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频道>调研手记

调研手记

民营企业哪里不满意 就该在哪里下功夫

来源:嘉定大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我们希望通过大调研大走访能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能够在办理业务时,从“需要跑几次”到“最多跑一次”,到最后“一次都不跑”。民营企业在什么方面感觉不满意,我们就应在哪方面下功夫。这是推进政务服务的必然方向,也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最终目的。

313a******5764cbd858dba338d37c163.jpg

🔷  不让企业“瞪大眼睛”看政策

在调研中,我发现:部分补贴政策对企业来说晦涩难懂,很难搞明白。政策限制条件较多,少则五六页多则数十页,解读起来“相当困难”,即使“瞪大眼睛”也不知所云,弄得政策“太高冷”,不接地气。我认为:政策应当“通俗易懂”。“红头文件”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主要担负着国家大政方针政策颁布实施等信息。为确保政令畅通,“通俗易懂”应是最起码的要求,政策只有让企业听得懂,才能信得过。文字不应追求“高大上”。刻意追求文件的“高大上”,在表述上“套话连篇”,只会让企业看了云里雾里。政策解释应“大繁至简”。在政策解读宣传的过程中,要摆事实、讲道理,把政策文件与企业利益的关系讲明白,用“白话文”讲解“红头文”,力求文件精神能落到田间地头。

🔷  不让企业“托着腮帮”排长队

窗口服务之所以产生排队现象,主要是因为资源不足。比如,就业服务窗口排队是因为申报资料类别较多;区人才服务中心排队是因为人流量过于集中;区医保中心排队是因为企业政策咨询时间过长等,这些都直接导致了“交通拥挤”。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需要精细化分类管理,如果供给充分,问题就能解答。譬如,我们就业促进窗口这次开始了“一窗通办”,很好的解决了企业排队问题;区人才服务中心就完善了叫号系统,用系统分流人员;区医保中心设置了自助服务机,统一解答简单的问题等,这些都是针对我们局系统窗口“排长队”问题的对策措施。

今后,我们局要更注重“排队问题”,努力做到“买一件东西的人不必和买一车东西的人”一起排队,尝试开辟“绿色通道”、“快速通道”等,让业务量大的人有专用通道,让业务量少的人减少等待时间,将公共服务资源最大化。

🔷  不让企业“伸长脖子”等结果

在调研中,我发现“民营企业办事找关系”仍然具有市场,当正规渠道不能办理时,一些办事人员会想到找熟人、走后门。即便走正常程序也能办的事,也习惯于向政府机关的熟人打听,企图“抄近道”,生怕“走弯路”,吃“哑巴亏”。

我认为,打造“不打烊”的数字政府是最好的对策之一。当前,办事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务系统还存在数据壁垒等,数据信息不能互联互通,导致服务效率“卡壳”。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最佳方式还是“网上办、一次办”,最好让企业和群众找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下一步,我们要推进“一网通办”,逐步推进审查事项、办事流程、数据交换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让企业少跑腿,快办事。

我深切感受到,要把企业“办事不求人”作为放管服改革的一块“试金石”。在各个环节中学会换位思考,变政府“端菜”为人民“点菜”,让“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变为“一次也不用跑”,让嘉定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沃土。

(区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 娄庆梅)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