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担当启新程:如何促进城乡协调融合发展?看代表、委员怎么说
今年两会期间,如何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协调融合发展,成为与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他们各抒己见,话发展、表决心。
做优做强都市现代农业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城乡要素合理高效流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持续打造“嘉定嘉品”区域公共品牌,激发黄渡番茄、嘉定白蒜等“老字号”品牌新活力。
区政协委员,上海百蒂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凤君从中读到了希望和信心,“百蒂凯作为嘉定农业的龙头企业,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多方联合新生力量,通过项目化合作,组建轻合体,实现轻运营,结合产学研、农教科普科研、农文旅、园林艺术等做多元化发展,做长农业产业链。”顾凤君透露,百蒂凯还计划通过村企联合的方式,推动嘉定白蒜、黄渡番茄等复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运营模式,促进嘉定农民增产增收,助力农产品高质量发展。
作为依托乡村资源的新型业态,乡村文旅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报告指出,要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加快建设乡悦华亭、浏岸花鸣、向阳昇等重点项目,将农旅景点串点成线、以线带面,推动农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区政协委员,上海愚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贾玉海扎根农村数十载,是致力于推进乡村农文旅发展的一名农民创业者。一直以来,他积极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新途径,其公司经营的愚农庄园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五星级企业。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切实履行区政协委员的社会责任,持续开展丰富多样的长三角一体化特色旅游活动,打造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打响华浏两地特色旅游节庆品牌,助推嘉定乡村振兴提质增效。”贾玉海表示。
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一村一策”,灵活运用“腾笼换鸟”等五类发展新模式实现更多收益分配。
“只有老百姓都富裕了,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区人大代表,华亭镇党委书记何蓉表示,华亭镇正结合示范村建设因地制宜开发打造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农居花巷”。“它是集企业公寓、餐饮商业、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产业,村集体将辖区内农民的闲置房收购下来,根据第三方需要,将其打造成企业需要的人才公寓。另外,我们计划对闲赋在家的农民开展培训,通过制作文旅产品,增加其劳动收入。”何蓉说。
区人大代表,嘉定工业区旺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乾梁对报告中提到的“拓展数字乡村应用场景,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印象深刻。“数字化,乡村也不能落后。我们村已拿到民航局华东管理局颁发的通用航空企业经营许可证,同时开发定制了一套能感知、会思考、有温度、可进化的一体化协同农村治理低空遥感系统,可以对接嘉定工业区城运中心。”周乾梁说,通过无人机实时的数据画面传输,可以第一时间在农村违法建筑、秸秆焚烧、偷盗垃圾渣土、消防安全等方面,实现从发现、派单、推送、确认到结案的全流程“不见面”闭环处置,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编辑:顾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