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3/4/14 10:43:18

喜迎区七次党代会丨“五年·如数嘉珍”之“我嘉书房”

来源:上海嘉定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区六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嘉定文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始终行驶在“快车道”上,一批独具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出现在大众视野,为市民提供精神“食粮”。

喜迎区七次党代会,今天的“五年·如数嘉珍”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嘉书房”。

8611be9a26e949eeaf9a4d0af461c659.jpg


出门不到1公里,桌角热一杯咖啡,

不用担心时间,只需要沉浸在书香中。

在快节奏的上海,

这样的地方是不是很“宝藏”?

没错,它就是遍布嘉定的“我嘉书房”。




厚重的实木书桌、温馨的灯光,如缕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了进来,悠扬的轻音乐回荡在耳畔,每次来到位于菊园新区绿地天呈小区的“我嘉书房”,都会让人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悠然。


2017年1月,“书房”正式落地,作为上海首家以政企合作模式运行的城市书房,它与嘉定所有街镇图书馆一样,被纳入了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网络,与全市公共图书馆实现了通借通还,不同的是,“我嘉书房”采用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服务模式,在这里,吧台上供应着各式下午茶,更重要的是,“书房”24小时不打烊。

家住绿地天呈的张女士是这里的常客,她告诉记者,自己之前的下班比较晚,每次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小区门口时,只要看到“我嘉书房”的灯还亮着,内心就感到分外温暖,“不论多晚,它都会为我亮灯,我就会忍不住走进来听听音乐、看看书,很快所有烦恼、劳累就都‘烟消云散’了,与其说是‘书房’,不如说是我的避风港。”


e4cd99e2288343899b5d38ace2259f76.jpg



菊园新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顾吴逸表示,居民去镇级图书馆可能有一定的距离,“我嘉书房”可以很好地弥补家门口文化资源的短缺,“既然是在家门口,那就不再仅仅是看书,还要提供社区文化服务,让大家有归属感。”




 “我嘉书房”吸引优质社会资源,探索政企合作、资源共享的社会化合作模式,经过4年多的探索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可复制推广的政企合作经验。

在位于嘉定工业区海裕广场的“我嘉书房”,有一个几乎场场爆满的网红项目,它是由专业社会组织带来的公益少儿悦读会。

7fe7d9aeb5244ed59d663dfac191d692.jpg




家住附近的卫女士说,只要抢到票,自己就会带孙女前来参加,“我嘉书房”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给了祖孙俩满满的归属感,“通过参加活动,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也交到了好朋友。”




2017年至今,嘉定不断地“磨合”百姓的口味,在住宅小区、商务楼宇、老街景区等人流聚集地,因地制宜打造了30个风格不同的“我嘉书房”,这其中,既有以传统文化展示、体验为主的南翔“我嘉书房”;也有满满田园风的外冈镇“我嘉书房”。


不少“我嘉书房”还开通了市民选书、“书房”下单的服务,旨在进一步丰富藏书的同时,让市民更有获得感,截至目前,“书房”共有开架图书18万册。

51b68755b47148b8bbebbdfaa0e5ddd6.jpg




30家“我嘉书房”的服务半径辐射嘉定及周边长三角地区等近百万市民,接待读者量超400万人次,成为了政府对接市民个性化需求和提供精准文化服务的全新探索,实实在在打通了百姓享受文化生活的 “最后一公里”。




“‘我嘉书房’,嘉是嘉定的嘉,也有着家庭的含义。”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姚伟表示,未来五年,还将进一步提升“我嘉书房”的服务能级,推动数字化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打造数字体验阅读等功能,提升优质文化资源向数字资源的转化力度,不断丰富“我嘉书房”数字阅读的数量,解决场馆小、书目少的问题。

15ca68fcaa3a460996a2d6c404c4a744.png




撰稿:周玉林

摄像:孙雨豪

编辑:王丽慧、倪丹丹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