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区七次党代会 | 这五年,戏曲艺术开了花、结了果,国风动漫迎来爆发
区六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嘉定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功能品质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你的身边发生了哪些看得见的变化?
喜迎嘉定区第七次党代会,嘉定区融媒体中心推出“五年·看见”系列,邀请市民分享身边的变化。一起来看看,他们眼里的这五年。
文化艺术
这五年,我看见戏曲艺术开了花、结了果,国风动漫迎来爆发。
顾竹君 | 中国曲艺界协会委员、
上海曲艺界理事、国家一级演员
前段时间,南翔小学五年级学生赵酥娜凭借上海说唱《两元钱》捧回“小牡丹奖”的奖杯。小囡在台上领奖,我在台下看着,心情十分激动。这五年里,我亲眼看着她从一句上海话都不会讲,到现在一举拿下上海市少儿曲艺大赛的最高奖,真是满心的欢喜。
我今年60岁了,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说唱的传承人,五年前,我因《戏曲曲艺大家唱》的舞台而与南翔结缘。当时,舞台上唱得虽然也热闹,但都是老年人,很少有年轻人的身影,登台表演曲艺的小孩更少。那年我55岁,国家一级演员本来可以60岁退休,但我打了提前退休的申请,来到南翔,想让说唱艺术在南翔生根发芽。我的想法也和南翔当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创建“中国曲艺之乡”的愿景不谋而合。
五年来,随着“上海顾竹君说唱艺术中心南翔基地”的落地,10多位沪上知名曲艺艺术家陆续加入我们的团队,走进南翔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等学校的课堂。校园里响起了“金陵塔、塔金陵”稚嫩的上海说唱声,舞台上孩子们也频频亮相。说唱艺术在南翔得到了传承,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五年来,我亲眼看着曲艺在南翔开了花,结了果。
颜重光 | 环球ACG产业基地总经理
前几年,我在一些动漫主题活动或者展会上才能看到有人穿汉服,现在我去逛南翔老街、古猗园,经常能看到三五成群身穿汉服的姑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姑娘们的穿着变化折射出来的,是我们国风动漫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起。
2017年,我来到南翔环球ACG产业园工作。园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硬件设施很现代,但入驻企业不多,人气不够旺。刚开始的几年,经常能看到进进出出装修的车辆,如今红遍网络的IP萌芽熊,就是第一批注册在环球ACG产业园的企业。那时候原创动漫还没现在这么火,我经常碰到创始人张耀和卢德磊,了解到原创动漫的前期投入很大,创业挺不容易,初期都是靠着广告业务来支撑动漫业务。到2018年,萌芽熊终于火了,我也亲眼见证了动漫产业的爆发。
红鲤文化也是这两年迎来爆发点的。戈弋刚创办红鲤文化的时候,公司只有十几个人,但是他们赶上了光线传媒布局中国动画电影的机遇。有了光线传媒的战略投资,红鲤文化拿到了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部分后期制作业务,由此一炮而红,奠定了红鲤文化在中国动画电影高端制作的地位。
如今,环球ACG产业园已经吸引了100多家企业注册,园区也慢慢热闹起来。今年,我在小笼文化展上看到原创国风动漫展、动漫文创主题店,内心还是很骄傲的,毕竟才短短的几年时间,我们的动漫文化产业就有了很大的发展。我期待动漫国风迎来更多的爆发点,让嘉定的文化产业更加兴旺。
公共文化
这五年,我看见文化阵地越来越多,公共文化蓬勃发展。
邢琳 | “小小悦读会”发起人
我叫邢琳,是新嘉定人,也是2个孩子的妈妈。毕业后我来到上海工作,把家安在了菊园新区嘉悦社区。刚入住时,小区周边的配套还比较少,居委会用房也相对紧张,居民们的活动场所更是屈指可数。
我们小区小朋友多,邻里间的亲子互动很多,关系也一直很好。一次出差,同事向我推荐国外的Homeschool(家庭学校)教学模式,回去后我便找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妈妈,组了一个Weekend Homeschool(周末家庭学校),在每个孩子家轮流教学。我负责教自然科学和感统运动,其他几位妈妈分别负责美术、绘本阅读等。这种模式持续了一年,孩子和家长的反映都很好,不少邻居听说后也想加入。因为这个机缘,我发觉小区里有很多家长擅长不同领域的技艺,如果能把他们集合起来,可以形成一个丰富的资源库,于是我发起了“小小悦读会”,主要开展绘本阅读等亲子活动。
时间一长,“小小悦读会”受到了越来越多居民的欢迎,我们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随着这几年菊园新区公共文化阵地的不断完善,我们受邀陆续走进了菊园百果园、我嘉文创馆等阵地合作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几乎菊园每个文化场所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2021年,我们受邀参加阅读马拉松比赛,获得了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
目前,我们已经拥有近200名志愿者,累计为2000多个家庭带去阅读的乐趣。
我嘉书房
一路走来,我和其他妈妈们都感到格外的幸运。因为喜爱阅读,因为孩子,因为有丰富的公共文化空间,我们凝聚在了一起。我想,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礼物,我们有义务去维护这样有温度、有内涵的文化氛围。我坚信,我们的“小小悦读会”还会越走越远。
刘红蕊 | 文艺爱好者
我叫刘红蕊,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在菊园新区嘉馨社区居住了近20年,算得上是老菊园人了。
我从小喜欢文化活动,尤其是书法、朗诵,一直期待能接受系统的培训。2018年3月,菊园新区成人学校开设公益书法班,我立即报了名。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的进步很快,作品多次参加比赛和展览。去年,我还顺利拿到了中国书法家协会颁发的八级证书。
2020年6月,我加入了“菊颂团”,这是菊园新区为广大朗诵爱好者提供的一个集交流、学习、实践、展示于一体的平台,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我们定期聚在一起交流学习、排练节目,每次活动都让我心情愉悦。前不久,我们还一起参加了建党100周年的演出。
这几年,通过“菊园有戏”微信公众号,我对菊园新区的各项文化活动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比如,有针对青少年、上班族、退休族开设的书法班、摄影班、舞蹈班、钢琴班、插花班等各类兴趣班,也有针对不同年龄段开展的“周五有戏”“童乐美工坊”“书童故事会”“流动音乐汇”等文化沙龙,还有舞蹈比赛、唱歌比赛等各类赛事活动,大大小小的文化项目加起来足足有100多个,为我们提供了缤纷多彩的业余生活。
锡剧展演活动
“菊园有戏”发布的一些活动很热门,常常要“秒抢”,我“身经百战”后也总结出经验,开票前1分钟开始刷手机,保证能订上票。
目前,我还在准备书法九级的考试,我的目标是要考到十级。我相信,我们的文化生活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作者: 通讯员于俊丽、张戴怡
编辑: 卢泽斌