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频道>调研手记

调研手记

老小区停车难“久病不愈”?这位街道书记开出“祛病良方”

来源:嘉定大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老小区停车难一直都是社会治理难题。如何破解停车难问题,已成为老小区居民最大的呼声和共同的期盼。如何治愈“顽疾”?怎么开“药方”?来看看新成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的调研手记。


化解小区停车难 老城区要有新作为

新成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张家平

70d549043d754883bcf52c577c4e9a35.jpg

新成路街道属于嘉定主城区,辖区住宅小区共计59个,其中建成于90年代及以前的老旧小区共33个,占比56%,入户户数1.45万户。大调研以来,小区停车难问题始终停留在“榜单”首位,约占总问题数15%,达到300余个。

大调研期间,我和班子成员们走遍了辖区各个小区,开展专题调研。在怨气中了解问题,在家常中寻找答案,边调研边实践,努力寻找一把解开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金钥匙”。

5c0f6ebefc4d4351bd8359590b0dcd82.jpg


停车难“三大病因”

在调研中发现,小区居住人口多、车位配建比例较低、可利用资源不足、可投入资金相对较少等因素,是当前老旧小区停车难的主要原因。

1、供需失衡,“停车”先天不足。老旧小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限于当时规划,停车位的配建比例远远不够。

据排摸统计,老旧小区规划车位数3075个(包括地面、地下及架空层等停车位),经数次改造后,现有车位总数4857个,增量58%;但居民私家车保有量为6618辆,两者之间的直接缺口达到1761个。

2、管理滞后,“停车”后天失养。在汇总居民诉求时发现,针对物业停车管理的不规范、不合理、无标准方面的投诉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停车难现象。其中较集中的意见包括:物业管理人员缺乏对车辆有序停放的统筹设计、小区门卫对于外来车辆没有进行严格的核查登记等。

3、资金缺口,“停车”改建无力。经走访发现,对老旧小区现有公共场地进行优化配置、增加车位供给是解决停车难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但资金来源却是一大问题。老旧小区中维修资金低于或接近首期金额临界点的占比约75%,日常用于公共部位维修养护支出已捉襟见肘,且二次续筹难度较大。


对症祛疴“四个药方”

针对“病因”,街道按照开源节流、统筹兼治原则,从增加供给、共享资源、加强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探索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

1、完善规划配建,缓解车位缺口。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对新建小区车位配建的合理引导,2016年以后辖区新建住宅小区2个,车位配建比分别为1.64和1.23。定期排摸辖区汽车保有量与车位配备情况,从全局层面对于车位缺口进行动态把控,便于在辖区范围内统筹协调停车需求,确保缺口增速可调可控。

2、推行“黑色路面”,拓展可用空间。街道计划每年实施1至2个老旧小区“黑色路面”改造,即将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同步推进道路拓宽、增设停车位、绿化改造及雨污水管改建等工程。

今年,已完成新成十坊、迎园三坊小区改造工程,总计改造小区道路1.83万平方米,改造后车位总计306个,增幅约1.5倍,基本满足两个小区登记车辆停车需求。

3、挖掘区域资源,盘活公共存量。综合车流量、周边小区停车需求、道路硬件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落实多项举措。

增加道路停车泊位数。新增仓场路、新成路、塔城东路等道路停车泊位137个,停放点长度726米,均为全天免费停放。

开发公共停车资源。协调嘉定体育场等单位,向周边小区居民错峰开放部分停车位;新辟塔城东路400弄停车场一期,设停车位141个,二期建设预计2019年完工,规划停车位222个,按市场定价标准向周边小区居民开放。

升级现有公共停车场。先后完成皋成菜场、迎园菜场停车场改造,总计新增停车位145个,其中迎园菜场具备智能寻车、扫码支付等智慧化功能。目前,辖区已对公众开放的非居住配建停车场共13个,车位数2911个;主次干道已划线车位数1661个,均24小时免费向公众开放。

4、优化管理水平,规范有序停车。加强对物业服务管理考核,指导督促物业公司制定小区科学停车方案,内容包括:安装车辆智能识别系统、设置车辆收费标准公示牌、在消防通道及消火栓区域划禁停区城、开展门岗专业管理培训等。积极开展社区文明停车宣传引导工作,组建文明停车志愿者团队,协助物业公司做好动态管理,努力减轻小区停车管理压力。


大调研是把“金钥匙”,我们目前的实践探索还不够完善。下阶段,我们还将继续沉下身子,竖起耳朵,迈开脚步,到企事业和居民中去,以“赶考精神”化解更多的“城市病”,为居民的这些"切肤之疾”疗伤祛病。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