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区七次党代会丨“五年·如数嘉珍”之“我嘉书房”
区六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嘉定文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始终行驶在“快车道”上,一批独具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出现在大众视野,为市民提供精神“食粮”。
喜迎区七次党代会,今天的“五年·如数嘉珍”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嘉书房”。
出门不到1公里,桌角热一杯咖啡,
不用担心时间,只需要沉浸在书香中。
在快节奏的上海,
这样的地方是不是很“宝藏”?
没错,它就是遍布嘉定的“我嘉书房”。
2017年1月,“书房”正式落地,作为上海首家以政企合作模式运行的城市书房,它与嘉定所有街镇图书馆一样,被纳入了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网络,与全市公共图书馆实现了通借通还,不同的是,“我嘉书房”采用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服务模式,在这里,吧台上供应着各式下午茶,更重要的是,“书房”24小时不打烊。
家住绿地天呈的张女士是这里的常客,她告诉记者,自己之前的下班比较晚,每次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小区门口时,只要看到“我嘉书房”的灯还亮着,内心就感到分外温暖,“不论多晚,它都会为我亮灯,我就会忍不住走进来听听音乐、看看书,很快所有烦恼、劳累就都‘烟消云散’了,与其说是‘书房’,不如说是我的避风港。”
在位于嘉定工业区海裕广场的“我嘉书房”,有一个几乎场场爆满的网红项目,它是由专业社会组织带来的公益少儿悦读会。
不少“我嘉书房”还开通了市民选书、“书房”下单的服务,旨在进一步丰富藏书的同时,让市民更有获得感,截至目前,“书房”共有开架图书18万册。
“‘我嘉书房’,嘉是嘉定的嘉,也有着家庭的含义。”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姚伟表示,未来五年,还将进一步提升“我嘉书房”的服务能级,推动数字化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打造数字体验阅读等功能,提升优质文化资源向数字资源的转化力度,不断丰富“我嘉书房”数字阅读的数量,解决场馆小、书目少的问题。
撰稿:周玉林
摄像:孙雨豪
编辑:王丽慧、倪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