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党课,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入耳、入脑、入心!
“为了迎接新中国,江姐和狱中的难友在铁窗下,含着热泪一针一线绣红旗,憧憬着绣出新中国一片新天地!”日前,真新街道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朱文雅一遍又一遍地打磨自己的党课宣讲词,为马上到来的新一轮演出做准备。
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的一员,朱文雅自觉肩负着让党史学习入耳入脑入心的责任。她不断思考、不断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上海人喜闻乐见的沪剧融入党课中,以“旁白+表演”的形式编排红色经典沪剧党课《信仰的力量》,让党史宣讲更生动。
《江姐·绣红旗》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了一场京剧演出,有旁白、有表演,一段段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唱段让她这个京剧外行人沉浸其中。那一瞬间,她突然想到:何不把红色剧目加入党课呢?
“真新街道有很多居民是市区动迁过来的,对于沪剧自然有种亲切感。”朱文雅认为,沪剧的曲调优美动听,唱词通俗易懂,可以适当调节党课严肃的氛围,于是,她萌发了“沪剧+党课”的想法。
朱文雅随即找到了她的老朋友——同为真新街道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的朱同信。朱同信是个“沪剧迷”,退休后便在真新街道沪剧团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排练沪剧,偶尔还会参与演出。两人一拍即合,开始着手选择剧目选段、召集演员。
召集到的演员
朱文雅与朱同信选择了7个优秀红色现代沪剧选段,有展现革命烈士钢铁意志的《江姐·绣红旗》,体现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英雄气概的《芦荡火种·芦苇疗养院》《红灯记·刑场》,也有描写长征精神的《金沙江畔·赶路》,描写旧社会纺织女工悲惨遭遇的《星星之火·隔墙对唱》等,力求通过这些经典剧目将革命英雄人物真实、立体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星星之火·隔墙对唱》
由于涉及的场景复杂,演员服装和道具的准备过程非常不易。“好多演员自己买了服装回来,才发现和那个年代有出入,前前后后买了好几次才定下来。”朱同信说,为了把握细节,他还找来了毕业于上海戏曲学院的朋友作为指导老师,“虽然我们一直说要让党史‘活’起来,但它不是文娱活动,容不得半点马虎。”
今年6月,《信仰的力量》首次开课,得到了党员的一致好评。“这样创新的党课要多开展。”党员们如是说。
朱文雅
这个月,这堂党课将继续开课,在原本的基础上,朱文雅在宣讲词中加入了自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希望自己能发挥模范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文字:席凌燕,编辑: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