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访群众 听听嘉定社区书记怎么说?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调研走访,收集问题,归根到底是为了帮助居民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如何能真正访到群众心坎里?要是群众不跟你掏心窝子怎么办?一起来看看这位社区书记的调研手记。
入户走访“望闻问切”,把脉民情“去之疾患”。嘉定新城(马陆镇)众芳社区,党总支书记、工作委员会主任袁其根。
自大调研大走访以来,我每周至少保证一天的时间,用来走访辖区的党员群众。
我觉得只有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做到“望、闻、问、切”,以真情实感打动群众,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把心中苦恼和实际遭遇向你倾诉。
“望”就是要扑下身子真走访,“眼观六路”晓民情。
通过实地走访,详细了解群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状况,做到群众的情况了然于心。
为确保走访“全覆盖”,我们社区划分网格制定走访计划,对辖区内居民进行挨家挨户走访。第一次不在家的,我们再走第二次、第三次,多次上门不在家的,我们一户户打电话,不方便电话受访的,和居民另行约定受访时间地点,尽可能减少居民的不便,做到应走尽走、应访尽访。
“闻”就是要用心倾听记详情,“耳听八方”集民声。
群众对你足够信任才会跟你讲真话、提意见,耐心倾听群众的怨苦,充分搜集他们对社区工作的建议意见,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
通过入户走访、调研问卷、微信走访和电话回访等形式,认真采集居民基本信息,听取居民群众的反映和诉求,将社情民意记入“走访日记”,尤其对走访过程中遇到的特殊人群和事件进行详细记录。
“问”就是要换位思考察实情,“不耻下问”知民意。
在调研走访时与群众促膝交谈,问家庭成员从业情况、问个人身体健康情况、问衣食住行情况、问困难诉求、问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摸清群众的真实情况。只有了解了实情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良药”,针对性地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想。
截至目前,梳理汇总各类问题521条,已整改196条,正在整改4条,作出解释252条,作为意见采纳49条,提交转办20条。
其中居民反响较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公交车站远出行难”“楼道堆物存隐患”“希望建设养老机构”“小区停车难”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事项。
“切”就是要用心服务换真心,“对症下药”解民困。
针对走访中查找到的问题进行分类处理,能当场予以答复和解决的当场处理,坚决做到有问必答,有惑必解,有难题我来帮,我调研我负责。要是碰到“疑难杂症”,就采用“专家会诊”的方式,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一起协调解决,确实无法解决的,积极做好解释说明。
在走访高台路353弄时,居民提出公交车站远,是否能在高台路上设个车站。我联系了嘉定区运管所和新城公司,并召集居民们开展了协调会。运管所孙主任还在现场给居民解释说明公交车站设置的要求,并用电脑测算各小区到车站的距离都符合500米的公交覆盖距离,目前的公交车站设置符合标准规范。至于高台路增设车站的诉求,只能耐心等待,他表示会积极向上级反映,大家对此都表示理解。
类似以上的问题,我们在大走访中碰到了很多,比如“希望建设养老机构”这一诉求,我们暂时没办法做到,但是我们可以扩大老年活动室、改善设施设备、增加老年睦邻点等,以此来丰富老年居民的文化生活。
还有一次,我在走访沪宜公路2800弄居民户时了解到,小区门前庙前路、众芳路路口没有红绿灯,已发生多起交通事故。得知此事后,我就马上前往实地查看情况,并向新城公司领导反映了此问题,提出了安装信号灯的建议。经过多次沟通协调,现在该路口已安装交通信号灯,解决了居民的实际诉求。
我想,只要在与居民沟通的过程中多为他们想想,多做一些能让他们暖心窝的事情,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当然我们也会持续关注这些问题,让居民的诉求最终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调研走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还应该与社区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走访推动工作,立足问题导向,用扎实的举措去解决民生难题,用真情服务换取群众的真心满意,用实际行动来体现调研走访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