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3/4/14 10:43:18

喜迎区七次党代会丨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来源:上海嘉定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区六次党代会以来,嘉定区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创造生态宜居的高品质生活。

过去五年,嘉定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重大环境基础设施渐趋完善,绿色转型发展初见成效,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大气、水、土壤等各领域污染防治全面加强,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百个公园、千块绿地、万亩林地”建设顺利完成。

31875049f0c94c3493b17d3cf7765a51.jpg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持续提升公园绿林品质

“嘉定的绿化环境越来越好了,出了小区就是公园,前段时间还能闻到浓郁的桂花香味。”徐行镇馨品嘉苑小区居民韩先生口中的公园,是指今年6月小区围墙外新建的街心花园——桂湖园。

桂湖园紧沿新建一路和启源路,总用地面积10351平方米。这里原本是小区围墙外不可进入式林带,一块绿地被中间的小新泾隔开。景观桥、亭台、多种水生植物所打造的优美景观,为附近居民提供了惬意的休憩空间。有了这处开放式休闲花园,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园林景观。

50be7c64f1614a648bc0647f990a8eed.jpg

“以前的社区绿化比较单一,现在家门口就有生态公园,绿化品种和各种休闲设施也变多了,有时间肯定多愿意出来走一走,看着这些景色,心情都变得很好。” 韩先生说。

从“可见”到“可进入”,从绿化到彩化,从千篇一律到特色化。“这是新时代社区公园的一例典范。”嘉定区园林绿化管理所副所长武雪芬介绍,桂湖园不仅在外观上下功夫,还着力与本地文化相结合,例如草编样式的景观桥将徐行草编文化融入其中,“在项目前期方案阶段,我们就考虑将公园绿地与文体功能融合,加快推进区域“绿化、彩化、正规化、效益化”四化建设,在保证建设数量的同时增强服务功能性和绿化景观性,不断美化人居环境,让广大市民能够充分享受身边的绿色福祉。”

五年来,嘉定以提升公园绿地功能和品质为着力点,科学推进城市绿化精细化发展,合理挖掘街头墙角、宅前屋后、设施交界等零散可绿化空间,共建成各类绿地2098公顷,其中新增公共绿地135公顷,让居民切实感受绿化建设的成果。

55ef493552ab474e80f3267201b44d53.jpg

推进沈海高速、绕城高速、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周边等“五廊一片”重点生态廊道建设,总面积逾12000亩,构建起了“一纵四横一片”的生态廊道网络结构,将现有的林地资源串联起来,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良好的生态空间,全区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的13.5%提升至目前的16.05%。

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

坚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从充满现代感的健身步道、儿童乐园到古色古香的栈桥廊道、假山瀑布,围绕着中心湖泊,边上的花圃被一条条木栈道连接得错落有致,还有鱼儿、天鹅悠闲地游。

b6f136fc87834bc8a85c810c810393c7.jpg

你能想象到,这座生态公园下竟然有一个污水处理厂吗?而公园内的水系用水都是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的再生水。

位于顺丰路科盛路路口的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占地11.32公顷,日处理污水总规模15万吨,总服务人口39.7万人,覆盖南翔新老镇区的8个社区。每天有5万吨居民生活污水经地下管道流入水厂,在这里接受过滤、除臭、沉淀、消毒等全方位处理。

5c1d40ed04f543dcab117c996bb948d7.jpg

除了部分出水回用至地面景观公园,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主要出水用作蕴藻浜河道补水。再生水厂行政主管钱璐璐介绍:“目前水产的污水日处理能力已由2018年的1-2万吨提升至5万吨,接近满负荷运行。明年计划实施一期扩容工程,明年底日处理能力有望达到10万吨。”

五年前,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的所在地还是一片居民区,王女士就曾是这里的住户。王女士告诉记者,最初听说要造污水处理厂的消息,不少居民都担心会有噪音和异味,影响正常生活。为了解决邻避效应难题,再生水厂采用下沉式设计将整个厂区“藏”了起来,消除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

“现在站在这里一点都闻不到臭味、也没有噪音,厂上还造了一个公园,感觉这里的空气、景色都蛮好,我们经常过来逛逛。”王女士说。

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上海大众嘉定污水处理厂等三家污水厂提标改造完成,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和湿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投入运行……过去五年,嘉定持续推进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和水、气、土三个专项行动,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提升治理能力和监管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目共睹。

3abfd677c02b422684dbb1df06b0fbd4.jpg

今年1-10月份,嘉定18个地表水环境质量市级考核断面达标率100%,水体中Ⅲ类水比例从2016年的0%上升至61.1%,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同期下降20微克/立方米;空气环境质量AQI优良率为92.1%,较2016年同期上升10.8个百分点。目前,嘉定已经实施了土壤环境全生命周期管理,受污染耕地与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都达到了100%。

8dc195fae7b04fa5aab68a5d74b5fc41.jpg

石泾河

未来五年,嘉定新城将按照全面落实“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的要求,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推动绿地、林地、产业无界相融,形成优于中心城区的蓝绿交织、开放贯通的“大生态”格局,规划形成“一环二轴三区”的生态格局(“一环”——环新城森林生态公园带,“二轴”——横沥河历史文脉生态轴和沈海高速城镇生态发展轴,“三区”——远香湖城市会客厅智慧生活示范区、嘉宝智慧湾森林公园“三生融合”示范区、嘉北生态涵养区),为市民带来天更蓝、水更清、宜居宜业的绿色低碳城市生活环境。

3de87ecf56a44a4ca4bedefe67ba7e81.jpg

未来的生态嘉定建设令人期待。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范丽超表示:“今后五年,嘉定将紧紧围绕‘抓环保、促发展、惠民生’这条主线,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巩固提升五年来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把嘉定建设成为生态品质卓越、环境质量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型城区奠定扎实基础。”

098925cd1c0e48cab532f25e64951c79.png

撰稿:司舒舒

编辑:唐敏、卓明霞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