉子的“叫板”补齐短板,听到群众最想说的声音,看到群众最真实的状况,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问题,打造与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相匹配,经济高质量、城市高品质、民生高水平、治理高水准的现代化新城样板。
干部要“一竿子插到底”
情况要“一篓子带上来”
问题要“一揽子解决好”
马春雷强调,“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重点立足问题的‘入口’和‘出口’,把握好‘干部怎么下去,情况怎么上来,问题怎么解决’三个环节,形象地说,就是要‘一竿子插到底,一篓子带上来,一揽子解决好’。”
重中之重:暗访和体验
暗访和体验,是“换角色、察实情”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办事方不方便,政策便不便民,服务优不优质,环境美不美丽”——这些问题,党员干部将以普通群众的身份、用不打招呼的形式,通过“暗访工作流程、暗访工作对象、暗访公共设施、暗访生态空间”给出答案。以“四暗访、四体验”换位体验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的“酸甜苦辣”、换位思考民生工作的“急难愁盼”,进一步发现和解决工作短板、服务盲点和作风问题。
民生的“痛点”、治理的“难点”、矛盾的“焦点”、政策的“堵点”——都是“补短板、破难题”的关键所在。嘉定将在摸清问题、反馈问题的基础上,全力解决问题,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此外,嘉定还将此次大调研、大走访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有效抓手,作为区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既解决好基层群众的难题,也解决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自身的作风等问题,以此“转作风、提能力”。
奉上“三份清单”
责任清单
目前,嘉定区已制定《嘉定区大调研、大走访实地行动任务清单》(以下简称“任务清单”),分别针对不同调研主体,设置主要任务。
根据任务清单,嘉定区四套班子成员和街镇班子成员,重点以“基层走访”为主;区、街镇具有行政审批管理服务和执法监管职能的部门,重点以“换位体验”为主,其他区、街镇职能部门,重点以“基层走访”为主;村居两委及经济小区,重点以“基层走访”为主。通过任务清单的设置,确保调研主体任务清、职责明,调研对象不遗漏、不重复。
对象清单
同时制定的“清单”或表格还有多份。《嘉定区大调研、大走访对象清单》显示,大调研大走访对象包括基层党组织、村居、居民户、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各类园区、经济小区、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等。
问题清单
又如,针对街镇层面无法解决或涉及多部门业务工作范围的问题,制定《嘉定区大调研、大走访重点问题清单周报表》,表格显示,问题类别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生态环保、民生服务、社会治理、行政效能、党的建设等8类。
常态化!打造数字化平台
数字化平台建设也是此次嘉定区大调研、大走访亮点之一。嘉定区依托覆盖区、街镇、村居三级的两大信息化平台(干部记实平台和联勤网格化平台),借助互联网+等技术,将开发建立全区“大走访”数据库,完善采集录入、分析研判、交办承办、会办协商、督办落实、结果反馈、回访评价的问题收集处置流程,集成打造一个反映民情民意和干部工作成效的数字化平台,以此推动大调研、大走访步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