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担当启新程:如何着力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看代表、委员怎么说
今年两会期间,与会代表、委员怀着为嘉定未来发展献计出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谈体会、说感受,出实招、建良言。如何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下绣花功夫精细治理,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探索现代化新型城市治理路径?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结对赋能零距离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网格+”工作机制,推动五级网格全要素、清单式管理,高效解决跨层级、跨领域、跨区域难点问题。
如何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区政协委员、嘉定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敏关心的话题,“我们除了培养好、管理好、教育好本身的治理人才和社工队伍,也要动员、利用好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比如,嘉定镇街道最近开展的‘双报到’和‘双报告’,已吸收1168名在职党员,接收168个驻区单位。这些力量入驻到社区,成为一个个闪亮的发光体,可以让群众享受到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近年来,“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幸福生活近在咫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建9家“我嘉·邻里中心”,做大区域资源共同体,充实完善三级服务菜单和精品课程,深化“一网优服”应用推广,进一步提高平台吸引力和双向融合力,背后是嘉定全力推进“我嘉·邻里中心”建设。
“这两年,安亭镇陆续建了7家邻里中心,其中我嘉餐厅特别受欢迎。”区人大代表、安亭镇地区办主任陶滢表示,在运营过程中,由于邻里中心的用房性质、定位等原因,部分商户在办证办照方面遇到瓶颈,希望相关部门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帮助,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享受“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便利。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守牢城市安全底线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示范区创建,完成15.8公里燃气老旧隐患管道改造,继续实施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混排改造、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停车难综合治理等项目。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区人大代表,江桥镇嘉豪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汤莉华非常关心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停车难等民生问题,“2023年,政府帮助我们增设了充电设施,很高兴在报告中再次看到这些为民办实事项目。”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守牢城市安全底线,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危化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燃气、特种设备、大型活动、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强化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推动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作为公安条线的委员代表,我们是建设韧性安全城市义不容辞的主力军。”区政协委员、嘉定公安分局治安支队支队长朱石磊表示,新的一年要做好加法,继续当好安全教育的传播者和宣传者,让“安全+”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自救互救、互帮互助、宽容包容的风险社会治理文化。“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减法,在数据赋能、运算预警、动态检查等领域有所突破,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智慧中体验全领域、全时段、全生命周期的韧性安全城市。”朱石磊表示。
“我们要总结提炼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的经验做法,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重要抓手,聚焦危险化学品、厂房仓库等重点行业领域,以项目化形式,排摸梳理一批重点整治项目,开展拔点攻坚。”区政协委员、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沈金毅表示,接下来将着力在安全理念、安全责任、安全规划、安全法治、安全标准、安全素质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存量,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逐步形成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的常态化机制,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摄像张育锴
编辑: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